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871133)

作品数:30 被引量:285H指数:11
相关作者:吴发启张青峰赵龙山吴光艳王健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水利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农业科学
  • 5篇天文地球
  • 3篇水利工程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0篇坡耕地
  • 10篇耕地
  • 9篇土壤
  • 9篇黄土坡耕地
  • 9篇耕作
  • 9篇DEM
  • 8篇地形
  • 8篇微地形
  • 8篇黄土
  • 8篇耕作措施
  • 7篇降雨
  • 6篇地表糙度
  • 6篇土壤侵蚀
  • 5篇黄土高原
  • 5篇降雨动能
  • 4篇地表
  • 4篇雨强
  • 4篇降雨强度
  • 3篇侵蚀力
  • 3篇渭北旱塬

机构

  • 32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山西农业大学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杨凌职业技术...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28篇吴发启
  • 16篇张青峰
  • 16篇赵龙山
  • 10篇宋向阳
  • 10篇梁心蓝
  • 10篇吴光艳
  • 9篇王健
  • 8篇成婧
  • 4篇云峰
  • 3篇祝振华
  • 2篇周淑琴
  • 2篇张鹏辉
  • 2篇荆耀栋
  • 2篇刘旦旦
  • 2篇高树静
  • 2篇于小玲
  • 2篇吴秋菊
  • 1篇张由松
  • 1篇胡国杰
  • 1篇魏晓妹

传媒

  • 4篇水土保持研究
  • 4篇中国水土保持...
  • 3篇节水灌溉
  • 2篇干旱地区农业...
  • 2篇灌溉排水学报
  • 1篇林业科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中国农村水利...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土壤学报
  • 1篇土壤
  • 1篇人民长江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人民黄河
  • 1篇泥沙研究
  • 1篇山西农业大学...
  • 1篇地理与地理信...
  • 1篇杨凌职业技术...
  • 1篇中国细胞生物...

