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10CX05004A)

作品数:7 被引量:39H指数:5
相关作者:陈勇周振柱葛云锦毛毳周瑶琪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科技大学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石油科技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6篇包裹体
  • 5篇烃类
  • 5篇烃类包裹体
  • 4篇流体
  • 3篇盐岩
  • 3篇油气
  • 3篇储层
  • 2篇碳酸
  • 2篇碳酸盐
  • 2篇碳酸盐岩
  • 2篇流体包裹
  • 2篇流体包裹体
  • 2篇凹陷
  • 2篇成藏
  • 1篇地热水
  • 1篇地质
  • 1篇地质意义
  • 1篇东营凹陷
  • 1篇油气成藏
  • 1篇油气成藏期

机构

  • 6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山东科技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陕西延长石油...
  • 1篇东北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油勘探...
  • 1篇中国石化
  • 1篇中国石油

作者

  • 6篇陈勇
  • 5篇周振柱
  • 3篇葛云锦
  • 2篇毛毳
  • 2篇周瑶琪
  • 1篇于雯泉
  • 1篇陈中红
  • 1篇方世虎
  • 1篇高永进
  • 1篇戴祉平

传媒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地质学报
  • 1篇地质论评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山东科技大学...
  • 1篇资源与产业
  • 1篇中国矿物岩石...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实验模拟碳酸盐岩储层包裹体对油气充注的响应被引量:5
2011年
设计了一系列不同油水比(3/7,5/5,7/39,/1)的实验,以冰洲石为主矿物合成了烃类包裹体,为探讨碳酸盐岩烃类流体包裹体的形成机制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镜下观察及显微荧光分析发现:样品中合成的包裹体沿裂隙分布,表明微裂隙愈合过程中捕获包裹体,烃类和盐水包裹体既同时出现在同一裂隙中,又有分带出现的情况。样品中合成的烃类包裹体数量随油水升高而增多。烃类包裹体所发荧光与实验原油荧光特征一致。显微测温研究显示:不同油水比条件下形成的包裹体均一温度并无明显差异,油气饱和度不是包裹体均一温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均一温度受压力及气液相成分影响。实验结果显示,油气对晶体生长和包裹体的形成有抑制作用,但不会终止其形成。油气包裹体的大量形成对应着油气充注的关键时期。油水不混溶造成烃类包裹体和盐水包裹体分带出现。
葛云锦陈勇周瑶琪周振柱
关键词:油气充注烃类包裹体碳酸盐岩
准南霍-玛-吐构造带紫泥泉子组油气成藏期古流体势特征研究
<正>地下流体势,是控制油气运移和聚集的根本因素,因此,恢复油气成藏阶段的古流体势,有助于正确认识油气藏的分布规律。利用在油气不同演化阶段成岩矿物和裂缝中所捕获的流体包裹体来研究古流体势,是一种直接、准确度较高的方法,近...
王鑫涛陈勇方世虎张健赵孟军柳少波白振华
文献传递
实验研究碳酸盐岩储层烃类包裹体不混溶捕获行为被引量:5
2011年
认识储层烃类包裹体的捕获机制对于解释包裹体分析结果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人工合成烃类包裹体实验,对碳酸盐岩储层烃类包裹体的不混溶捕获现象进行了探讨。通过对人工合成烃类包裹体的显微荧光、均一温度测试和拉曼光谱分析,对不混溶包裹体内捕获的物质进行了辨别。根据包裹体的相态特征和实验分析结果,可以将实验合成的不混溶包裹体归纳为两大类和六小类,即烃-水不混溶包裹体和烃类不混溶包裹体两大类,六小类包括:烃-烃-水、烃-水、烃-烃、气-烃、气-烃-水及气-烃-烃-水不混溶包裹体。通过对不同类型的不混溶烃类包裹体捕获行为分析可知,流体包裹体不混溶的捕获机制受到流体相态分异、流体与矿物间的界面效应、油气裂解和非热力学平衡态等因素的影响。流体微观行为对流体包裹体形成过程有较大的制约作用。
陈勇葛云锦周振柱
关键词:碳酸盐岩储层
油田生产伴生热水资源潜力及利用前景——以胜利油田某井区为例
2013年
油田生产伴生热水具有资源量大、用途广、利用率高、经济效益可观、投资成本收回周期短的特点,应当受到关注。选取胜利油田某井区为研究对象,对油井伴生热水资源生产情况进行分析,计算油田生产伴生热水资源量,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分析。研究区油井伴生热水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每年产水量5.36×106m3,排放热量8.13×108MJ。伴生热水温度主要分布在25~90℃,根据温度的不同可对地热水实现多种用途的综合利用。结合油田实际生产情况,井区伴生热水可用于井筒保温、原油脱水加热、外输加热、大罐保温和外输管线伴热等用途,减少了传统燃料燃烧带来的污染和能源浪费,提高了经济效益。
