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E06B09)

作品数:11 被引量:58H指数:5
相关作者:蔡磊明赵学平刘新洋汤保华张陆伟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辽宁大学新疆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4篇化学工程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5篇毒性
  • 3篇毒性效应
  • 3篇日本青鳉
  • 3篇胚胎
  • 3篇急性毒性
  • 2篇毒性研究
  • 2篇多菌灵
  • 2篇三唑醇
  • 2篇三唑酮
  • 2篇农药
  • 2篇慢性毒性
  • 1篇动力学模型
  • 1篇毒死蜱
  • 1篇毒性测试
  • 1篇毒性试验
  • 1篇毒性作用
  • 1篇亚慢性
  • 1篇氧化酶
  • 1篇生态毒性
  • 1篇施药

机构

  • 6篇浙江省农业科...
  • 4篇辽宁大学
  • 3篇新疆农业大学
  • 2篇浙江师范大学
  • 2篇中国矿业大学...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环境保护部华...
  • 1篇中国中化集团...
  • 1篇沈阳化工研究...

作者

  • 6篇蔡磊明
  • 5篇赵学平
  • 4篇刘新洋
  • 2篇于彩虹
  • 2篇汤保华
  • 2篇张陆伟
  • 2篇杨亚洲
  • 2篇蒋金花
  • 1篇高聪芬
  • 1篇周珂
  • 1篇林荣华
  • 1篇胡秀卿
  • 1篇袁善奎
  • 1篇孟智启
  • 1篇王成菊
  • 1篇安雪花
  • 1篇曲甍甍
  • 1篇苍涛
  • 1篇赵燕
  • 1篇赵玉艳

