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2ZX07104-001)

作品数:33 被引量:232H指数:10
相关作者:王雨春陈刚才邓兵汪福顺朱端卫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9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水利工程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2篇三峡库区
  • 12篇库区
  • 9篇污染
  • 6篇水库
  • 6篇通量
  • 5篇支流
  • 5篇三峡水库
  • 5篇草堂
  • 4篇水污染
  • 4篇扩散通量
  • 4篇干流
  • 4篇干支流
  • 3篇水污染事件
  • 3篇重金
  • 3篇重金属
  • 3篇污染事件
  • 3篇阿特拉津
  • 3篇沉积物
  • 2篇异重流
  • 2篇荧光

机构

  • 12篇中国水利水电...
  • 10篇华东师范大学
  • 9篇华中农业大学
  • 9篇上海大学
  • 9篇重庆市环境科...
  • 8篇重庆市环境保...
  • 5篇西南大学
  • 3篇河北工程大学
  • 3篇山东省农业科...
  • 2篇长江师范学院
  • 2篇齐鲁工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重...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三峡大学
  • 1篇山东省科学院
  • 1篇重庆工商大学
  • 1篇重庆三峡学院
  • 1篇石河子大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长江流域水环...

作者

  • 11篇王雨春
  • 10篇陈刚才
  • 10篇邓兵
  • 9篇汪福顺
  • 9篇朱端卫
  • 8篇杨清玲
  • 6篇蔡锋
  • 5篇刘广龙
  • 5篇周子然
  • 4篇周怀东
  • 3篇李慧冬
  • 2篇李莉
  • 2篇杨复沫
  • 2篇党承华
  • 2篇华玉妹
  • 2篇周贤杰
  • 2篇刘伟
  • 2篇鲁群岷
  • 2篇贾晓斌
  • 2篇李娜

传媒

  • 4篇环境科学
  • 3篇生态毒理学报
  • 3篇环境工程学报
  • 2篇水利水电科技...
  • 2篇人民长江
  • 2篇长江流域资源...
  • 2篇环境科学与技...
  • 2篇上海大学学报...
  • 2篇地球与环境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四川环境
  • 1篇湖泊科学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环境化学
  • 1篇中国环境监测
  • 1篇中国水利水电...
  • 1篇水资源与水工...
  • 1篇生态与农村环...
  • 1篇三峡环境与生...
  • 1篇环境影响评价

