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IIS-0839990)
- 作品数:2 被引量:48H指数:2
- 相关作者:郑晓龙王飞跃曹志冬曾大军王全意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北京市SARS流行的特征与时空传播规律被引量:30
- 2010年
- 传染病流行的时空传播规律反映了人与传染病斗争博弈的动态过程,深刻认识时空传播规律对于传染病的科学防控与应急管理有重要意义.对2003年北京市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进行数字化得到了2321例SARS感染者的时空数据,重现了SARS在北京市流行的时空传播过程,得到了精确到街道办、乡和镇的SARS发病率图,并对结果进行了Bayesian调整和空间平滑,使之更好的反映出SARS传染病在地理空间上的风险分布与趋势;综合运用多种空间分析方法研究了SARS传播的空间模式与时空传播规律,并结合应急防控措施阐述了时空传播背后的驱动因素,评价了不同时期的应急策略对疫情控制的效果.结果表明:(1)SARS传播在西北-东南方向(偏南北向)的扩散速度明显弱于东北-西南方向;(2)SARS传播风险在空间上存在显著正相关,且经历了弱-强-弱的变化过程;(3)在空间上形成了两个高风险传播的热点区域—城市中心地带与东部城郊地带,两个风险区域的形成与演化特征各不相同但相互影响;(4)错失了在3月份将SARS流行消灭在萌芽状态的最佳时机,然而,疫情中后期的应急策略非常有效,不仅阻止了疫情的增长态势,而且有效遏止了其在空间上的扩散.
- 曹志冬曾大军郑晓龙王全意王飞跃王劲峰王小莉
- 关键词:SARS发病率防控措施
- 2008年北京市手足口病流行的规律与传播机制被引量:19
- 2010年
- 基于18445例手足口病的病例数据,分析了2008年北京市手足口病的流行规律,并阐述了影响疫情传播的机制.结果表明:(ⅰ)发病主要集中在夏季,5月份发病最多,男性患者多于女性;(ⅱ)患者大部分是1~4岁的婴幼儿童,相对于威布分布和伽玛分布,患者年龄更好的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平均年龄为3.4岁;(ⅲ)患者年龄分布中出现以一年为周期的有规律的突变,突变部位基本为整数年龄值;(ⅳ)手足口病患者的出生时间与发病时间存在显著正相关(ρ=0.9864),出生时间可能对手足口病的发病风险有直接影响,出生当月受感染的风险显著高于其他月份;(ⅴ)平均发病率为132.7/100000,城乡接合部的发病率远高于城市中心和远郊地带,发病风险在空间上呈环状分布;(ⅵ)夏季的疫情暴发比自然状态提前一个月进入下降趋势,且大大减小了疫情规模,防控措施较为有效.
- 曹志冬曾大军王全意郑晓龙王飞跃
- 关键词: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