传媒

  • 3篇农药学学报
  • 2篇农药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化工环保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安全与环境学...
  • 1篇生态毒理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无可观察效应浓度在赤眼蜂慢性毒性研究中的应用
2016年
[目的]探索无可观察效应浓度(NOEC)作为评价农药慢性毒性影响指标的可行性,为制定农药对赤眼蜂慢性毒性影响试验准则奠定基础。[方法]用药膜法对3种赤眼蜂(稻螟赤眼蜂、亚洲玉米螟赤眼蜂及松毛虫赤眼蜂)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卵卡浸渍法进行慢性毒性试验,探索5种农药(25~400 mg·L^(-1)乐果、10~160 mg·L^(-1)吡虫啉、5 000mg·L^(-1)氟铃脲、4 000 mg·L^(-1)毒氟磷及2 000 mg·L^(-1)恶唑砜)对药剂敏感性较强的不同虫态赤眼蜂羽化率、寄生率及成蜂存活时间的影响。[结果]乐果和吡虫啉的NOEC分别为200和20 mg·L^(-1),高于二者防治水稻飞虱和螟虫田间最高推荐剂量,在应用时应避开赤眼蜂生防时期。5 000 mg·L^(-1)氟铃脲对松毛虫赤眼蜂、4 000 mg·L^(-1)毒氟磷和2 000 mg·L^(-1)恶唑砜对稻螟赤眼蜂卵期、幼虫期、预蛹期和蛹期是安全的。[结论]NOEC作为评价慢性毒性影响指标具有可行性,可作为农药对赤眼蜂慢性毒性影响的重要考察指标。
王欣赵丹丹姚蓉袁善奎张燕高聪芬
关键词:农药赤眼蜂
杀菌剂戊唑醇对花翅摇蚊(Chironomus kiiensis)幼虫的急性毒性和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被引量:14
2012年
[目的]以花翅摇蚊(Chironomus kiiensis)为暴露对象,采用急性毒性试验方法研究了杀菌剂戊唑醇对花翅摇蚊幼虫的毒性以及对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结果]戊唑醇对花翅摇蚊1龄和4龄幼虫48 h的EC50值分别为3.056、4.618 mg/L。各个取样时间之间CAT活性存在显著差异,0.5 mg/L处理组CAT活性先升高后降低,1.0、2.0 mg/L处理组持续降低;各质量浓度处理组与对照组间SOD活性均有显著差异,但变化并无一定规律;由于花翅摇蚊幼虫体内GSH-PX较低,未能用所购买试剂盒测出4龄幼虫体内的GSH-PX。
赵燕汤保华蔡磊明赵玉艳吴颖慧王捷
关键词:戊唑醇急性毒性试验抗氧化酶
三种环境动力学模型建模方式的比较被引量:3
2014年
在农药和化学品的风险评估工作中,环境动力学模型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采用Stella软件、Matlab M文件和Matlab Simulink组件3种建模方式分别构建了微宇宙、湖泊和海湾系统的多介质环境动力学模型,并对3种方式的建模难度、计算耗时及模型直观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Stella模型最直观,但提供的计算方法有限,更适用于微分方程数量不多且计算周期短的模型;M文件模型建模速度最快,但在直观性和计算速度上没有优势,不建议在环境动力学模型中使用;Simulink模型兼具直观性和计算速度快的优点,无论微分方程数量多少,在需要进行长周期计算的模型中都最具优势。
莫俊超王少野汤保华
关键词:环境模型动力学模型MATLAB软件M文件
苯氧威对斑马鱼不同发育阶段急性毒性及胚胎卵黄囊仔鱼阶段慢性毒性作用被引量:1
2015年
为了解苯氧威对斑马鱼的毒性作用,采用半静态方法,研究了苯氧威对斑马鱼不同发育阶段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苯氧威对斑马鱼胚胎、孵化12 h和72 h的仔鱼以及成鱼的96 h-LC50值分别为2.35、0.98、1.87和1.67 mg/L,其对斑马鱼成鱼具有中等毒性;苯氧威对斑马鱼胚胎的自主运动、心率、孵化率、仔鱼体长等亚致死效应指标均有影响,并使得胚胎出现了心包囊肿、脊柱弯曲及无黑色素附着等畸形现象。进一步研究了苯氧威对斑马鱼胚胎卵黄囊仔鱼阶段的慢性毒性作用。结果显示:苯氧威对斑马鱼胚胎24 h自主运动、48 h心率、72 h畸形率及11 d孵化仔鱼体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最低可观测效应浓度(LOEC)值分别为0.60、0.20、0.60和0.80 mg/L,而与之对应的无可观测效应浓度(NOEC)值分别为0.40、0.10、0.40和0.60 mg/L。试验中还发现:苯氧威对斑马鱼胚胎孵化有明显抑制作用;心率是斑马鱼胚胎卵黄囊仔鱼阶段毒性试验最敏感的观察指标。
孙兴泽王成菊李学锋郑明奇邱立红
关键词:苯氧威斑马鱼急性毒性慢性毒性
3种杀菌剂对日本青鳉早期生命阶段毒性效应初步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为了评价杀菌剂对水生生物的基础毒性,在室内进行了多菌灵、三唑酮和三唑醇对日本青鳉幼体阶段的毒性效应.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多菌灵、三唑酮和三唑醇对日本青鳉幼鱼96 h-LC50值分别为0.47(0.42~0.51)mg·L-1、11.02(9.34~13.01)mg·L-1、14.49(12.28~17.10)mg·L-1.胚胎60 d慢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多菌灵对日本青鳉胚胎孵化率的最低可观察效应浓度(LOEC60d)为5.2μg·L-1,暴露在10~37μg·L-1浓度范围内对胚胎孵化时间、幼鱼存活率均有显著影响;三唑酮对日本青鳉幼鱼存活率的LOEC60d为75μg·L-1,暴露浓度高于240μg·L-1时对胚胎孵化时间、幼鱼存活率、体长、湿重等均有显著影响;三唑醇对日本青鳉胚胎孵化率的LOEC60d为140μg·L-1,暴露浓度高于520μg·L-1时三唑醇对胚胎孵化时间、幼鱼存活率、体长、湿重等均有显著影响.3种杀菌剂对日本青鳉幼体阶段的毒性次序为:多菌灵〉三唑酮、三唑醇,胚胎孵化时间和幼鱼存活率可作为慢性毒性的敏感指标.