年份

  • 1篇2020
  • 4篇2018
  • 7篇2017
  • 4篇2016
  • 7篇2015
  • 8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株高效凤眼莲脱胶菌的筛选及鉴定被引量:3
2017年
预处理是生物质能源产品制备中最昂贵、最关键的环节,生物预处理因环境友好和能耗低而受到广泛关注。为获得较好的生物预处理菌株,以脱胶效率为出发点筛选菌株,从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生长环境介质中分离菌株,通过富集培养、刚果红平板染色法初筛,获得一株对凤眼莲脱胶效果较好的A_1菌株。在最佳条件下A_1菌株分泌的果胶酶活性、木聚糖酶活性和纤维素酶活性分别为3 925.00、8 331.67和4 883.62 nmol·s^(-1)·mL^(-1);A_1菌株对凤眼莲的1次脱胶减重率为33.37%,3次连续脱胶的累计减重率为49.26%。通过16S rRNA序列鉴定,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该菌株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杨庆张超奇马丽晓周文兵朱端卫周易勇肖乃东
关键词:脱胶凤眼莲解淀粉芽孢杆菌
蓄水初期三峡水库草堂河水-气界面CO_2和CH_4通量日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10
2017年
为查明三峡水库蓄水初期典型支流水-气界面CO_2和CH_4通量的日变化特征,采用LGR在线分析仪-通量箱法,于2015年9月初在库腹一级支流草堂河回水区开展连续24 h的定位观测.结果表明,24 h监测期内,支流库湾水-气界面CO_2通量变幅为-81.642~180.991 mg/(m^2·h),呈"昼吸夜放"特征,均值为17.346 mg/(m^2·h),总体为释放特征;CH_4全天均表现为释放状态,释放通量均值为0.064 mg/(m^2·h),呈"昼弱夜强"变化.相关分析结果表明,CH_4和CO_2释放通量与风速呈正相关,与表层水温、溶解氧浓度、叶绿素a浓度呈负相关,说明风速物理扰动、浮游植物光合作用是控制草堂河水-气界面气体通量最重要的环境因素.同时,干-支流相互作用形成的特殊水环境(如异重流、水温分层)也与水-气界面温室气体通量过程密切相关,但是其作用机制更为复杂,应开展进一步系统观测和深入研究.
汪国骏胡明明王雨春袁浩蒋蓉王启文叶振亚梁顺田
关键词:三峡水库水-气界面温室气体通量
沉水植物对阿特拉津胁迫的毒理响应被引量:5
2018年
为揭示在阿特拉津胁迫下沉水植物生长及其与谷胱甘肽代谢途径的关系,通过培养实验研究了沉水植物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和穗花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对0、0.5、1.0和2.0 mg·kg^(-1)阿特拉津的吸收特性,并对不同培养时期沉水植物的鲜重、总谷胱甘肽含量(T-GSH,即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之和)、GSH/GSSG比值及其形态变化、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沉积物阿特拉津初始浓度越高,植物体内阿特拉津浓度也越高。在培养60 d内,添加的阿特拉津对2种沉水植物的生长均产生显著抑制作用(P<0.05)。在阿特拉津胁迫60 d后,各处理植物体内GSH/GSSG比值有所回升,其GR和GST活性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处理组植物体内GR和GST活性在30 d时达到最高值。与此同时,GSH脱去谷氨酸后能与阿特拉津形成共轭物。以上结果提示,≤2 mg·kg^(-1)阿特拉津在培养前60 d内会对植物生长产生抑制,但在90 d时植物会从伤害中恢复过来。沉水植物体内的谷胱甘肽在GR和GST作用下,对阿特拉津及其产生的活性氧具有一定去除作用,并通过控制酶活使植物体保持一定的GSH含量;另一方面,GSH可以与阿特拉津结合形成新的共轭物,以此缓解阿特拉津对沉水植物的毒害。
瞿梦洁朱锋李慧冬刘伟朱端卫
关键词:阿特拉津沉水植物鲜重谷胱甘肽谷胱甘肽还原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
三峡库区水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研究进展被引量:17
2014年
三峡库区自建成并蓄水达到设计水位175 m之后,其环境效应备受关注。作为一类重要的污染物,水环境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形态、分布特征、富集情况以及迁移转化行为是三峡库区水环境研究的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本文概述了三峡库区蓄水后水环境中不同介质(水体、沉积物、消落区、淹没区土壤及生活垃圾、水生生物)中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现状及污染特征。针对各介质中重金属的污染现状,提出了未来研究需要值得关注的科学问题,以期为三峡水库的水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王健康周怀东陆瑾高博
关键词:三峡库区重金属水环境
三峡库区高水位运行期典型干支流水体CO_2分压及其水面通量特征被引量:4
2016年