陈勇高婷段忠丰汪集旸
关键词:油田资源量梯级利用
改进后的烃类流体包裹体热力学模拟方法及其在油气成藏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11
2015年
烃类包裹体成分和热力学行为非常复杂,准确恢复捕获条件一直是一个难点。以往的研究一般用盐水包裹体的均一温度来代替捕获温度,但是均一温度和捕获温度之间有误差,用均一温度代替捕获温度不够准确,因此需要校正。笔者对烃类和同期盐水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先校正后模拟,减少了烃类包裹体热力学模拟误差;通过对储层流体包裹体进行显微荧光、显微测温、显微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等实验分析,得到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90~170℃)、盐度(0.71%~11.1%)、气液比(7%~9%)、CH4的摩尔分数(20%~25%)和CH2/CH3(4~8)等参数;结合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校正曲线,利用FIT-Oil软件进行PIT(烃类包裹体热力学)模拟,恢复储层包裹体的捕获压力和捕获温度,提高了包裹体捕获条件获得的精度。为了验证此方法的准确性,以人工合成包裹体作为标准样品,获得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与捕获温度关系校正曲线,参数校正后利用软件计算出的捕获温压与实验设定的温压条件吻合良好。以东营凹陷丰深10井沙四下亚段储层包裹体为实例,进行了古温压和成藏期的估算,与前人通过其他方法得出的结论一致,证实了捕获条件获得的准确性。
毛毳陈勇周瑶琪葛云锦王有智周振柱
关键词:烃类包裹体
矿物润湿性对储层烃类包裹体形成制约的实验研究被引量:8
2011年
储层矿物润湿性制约了流体的微观流动特性,从而影响流体在储层的微观分布特征。油和水在矿物表面的润湿性差异导致油气充注过程中形成不同特征的流体包裹体类型。矿物表面实验分析表明,对于水和原油而言,石英具有较明显的亲水性,而方解石的亲水性和亲油性差别不大。轻质油(汽油)在矿物表面完全铺展,储层矿物具有明显的亲油性。通过在不同油气条件下的人工合成包裹体实验模拟和天然储层中的流体包裹体观察分析,讨论了矿物润湿性对储层流体包裹体形成制约作用及其对成岩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证实,由于轻质油的润湿性很强,在充注过程中容易发生侵位驱排水,明显影响矿物晶体生长,成岩作用受到抑制,流体包裹体难以形成,包裹体数量显著减少;而重油充注过程的影响不是特别明显。总的来看,石英比方解石更具有亲水性,在同样条件下,油气在充注过程中相对难以进入石英颗粒的微裂隙中,而容易进入方解石微裂隙,因此在方解石中更容易形成烃类包裹体。
陈勇葛云锦周振柱毛毳
关键词:储层流体包裹体成岩作用
高邮凹陷阜宁组一段储层成岩环境演化的流体包裹体证据被引量:7
2013年
在对苏北盆地高邮凹陷阜宁组一段储层岩心薄片的大量观察和分析基础上,对与阜一段储层成岩作用有关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系统分析,明确了成岩作用流体性质.根据流体性质可以分为四个重要成岩流体活动阶段:①早期弱碱性流体活动,成岩温度50~80℃;②成岩流体演变为酸性.成岩温度80~105℃:③成岩流体演变为碱性,成岩温度95~120℃;④成岩流体演变为酸性,成岩温度110~140℃.碱性流体活动时期发生碳酸盐胶结,酸性流体活动期发生硅质胶结(石英次生加大).酸性流体对次生孔隙的发育有利,由于成岩演化历史过程中酸性流体有限,其活动区域应当重点分析.
戴祉平陈勇于雯泉
关键词:高邮凹陷阜宁组储层成岩环境流体包裹体
济阳拗陷东营凹陷盐岩中的烃类包裹体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7
2014年
本文报道在东营凹陷盐岩中发现大量烃类包裹体,这证实盐岩曾经失去封闭能力,成为油气运移通道。在对其盐水包裹体进行均一温度测试时发现,由于捕获压力与实验环境压力差异很大,再加上岩盐在水中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导致测温过程盐水包裹体体积变化和拉伸效应明显,所以同期盐水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出现较大波动,结果也不可靠,而纯烃类包裹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溶解度变化的影响,其均一温度有一定指示意义。通过对岩盐中的烃类包裹体均一温度初步校正,结合埋藏史和热史分析,认为至少存在两期与盐岩层变形有关的烃类流体活动,活动时期分别在东营期和明化镇期。流体对岩盐颗粒滑动和盐岩层变形有极其重要的影响,重结晶的岩盐晶体及其中的流体包裹体是流体作用的直接证据。盐岩中的流体来源、运移方向、活动期次和流体作用下的盐岩变形温度和压力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这对于了解含油气盆地中盐岩层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有重要意义。
陈勇周振柱高永进王鑫涛高婷陈中红
关键词:盐岩烃类包裹体流体作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