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2011KYA027)

作品数:9 被引量:120H指数:6
相关作者:谢波张心男梁臻邓金平张晓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嵊州市人民医院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输尿管
  • 6篇尿管
  • 5篇结石
  • 4篇碎石
  • 3篇输尿管镜
  • 3篇碎石术
  • 2篇术后
  • 2篇双J管
  • 2篇留置
  • 1篇定量计数
  • 1篇行为疗法
  • 1篇盐酸
  • 1篇盐酸坦洛新
  • 1篇盐酸坦洛新缓...
  • 1篇依帕司他
  • 1篇应用及效果
  • 1篇应用及效果评...
  • 1篇原菌分析
  • 1篇增生
  • 1篇症状

机构

  • 7篇浙江省立同德...
  • 3篇嵊州市人民医...
  • 1篇湖州市第一人...

作者

  • 7篇谢波
  • 3篇梁臻
  • 3篇张心男
  • 2篇沈梅
  • 2篇舒彦
  • 2篇邓金平
  • 2篇张晓
  • 2篇叶文鑫
  • 1篇王伟高
  • 1篇卢毅
  • 1篇李辉
  • 1篇梁蓉萍
  • 1篇竹青
  • 1篇程一宁
  • 1篇徐燕青

传媒

  • 3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现代实用医学
  • 1篇中医药管理杂...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健康研究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后感染病原菌分析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探讨复杂性肾或输尿管上段结石经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后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以降低术后感染率。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8月医院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后感染的复杂性肾或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36例,取清洁尿液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分析;采用WHONET 5.6软件进行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结果 36例患者共检出病原菌13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94株占70.15%,革兰阳性菌40株占29.85%;革兰阴性菌中检出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19株,革兰阳性菌中检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2株;革兰阴性菌对哌拉西林、亚胺培南等抗菌药物的敏感率<10.0%,革兰阳性菌包括MRSA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的耐药率均为0。结论革兰阴性菌是复杂性肾或输尿管上段结石经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后主要病原菌,耐药性较强,临床应结合药敏结果合理用药。
邓金平卢毅莫启旺张晓竹青
关键词:肾脏输尿管结石病原菌
输尿管镜下碎石术后双J管留置时间对相关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探讨双J管留置时间对输尿管镜下碎石术后患者输尿管支架管相关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60例上尿路结石输尿管镜下碎石术后并留置双J管患者被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双J管留置时间为4周;观察组30例,双J管留置时间为2周。所有患者在置管后随访并完成输尿管支架管相关症状问卷及疗效评价。结果观察组排尿症状评分、身体疼痛症状评分、身体一般状况评分和因支架相关症状卧床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均<0.05)。两组疗效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输尿管镜下碎石术后留置双J管2周是一个比较好的时间点,可明显减少留置双J管给患者带来的身体上及生活上的不适,同时可保证疗效。
谢波沈梅舒彦梁臻程一宁张心男
关键词:尿路结石输尿管镜双J管
临床护理路径在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腹股沟疝围手术期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被引量:17
2013年
目的 建立实施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腹股沟疝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路径(CNP),并对CNP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采用非同期队列对照设计,将2011年1 ~12月我院外科收治的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腹股沟疝手术患者45例设为对照组,实施泌尿外科常规护理,将2012年1 ~11月收治的同类患者45例设为干预组,采用CNP表进行护理.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3个月,术后排尿通畅,无疝复发及手术切口感染,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为3~7分;最大尿流速(Qmax)均>15 mL/s,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相当(P > 0.05) ;干预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医疗费用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 < 0.05);同时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P < 0.05).结论 CNP可显著降低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腹股沟疝围手术期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保证护理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梁蓉萍谢波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前列腺增生腹股沟疝护理满意度
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对输尿管结石术患者发生感染的可行性及安全性研究被引量:49
2015年
目的探讨顺行与逆行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对输尿管结石发生感染的可行性及安全性,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1月118例输尿管结石发生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顺行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MPCNL)组59例和逆行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URL)组59例;MPCNL组采用顺行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URL组采用逆行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共分离118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85株占72.03%,主要包括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及大肠埃希,革兰阳性菌33株占27.97%,主要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PCNL组手术时间(39.57±14.26)min、住院时间(5.26±1.84)d,URL组分别为(52.14±12.64)min、(7.24±1.97)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顺行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对机体全身影响低于逆行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且可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李辉王伟高谢波