本文以三峡库区典型干支流作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高水位运行期库湾水体及库区干流CO2分压(p CO2)的分布规律,计算CO2的扩散通量和释放总量。本研究于2013年9月至11月利用走航式观测系统对库区奉节段干支流表层水体及定点剖面水体中p CO2和相关水质参数进行了逐月观测。研究结果表明,干支流表层水体p CO2的分布和扩散通量差异显著。干流CO2扩散通量(F-CO2)9月至11月变化不大,为28.19±0.80mmol/(m2·d);支流在观测期内,扩散通量由负变正,其中朱衣河F-CO2从-6.86增至32.05mmol/(m2·d);梅溪河从-6.94增至37.85mmol/(m2·d),草堂河从-6.97增至31.05mmol/(m2·d)。由10至11月的数据推广到全年的高水位运行阶段(10月至次年1月),全库区CO2排放量可达166 450t,其中支流占30.17%。
傅家楠操满邓兵周子然陈瑶党承华王雨春汪福顺
关键词:三峡库区高水位运行二氧化碳分压
菹草对微污水中重金属复合污染的净化效果被引量:13
2014年
采用小型围隔中的沉水植物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 L.)研究其对微污水中Cd2+、Cr3+、Cu2+、Zn2+、Ni2+、Mn2+等重金属复合污染的累积和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有沉水植物菹草生长的情况下,上覆水中重金属去除效果明显高于没有菹草生长时的情况;菹草对不同重金属有着不同的吸收富集能力,对重金属Cd2+、Mn2+、Ni2+具有超积累的富集作用,其中对Mn2+的富集作用最为显著,即菹草是一种喜锰和耐锰的水生植物;菹草不同部位重金属积累量也大不相同,菹草茎叶对Cd2+的单位富集能力很强,新叶中Cr3+、Cu2+、Zn2+、Ni2+、Mn2+等重金属单位含量高于老叶、根部和茎。
崔晨蔡建波华玉妹刘广龙朱端卫
关键词:重金属沉积物上覆水菹草围隔生物富集
三峡库区库中干流及支流水体夏季二氧化碳分压及扩散通量被引量:25
2014年
以三峡库区库中干流以及主要支流——梅溪河为研究区,于2013年5月对该区域水体中溶解二氧化碳分压(pCO2)进行了走航观测.结果表明,夏季梅溪河表层pCO,为6.8-7.5Pa,三峡库区库中长江干流表层pCO,为201.4-210.2Pa.在库区干、支流交汇的过渡区水体剖面上,表层水休pCO:最低为53.5Pa,随着水深增加,pCO:急剧增大,在3m处达到约210Pa后基本保持不变.通过计算,库区支流梅溪河和库区干流表层水体的CO,释放通量分别为-7.48mmol·(m2·d)-1和39.58mmol·(m2·d)-1.结果表明,库区支流梅溪河表现为大气中CO,的“汇”,而库区干流表现为CO2的“源”,库区于、支流水体在CO,的释放上有显著差异.
李双王雨春操满钱慧君许涛周子然邓兵汪福顺
关键词: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分压三峡库区
某货车侧翻水污染事件的环境损害评估方法探索被引量:14
2015年
随着我国进入突发水污染事件高发期,面临的水环境形势日益严峻.为了震慑环境污染行为,保证受损的环境资源得到恢复和补偿,量化突发性水污染事件造成的经济损失显得至关重要.本文以重庆市某货车侧翻污染事件为例,构建了一套突发水污染事件环境损害的量化评估方法,并用该方法从财产损害、生态环境资源损害、应急处置行政事务投入费用和调查评估费用这4个方面量化了该事件造成的环境污染损害.
蔡锋赵士波陈刚才鲜思淑杨清玲周贤杰余海
关键词:突发水污染事件
城镇化视角下三峡库区重庆段水生态安全评价被引量:6
2015年
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框架选取25个能反映水生态安全状态的指标,通过指标权重确定、数据标准化处理和水生态安全评价模型的构建,以三峡库区重庆段为例,从城镇化视角分析三峡库区重庆段自2007年三峡库区水位达156m高程以来的水生态安全状态。为了使AHP所确定的指标更客观,运用熵权对AHP进行修正,得到综合权重值来表示指标的权重。分析结果表明:三峡库区重庆段水生态安全自2007年三峡库区水位达156m高程至2010年三峡水库蓄水达到175m最终水位水生态一直处于不安全状态,2011~2012年升至警戒状态,总体趋势在逐年升高。影响三峡库区重庆段水生态安全的劣势因子是资源环境压力,其次是资源环境影响;影响三峡库区重庆段生态安全程度的优势因子是经济社会驱动力和经济社会响应。由权重值判断生态安全影响程度,资源环境影响对三峡库区重庆段水生态影响最大,其次是资源环境压力,影响最小的是资源环境状态。从指标层来看,对三峡库区重庆段水生态安全影响最大的前3个因素依次是灾害损失、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影响最小的是水土流失面积比例。
陈广刘广龙朱端卫王雨春周怀东
关键词:DPSIR模型三峡库区重庆段城镇化生态安全
三峡水库不同水位运行下大宁河水动力过程模拟被引量:3
2017年
三峡大坝的建成运行对库区支流水动力过程具有重要影响。以三峡库区支流大宁河为例,基于Delft3D模型,建立了大宁河大昌到长江口段平面二维水动力模型,并对三峡水库高水位和低水位运行条件下大宁河的水动力特征进行模拟计算,得到大宁河模拟区段水流流场的沿河分布。模拟结果表明:不管是三峡水库低水位或高水位运行,大宁河整体流速缓慢,均低于0.04 m/s;河流库湾区低水位时流速低于0.01 m/s,高水位时低于0.001 m/s,呈现明显的"湖相"特征,水体自净能力极大地削弱,易发"水华",影响大宁河水质安全。研究结果可为三峡库区支流的区域化管理提供决策参考。
刘广龙余明星石巍方朱端卫王雨春周怀东
关键词:3D模型三峡库区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