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重点课题(2011-A-22)
- 作品数:4 被引量:140H指数:3
- 相关作者:王霞苏林郭兵王岩红谢智敏更多>>
- 相关机构:同济大学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重点课题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上海市科技发展基金软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上海开展科技银行业务的经验借鉴与实施策略被引量:8
- 2011年
-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越来越倚重于科技创新能力、金融市场效率,尤其是科技创新链条与金融市场链条的联合创新。本文从如何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优质高效金融服务出发,阐述科技银行业务的内涵,分析上海开展科技银行业务的优势,结合科技银行业务的国际经验,提出上海开展中国式科技银行业务的实施策略。
- 王春蕾王霞曹颢
- 关键词:科技金融科技银行金融创新
- 国家高新区城区功能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二次创业"背景下的国家高新区面临功能定位及路径选择的战略性调整。对国家高新区功能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研究表明,一方面,国家高新区城区功能的长期缺失阻碍了高新区的转型及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国家高新区的空间也在迅速扩张,其功能开始出现分化,为产业发展所需要的生活配套功能逐步完善,开始向城市功能区转型。因而当前紧迫的工作是提升国家高新区的城区功能,以使国家高新区真正成为其所在城市的科技创新区、产业支撑区和宜居新城区。讨论部分提出的高新区创新功能、产业功能和城区功能等三大功能连锁共融一体化发展新模式可以也应当成为国家高新区下一步发展的一种探索性路径。
- 吴珂王霞
- 关键词:国家高新区城区功能
- 国家高新区产城融合度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价——基于因子分析及熵值法被引量:113
- 2014年
-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有赖于完整产业链条的搭建,同时需要较高城镇化水平的产业园区作为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然而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是我国高新区发展的普遍弊端,旨在建立适用于高新区的产城融合度评价体系。基于高新区产城融合的互动机制与影响因素,结合城市子系统理论,引入产城融合分离系数,以56家国家级高新区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因子分析建立了高新区产城融合度评价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38个三级指标,并用熵值法为各类评价指标赋权重,最终取得各高新区的综合得分和排名。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国家高新区存在城镇化滞后,城市功能缺位,以及其他社会事业发展的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
- 王霞王岩红苏林郭兵王少伟
- 关键词:高新区指标评价体系熵值法
- 基于扎根理论的科技创新政策效果后评估分析——以上海109家企业调研问卷文本为数据基础被引量:16
- 2012年
- 运用经典的扎根理论,以上海109家企业调研问卷文本为数据基础,通过开放性译码、主轴译码和选择性译码等,总结了科技创新政策实施过程中有待改进的5个方面,并提出对策建议。
- 郭兵苏林谢智敏
- 关键词:科技创新政策扎根理论后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