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03JJY5017)
- 作品数:5 被引量:38H指数:3
- 相关作者:杜亚填许建宇曹庸陈建华周朴华更多>>
- 相关机构:吉首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理学农业科学更多>>
-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南方红豆杉愈伤组织培养和紫杉醇合成的影响被引量:23
- 2006年
- 通过不同种类和水平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var.mairei)愈伤组织诱导、生长和紫杉醇合成能力影响的研究发现:诱导培养初期,以无植物生长调节剂的MS为基本培养基,在附加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作用下愈伤组织产生的时间和生长、在相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作用下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的产生时间和生长均表现出较显著差异,2,4-D/NAA高于0.4时,不利于南方红豆杉愈伤组织的诱导。转换到附加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的B5培养基上后,随培养继代次数的增加,生长差异逐渐缩小,直至不显著,表明参考不同文献报道最优配方所设计的各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对南方红豆杉愈伤组织的生长均较适宜,有利南方红豆杉愈伤组织生长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优化组合没有唯一性。但不同调节剂组合作用下的同源愈伤组织中、相同调节剂作用下不同源愈伤组织中紫杉醇含量均存在着极显著差异,适当水平(2 mg/L)的2,4-D单用,或与适当水平的KT、6-BA、KT+GA配合使用,对南方红豆杉愈伤组织紫杉醇的合成较有利,NAA则不太有利,幼茎和叶愈伤组织产紫杉醇的水平较其它愈伤组织为高。
- 杜亚填陈建华许建宇曹庸周朴华
- 关键词:植物生长调节剂南方红豆杉紫杉醇愈伤组织培养
- 组织培养和HPLC法研究红豆杉生物合成紫杉醇的组织化学定位被引量:3
- 2005年
- 为了探索用组织培养法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研究红豆杉植物生物合成紫杉醇的组织化学定位,对南方红豆杉[Taxuschinensis(Pilger)Rehd.var.mairei(LemeeetL啨vl.)ChengetL.K.Fu]和曼地亚红豆杉(Taxusmediacv.Hicksii)各种组织进行了愈伤组织诱导培养,用HPLC法(检测条件:色谱柱为DiamonsilTMC18,5μm,4.60×250mm柱,检测波长为227nm,流动相为甲醇∶水∶乙腈=1∶2∶2,流速为1.2mlmin,柱温为35℃,灵敏度为0.16AuFs,进样量10μL)对组织培养物中紫杉醇含量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红豆杉幼茎、幼茎皮、茎形成层、幼叶和顶端分生组织的组织培养物中紫杉醇含多以由分生组织细胞诱导培养所形成的愈伤组织为高。南方红豆杉以幼茎皮和茎形成层愈伤组织培养物中为高,分别为0.0409%(干重)和0.0407%(干重),曼地亚红豆杉则以茎形成层和顶端分生组织的愈伤组织培养物中为高,分别为0.025%(干重)和0.016%(干重),均是它们天然材料中含量的2.3~8倍。
- 杜亚填周朴华许建宇卜晓英于华忠曹庸
- 关键词:红豆杉紫杉醇生物合成组织化学定位HPLC检测
- 张家界野生蔬菜资源调查被引量:6
- 2009年
- 根据植物地理学原理,采用民间走访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张家界野生蔬菜资源的种类、分布、储藏量、食用价值、食用部位、食用季节、保健功能和利用现状等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张家界野生蔬菜资源约有36科65属74种;分布在海拔250~2030m,且高海拔地区较低海拔地区分布多;食用部位多以茎、叶为主,根、根茎、块根、块茎次之,花最少.提出了改进加工工艺、探索深度加工、以开发储量较大野生蔬菜资源为龙头带动储量较小野生蔬菜资源的开发、开展驯化栽培、保护和恢复生态、以生境养山珍等开发利用措施.
- 陈建华刘银汉宋维健黄生武杜亚填
- 关键词:野生蔬菜储藏量
- 红豆杉植物和愈伤组织培养物中紫杉醇含量的检测被引量:7
- 2005年
- 采用UV和HPLC两种方法,对南方红豆杉(Taxuschinensisvar.mairei)、曼地亚红豆杉(Taxusmediacv.Hicksii)天然植物和组织培养物中紫杉醇含量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南方红豆杉天然植物中未能检测出紫杉醇,南方红豆杉愈伤组织培养物中紫杉醇含量最高,为万分之4.09,是曼地亚红豆杉愈伤组织培养物中的2~27倍,是曼地亚红豆杉天然植物中的6~8倍。
- 杜亚填许建宇卜晓英于华忠曹庸
- 关键词:紫杉醇愈伤组织培养天然植物南方红豆杉曼地亚红豆杉
- 南方红豆杉愈伤组织培养生产紫杉醇的多因素比较研究
- 为了筛选紫杉醇高合成愈伤组织和最佳培养基,将南方红豆杉幼茎、幼叶、较成熟幼茎皮、形成层及顶端分生组织在以MS为基本培养基的8种诱导培养基上已诱导、继代培养了3代以上的愈伤组织,分别转接到以B5为基本培养基的8种优化增殖培...
- 杜亚填陈建华许建宇曹庸潘丽妍
- 文献传递
- 南瓜腊制标本制作方法的研究
- 2010年
- 制作南瓜腊制标本,原色和原有形状的保持较难把握,本文对原色原形南瓜腊制标本简易制作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将瓜瓤和瓜肉取出,保持厚度为1.0~1.5cm(较大型南瓜)或0.5cm(小型南瓜),用福尔马林直接浸泡法和间歇反复烘干法固定定形,原色和原有形状保持的成功率较高,所获得南瓜腊制标本可长期保存,且更具有观赏性和艺术性。
- 陈建华杜亚填
- 关键词:南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