年份

  • 6篇2013
  • 6篇2012
  • 12篇2011
  • 8篇2010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黄土高原南部降雨侵蚀力试验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基于Wischimeier关于降雨侵蚀力R=EI30的经典算法,以黄土高原南部杨凌天然降雨为研究对象,较详细地分析了一次降雨过程雨滴大小分布;拟合了雨滴中数直径、降雨动能与降雨强度的关系;分别以EI10、EI30、EI60为降雨侵蚀力R指标,计算了该地区6-9月降雨侵蚀力大小,研究分析了降雨侵蚀力与降雨量之间的关系。得出以下结论:雨滴大小分布满足Best提出的分布式;雨滴中数直径反映次降雨过程中雨滴大小的总体趋势,与降雨强度关系密切,其关系式可表示为D50=2.25I0.21;降雨动能由降落雨滴从高空下落而具有的能量,以及与雨滴直径和下落速度有直接关系,得出降雨动能与降雨强度的关系式为E=26.57I0.28;杨凌区降雨量多集中于6-10月,月降雨侵蚀力分布随着月降雨量变化而变化;3种R指标计算的降雨侵蚀力值,EI10>EI30>EI60,且3种指标计算结果与CREAMS月雨量经验模型的相对偏差中,EI10与其相对偏差最小,但波动幅度较大,EI30与其相对偏差居中,但相对较稳定,分析得出EI10更适用于短阵型降雨,EI30适用于普通型降雨。基于上述理论,本研究旨在为今后建立黄土高原南部地区降雨侵蚀力简易计算模型提供理论依据。
吴光艳祝振华成婧乌日娜张由松吴发启
关键词:黄土高原降雨强度降雨动能降雨侵蚀力
陕北黄土高原降雨侵蚀力简易计算模型的比较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以位于陕北黄土高原的延安、榆林和横山3个气象站的月雨量数据和年雨量数据对Wischmeier、Renard、刘秉正等研究的7种降雨侵蚀力简易计算模型进行验证,将计算结果与陕北黄土高原降雨侵蚀力基准值进行对比,发现刘秉正提出的渭北地区R计算模型较其他模型与基准值比较接近。但是,由于该模型的相对偏差仍然较大,所以,对于陕北黄土高原来说,应该根据当地的气象条件,研究出适合当地的模型。
吴秋菊吴发启翟艳斌吴光艳
关键词:土壤侵蚀黄土高原
基于M-DEM的黄土人工锄耕坡面水系提取及其分形计算被引量:1
2012年
通过构建黄土人工锄耕(AB)坡面微地形数字高程模型(M-DEM),设置不同的集水阈值提取微地形水系,并运用网格法计算相应的水系分维值。结果表明:当集水阈值为25时,所提取的水系网与实际情况最为相符,拟合程度最高(0.971),相应的水系分维数1.087可作为AB坡面微地形水系分维值。本研究为黄土耕作坡面微地形水系分维的研究提供方法指导,为进一步揭示土壤侵蚀机理提供数据支持。
闫海涛张青峰王健赵龙山
关键词:分形耕作措施ARCGIS
渭北旱塬不同程度土壤侵蚀及生产力恢复试验被引量:6
2013年
土壤侵蚀会降低生产力,影响作物产量,因此,恢复土壤生产力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采用人工模拟土壤侵蚀方法,对侵蚀状况下的土壤进行生产力研究,并配以施肥探索土壤生产力的恢复情况。结果显示:1)施肥可以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侵蚀土壤的含水量降低,密度增加,孔隙度减小;2)在无肥下,土壤中有机质及其他养分质量分数均随侵蚀程度的加深而减少,施肥可以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及各养分的质量分数,但施肥后各养分的质量分数整体上仍呈现出随侵蚀深而降低的趋势;3)土壤侵蚀会减少玉米的生物量,平均每侵蚀1 cm土层,玉米生物量下降0.38%,施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侵蚀所造成的损失;4)同生物量的变化情况,玉米产量也呈现出随侵蚀程度加深而逐渐下降的趋势,每流失1 cm土层,玉米产量平均下降2.49%,施肥能够提高一定的玉米产量,在剥离地表20 cm、剥离地表10 cm、原状未扰动土和覆盖10 cm表土4种不同的地表处理下,常规施肥下的玉米产量比无肥分别提高2.44%、2.13%、1.50%和1.23%,过量施肥比无肥分别提高2.99%、2.56%、1.98%、1.14%。
成婧吴发启王健云峰吴光艳于晓玲
关键词:土壤侵蚀土壤生产力
陕西杨凌天然降雨雨滴特性研究被引量:7
2011年
天然降雨雨滴特性是土壤侵蚀的动力因子之一,是研究降雨侵蚀力规律的基本依据。运用虹吸式雨量计记录杨凌的天然降雨过程,同时采用滤纸色斑法观测天然降雨雨滴的特征,结合图形处理软件Image-J处理雨滴直径。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天然降雨雨滴大小分布符合Best函数式;雨滴中数直径、降雨动能与降雨强度呈幂函数关系,但关系式中的系数由于雨型的不同和观测范围的限制而存在一定差异。
吴光艳吴发启尹武君宋向阳吴秋菊杨晓芬
关键词:天然降雨降雨强度降雨动能
微地形尺度对地表水文特征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通过GIS技术模拟了黄土高原坡耕地人工锄耕10°坡面的微地形模型,并将栅格大小划分为0.3,0.6,1.0,3.0,5 cm和7.5 cm,以期探讨微地形尺度对地表水文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①RR、MUD和T指标计算的地表糙度各不相同。其中,RR和MUD受栅格大小的影响较小,T值随栅格的增大明显减小。②MDS值与地表糙度指标呈相同的变化趋势。③栅格大小对Linsley产流模型(1949)影响明显,当P-F值小于2.5 cm时,微地形对地表产流和蓄水特征具有影响。④地表蓄水面积与地表水位线呈明显的正相关性,当地表水位线高于0.015 m后,蓄水面积迅速增大,原来相互分离的洼地相连,地表产流增大。因此,微地形尺度对地表水文特征具有明显的影响。
赵龙山梁心蓝张青峰宋向阳吴发启
关键词:DEM地表糙度
人工模拟降雨特性对坡面产流产沙量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1
2011年
在研究天然降雨特性的基础上,对人工模拟降雨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从能量的角度入手,研究了模拟降雨条件下,坡面产流产沙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模拟降雨降雨动能与天然降雨动能不同,其降雨动能与降雨强度呈明显的线性关系,降雨强度是调控降雨动能的最好参数;降雨侵蚀产沙过程是降雨动能对土壤表层做功的过程,降雨动能直接决定了产沙量的大小,尤其是在降雨前期,降雨动能对产流产沙的影响现象十分明显;降雨中后期,降雨动能对产沙量的影响减弱,其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吴光艳祝振华成婧吴发启王健
关键词:模拟降雨降雨强度降雨动能产流产沙
黄土坡耕地微地形特征与沟蚀过程的试验研究
为揭示水蚀过程中坡耕地微地形特征与沟蚀过程的响应特征。论文采用人工模拟降雨、激光扫描测量与GIS分析等方法,在建立坡耕地DEM的基础上,研究分析了60mm/h雨强下不同地形特征与沟蚀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微地表高程统...
赵龙山张青峰宋向阳梁心蓝吴发启
关键词:微地形土壤侵蚀黄土
文献传递
黄土坡耕地地表微地形空间变异性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以黄土高原普遍采用的人工锄耕、人工掏挖和等高耕作等管理措施的坡耕地为研究对象,利用半方差方法分析了不同耕作措施下坡面相对高程空间变异结构特征,以期为开展数值模拟坡面微地形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结果表明:不同耕作措施下坡面相对高程具有较强的空间相关性,依次为等高耕作<人工掏挖<人工锄耕;人工锄耕与人工掏挖坡面具有自相似性特征,等高耕作坡面,在平行坡面方向上具有自相似特征,在垂直坡面方向上具有自仿射性特征;利用球状理论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坡耕地微地形空间分布特征。
赵龙山宋向阳张青峰吴发启
关键词:半方差函数微地形黄土区
基于DEM的延河流域水文特征提取与分析被引量:38
2012年
基于DEM数据,依据地表径流漫流模拟算法,使用ArcGIS软件中的水文分析工具,提取与分析延河流域河网特征及相关信息,并与1∶25万地形图数字化水系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集水面积阈值是决定河网提取精度的关键参数,阈值越大,提取河网越稀疏,反之则提取河网越密集;随着集水面积阈值的增大,河源数和河网密度、河流的级数、总河长等随之减少,但主河长变化不大;当阈值为5.51 km2时,提取河网与实际较吻合。因此,基于90m分辨率的DEM数据提取延河流域水系和子流域是切实可行的,可以作为数字流域建设与水资源管理的基础数据。
宋向阳吴发启赵龙山吴光艳张青峰
关键词:数字高程模型(DEM)延河流域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