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GJJ09016)

作品数:4 被引量:12H指数:2
相关作者:徐尔尼巫小丹刘玉环罗玉芬徐颖宣更多>>
相关机构:南昌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发酵
  • 1篇乙醇
  • 1篇乙醇发酵
  • 1篇植物秸秆
  • 1篇扫描电镜
  • 1篇生物法
  • 1篇酿酒
  • 1篇酿酒酵母
  • 1篇漆酶
  • 1篇微生态
  • 1篇微生物
  • 1篇微生物法
  • 1篇小球
  • 1篇绿色木霉
  • 1篇木霉
  • 1篇木质素
  • 1篇酵母
  • 1篇秸秆
  • 1篇混菌
  • 1篇混菌发酵

机构

  • 4篇南昌大学

作者

  • 4篇徐尔尼
  • 3篇巫小丹
  • 2篇徐颖宣
  • 2篇刘玉环
  • 2篇罗玉芬
  • 1篇任仲丽
  • 1篇刘薇
  • 1篇阮榕生

传媒

  • 1篇中国酿造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作物杂志
  • 1篇中国生物工程...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微生物法高效综合利用植物秸秆新技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09年
系统分析了植物秸秆的主要成分和降解酶系;介绍了植物秸秆组分分离技术及微生物高效利用各组分的研究进展;总结了构建混合生态体系协同降解植物秸秆获得发酵产物的研究;综述了国内外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可利用植物秸秆水解液的工程菌株的研究进展。
巫小丹徐尔尼罗玉芬
关键词:微生物植物秸秆
固定化酵母乙醇发酵及固化小球微生态的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比较了SA-PVA-SiO2固定化酿酒酵母和游离酿酒酵母的乙醇发酵能力,采用批次发酵试验研究固定化酿酒酵母的发酵稳定性。结果表明,SA-PVA-SiO2固定化酿酒酵母的发酵速度比游离酿酒酵母快,发酵周期短;发酵稳定性很好,30℃,橡胶塞、90 r/min摇床培养24 h时,乙醇体积分数均在3%~3.5%之间,连续发酵14批次后,固化小球的形态依然完好,不发粘。通过扫描电镜对酿酒酵母包埋微生态环境进行了分析,图像表明固定化小球的内部环境非常有利于酵母细胞的厌氧发酵产乙醇,充分证明了SA-PVA-SiO2固定化酿酒酵母乙醇发酵的优越性。
巫小丹徐尔尼徐颖宣罗玉芬刘玉环
关键词:酿酒酵母乙醇扫描电镜
产漆酶绿色木霉的筛选、鉴定和产酶条件优化被引量:5
2012年
木质素是稻草秸秆的主要成分之一,要实现稻草秸秆的糖化以达到开发利用的目的,首先要解除木质素的包裹阻碍作用。生物预处理去除木质素因具有温和、低耗和环保等优点而成为研究的热点。采用PDA-愈创木酚法筛选到一株能够高效产漆酶的木霉,鉴定结果为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对其进行单因素实验优化产纤维素酶发酵条件,最佳产酶发酵条件为:摇床转速120r/min、接种量为6%、pH5.5、培养温度28℃、培养时间3d,在此条件下CMCase、FPA和βG酶活力分别达(2.73±0.08)、(0.95±0.09)、(1.75±0.12)IU/mL。
巫小丹徐尔尼刘玉环阮榕生
关键词:木质素漆酶绿色木霉
混菌发酵降解稻草产糖的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选用实验室保藏的平菇、里氏木霉和青霉进行了混菌发酵降解稻草产糖的研究。对发酵产糖培养基的稻草添加量、麸皮添加量、混合发酵时间、发酵温度和起始pH值5个方面进行了发酵条件的优化,得到最佳条件为稻草添加量6%,麸皮添加量3%,先接入平菇28℃发酵7d,再接入里氏木霉和青霉32℃发酵3d,起始pH值为6。经混菌发酵条件优化后稻草产糖量可达19.52mg/mL,是优化前的1.28倍。并对发酵前后的稻草秸秆进行电镜扫描分析基质表观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混菌发酵能较好地破坏并降解稻草秸秆的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结构。
刘薇徐尔尼徐颖宣任仲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