关键词: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输尿管结石
盐酸坦洛新缓释片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疗效分析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评估盐酸坦洛新缓释片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排石疗效。方法回顾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期间的输尿管下段结石病例共126例的临床资料,所有结石均经B超、CT确诊,结石大小4~10 mm,病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0例,予口服石韦散中药排石汤每日一剂及盐酸坦洛新缓释片0.2 mg每日一次;对照组66例,单独采用石韦散中药排石汤治疗,两组同时每天饮水约2 L。两组随访期限4周,随访中断为结石排出,记录两组的结石排出时间、结石排出率、肾绞痛发作次数、镇痛药物使用次数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126例患者均成功随访,治疗组结石完全排出45例,排石率为75.00%;对照组结石完全排出36例,排石率为54.55%;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排石率、排石时间、肾绞痛发作及镇痛药物的使用方面均有明显差异(P均<0.05);两组病例均无明显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结论盐酸坦洛新缓释片不仅可以有效促进输尿管下段结石的排出和缩短排石时间,并能减少排石过程中肾绞痛的发生及镇痛药的使用。
叶文鑫谢波梁臻张心男
关键词:盐酸坦洛新缓释片输尿管下段结石
输尿管镜碎石术后双J管留置的并发症分析与管理对策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总结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泌尿外科行输尿管镜碎石术后双J管留置的常见并发症,并分析原因提出管理对策。方法:对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泌尿外科住院治疗的586例行输尿管镜碎石术后双J管留置的常见并发症及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制定干预对策。结果:输尿管镜碎石术后双J管留置的常见并发症包括:膀胱刺激症、血尿、尿路感染、尿液反流、双J管移位或脱落、双J管梗阻等。结论:掌握双J管留置发生并发症的常见原因,了解其特点及作用,积极做好健康宣教,严密观察其排尿情况及体温变化,及时发现并发症并采取积极对策,是减少双J管留置发生并发症的关键。
徐燕青谢波
关键词:输尿管镜碎石术双J管并发症管理对策
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联合经皮肾穿刺碎石术治疗肾囊肿合并肾或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肾囊肿合并肾或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运用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联合经皮肾穿刺碎石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9月~2014年9月间我院诊治的50例肾囊肿合并肾或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患者实施开放性手术治疗,观察组25例患者运用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联合经皮肾穿刺碎石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结石清除率、结石及囊肿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3个月后复查,观察组患者结石复发率及囊肿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肾囊肿合并肾或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运用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联合经皮肾穿刺碎石术治疗具有创伤小、手术出血量少、术后疼痛轻、囊肿及结石的清除率高、复发率低等多个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张晓谢波莫启旺
关键词:后腹腔镜肾囊肿经皮肾穿刺碎石术
依帕司他联合行为疗法治疗女性糖尿病膀胱的临床疗效评价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依帕司他联合行为疗法治疗女性糖尿病膀胱(DCP)的临床疗效,为DCP患者提供更多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本院DCP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4例,2组患者均予以相同的行为疗法,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依帕司他片,1片(50mg)/次,3次/日,疗程均为8周。8周后观察2组患者的残余尿和首次排尿感时膀胱内尿量的减少量和最大尿流率(Qmax)的增加值。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残余尿减少≥100mL者分别为11例(32.35%)和6例(17.65%);残余尿减少50~99mL者分别为17例(50.00%)和10例(29.41%);残余尿减少<50 mL者分别为6例(17.65%)和18例(52.94%);总有效率分别为82.35%和47.06%,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首次排尿感时膀胱内尿量减少≥100mL者分别为12例(35.29%)和5例(14.71%);首次排尿感时膀胱内尿量减少50~99mL者分别为15例(44.12%)和11例(32.35%);首次排尿感时膀胱内尿量减少<50mL者分别为7例(20.59%)和18例(52.94%);总有效率分别为79.41%和47.06%,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Qmax增加值≥3mL.s-1者分别为9例(26.47%)和5例(14.71%);Qmax增加值1~2mL.s-1者分别为16例(47.06%)和12例(35.29%);Qmax增加值<1 mL.s-1者分别为9例(26.47%)和17例(50.00%);二者分别为73.53%和50.00%,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未见明显不良药物反应。结论:依帕司他联合行为疗法能明显改善女性DCP患者的排尿功能,对女性DCP有良好的疗效。
谢波沈梅叶文鑫舒彦梁臻张心男
关键词:糖尿病膀胱依帕司他行为疗法
尿细菌培养与尿沉渣细菌定量计数筛查泌尿系统感染的临床比较分析被引量:16
2014年
目的探讨分析尿细菌培养与尿沉渣细菌定量计数,筛查泌尿系统感染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效果,分析两种方法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医院收入的250例疑似尿路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中段尿,使用全自动尿沉渣定量分析仪及尿细菌培养对患者的尿液进行检测,以细菌培养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分析两种方法的检验结果,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结果 250例患者尿标本采用全自动尿沉渣定量分析仪测定阳性160例,阳性率64.0%,尿细菌培养阳性158例,阳性率63.2%,两种方法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细菌培养结果作为检验标准,尿沉渣细菌定量分析结果与细菌培养结果的阳性标本符合率为96.3%,阴性标本符合率为97.8%,两种方法符合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尿沉渣定量分析与细菌培养的阳性率一致性高,表明尿沉渣定量分析技术准确性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且尿沉渣定量分析筛查速度快,可作为尿路感染的筛查方法,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邓金平谢波
关键词:细菌培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