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7BAD89B02)

作品数:2 被引量:36H指数:2
相关作者:周建斌夏志敏董燕捷王春阳陈竹君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凋落
  • 2篇凋落物
  • 2篇有机碳
  • 2篇植物
  • 2篇可溶性有机碳
  • 2篇黄土高原
  • 2篇不同植物
  • 1篇生物降解
  • 1篇生物降解率
  • 1篇生物降解特性
  • 1篇黄土高原区
  • 1篇降解
  • 1篇降解率
  • 1篇降解特性

机构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作者

  • 2篇夏志敏
  • 2篇周建斌
  • 1篇李云
  • 1篇王祥
  • 1篇陈竹君
  • 1篇王春阳
  • 1篇董燕捷

传媒

  • 1篇环境科学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黄土高原不同植物凋落物的分解特性被引量:19
2012年
以黄土高原区典型植物刺槐、小叶杨、沙棘、沙柳、苜蓿和长芒草的凋落物为对象,采用网袋法研究了半干旱区(神木)分解过程中,单种、两种及3种凋落物等质量配比混合后其质量、碳和氮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整个分解过程中,不同处理凋落物的质量损失率,全碳、全氮的释放速率以及可溶性有机碳和可溶性总氮的含量均表现为前期大于后期.经过412d的分解,3种凋落物混合后的平均质量损失率高于两种混合凋落物,单种凋落物最低.到分解试验结束时,不同处理凋落物的全碳、全氮平均释放率均表现为单种>两种混合>3种混合;而不同处理的可溶性有机碳平均含量表现为两种混合>单种>3种混合,但未达到显著水平;可溶性总氮含量则为3种混合>两种混合>单种,达到显著水平.凋落物的质量损失率与可溶性有机物,特别是可溶性有机碳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从质量损失率来看,小叶杨、沙棘与苜蓿凋落物的组合为最佳组合.建议在黄土高原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建设中,合理增加植物种类多样性,促进土壤改善养分状况.
李云周建斌董燕捷夏志敏陈竹君
关键词:黄土高原可溶性有机碳
黄土高原区不同植物凋落物可溶性有机碳的含量及生物降解特性被引量:19
2011年
以黄土高原区刺槐、小叶杨、沙棘、沙柳、苜蓿和长芒草等6种植物凋落物为研究对象,利用2种浸提剂(水和0.01mol.L-1CaCl2)浸提了不同大小(2 mm粉碎样和1 cm长)植物凋落物,测定了其中可溶性有机碳(SOC)的含量,并利用室内培养试验(25℃)评价了可溶性有机碳的生物降解特性.结果表明,不同植物凋落物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在4.21~76.25 g.kg-1之间,占其全碳的比例在0.99%~19.84%之间.平均来看,乔木凋落物可溶性有机物含量及其占全碳的比例大于灌木,而灌木又高于草本.经过7 d的培养,不同凋落物可溶性有机碳的生物降解率在34.7%~75.1%之间,平均56.3%,不同种类凋落物的生物降解率相比为乔木>灌木>草本.紫外及荧光光谱法测定法表明,培养结束后SOC溶液中结构较为复杂的可溶性有机物的比例呈显著上升,这与其中易降解组分的降解有关.
王春阳周建斌王祥夏志敏
关键词:黄土高原可溶性有机碳生物降解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