张陆伟蔡磊明赵学平刘新洋
关键词:多菌灵三唑酮三唑醇日本青鳉胚胎毒性效应
农药对水生植物风险评估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3年
作为初级生产者,水生植物在水生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农药的使用对水生生态系统存在污染风险。对现行的水生植物风险评估分级体系进行综述,并对欧盟、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农药风险评估法规、程序及初级风险评价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简述了种群敏感度分布(SSD)、中/微宇宙等方法在水生植物风险评估中的作用。对比中国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建议我国农药登记管理也应采用分级评估方法来加强对水生植物风险评估研究,发展SSD、中/微宇宙等高级风险评估技术和方法。
于彩虹黄莹胡琳娜付茂然林荣华曲甍甍周艳明姜辉
关键词:环境学水生植物生态毒性欧盟农药
3种杀菌剂对日本青鳉的急性毒性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多菌灵及三唑类杀菌剂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方法]以不同鱼龄的日本青鳉(Oryzias latipes)为研究对象,采用半静态暴露法,测定了多菌灵、三唑醇、三唑酮3种杀菌剂对日本青鳉的急性毒性。[结果]多菌灵、三唑醇、三唑酮3种杀菌剂对日本青鳉成鱼、幼鱼、仔鱼的LC50(96 h)值分别为:0.749 8、0.464 6、0.051 2 mg/L;20.541 5、14.486 6、1.473 5 mg/L;12.470 7、11.020 2、0.353 6mg/L。单一杀菌剂对日本青鳉不同鱼龄毒性高低依次为:仔鱼>幼鱼>成鱼;3种杀菌剂之间毒性高低依次为:多菌灵>三唑酮>三唑醇。[结论]为相关部门制定3种杀菌剂的使用标准提供了理论依据。
张陆伟蔡磊明赵学平刘新洋
关键词:多菌灵三唑醇三唑酮日本青鳉急性毒性
活性污泥中微生物对烯啶虫胺的降解性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研究烯啶虫胺在有氧水环境中的生物降解能力。[方法]采用活性污泥呼吸抑制试验、2种快速生物降解测试改良的斯特姆法和呼吸计量法、固有生物降解测试赞恩-慧伦斯法,测定烯啶虫胺对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毒性及其在有氧水环境中的生物降解性。[结果]活性污泥中微生物3 h暴露于1 000 mg/L烯啶虫胺中,呼吸抑制率1.61%、-1.86%、1.15%;28 d烯啶虫胺生物降解率依次为10.31%、9.43%、16.5%。[结论]烯啶虫胺对活性污泥中微生物无抑制作用,在有氧水环境中不易被快速生物降解且不发生初级生物降解过程。
刘新洋蔡磊明蒋金花赵学平杨亚洲俞瑞鲜胡秀卿
关键词:烯啶虫胺呼吸计量法
毒死蜱对稀有鮈鲫不同生命阶段的毒性效应被引量:10
2014年
为探明毒死蜱对鱼类不同生命阶段的毒性效应,以稀有的鲫Gobiocyprisrarus为测试生物,评价了毒死蜱对其的急性毒性及对胚胎生长发育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毒死蜱对稀有的鲫胚胎、仔鱼、幼鱼和成鱼的96h—LC铀值分别为7.59(5.14~9.86)、0.393(0.326~0.447)、0.0478(0.0382~0.0549)和0.0272(0.0219~0.0419)mg/L,毒死蜱对稀有的鲫4个生命阶段的毒性大小依次为成鱼〉幼鱼〉仔鱼〉胚胎;稀有的鲫暴露于毒死蜱后最明显的中毒症状是脊柱畸形;此外,质量浓度为6.13—35.8mg/L的毒死蜱在48h时可明显促进稀有绚鲫胚胎的孵化。
杨亚洲蔡磊明孟智启刘新洋王彦华蒋金花赵学平
关键词:毒死蜱胚胎毒性
草莓温室施用百菌清对施药及采收人员的暴露水平与风险评估被引量:8
2014年
采用手动背负式喷雾器,在草莓温室中均匀施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通过贴片法分析了施药者及果实采收者的人体暴露量,研究了草莓温室施用百菌清对操作人员的职业暴露风险。结果表明:在草莓温室中施用百菌清,对施药者人体暴露的施药液量为19.2~46.6mL/h,平均为30.2mL/h,主要暴露部位为小腿;采收果实时,施药后第1天采收者人体暴露的施药液量为3.8mL/h,第7天时为0.027mL/h,主要暴露部位均为手部。在本研究暴露条件下,施药者的安全限值(MOS)为0.258,表明该暴露环境对施药者存在风险;施药后1~7d,采收者的MOS值均〉1,表明该暴露环境对采收者人体暴露为安全。研究表明,在草莓温室中施用百菌清,对田间操作人员存在职业暴露风险,因此应注意加强防护措施,或缩短暴露时间;采收时,对采收者无职业暴露风险,但应对主要暴露部位手部加强防护。
安雪花吴长兴吉小风吴声敢陈丽萍苍涛蔡磊明赵学平
关键词:百菌清草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