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无)

作品数:4 被引量:380H指数:4
相关作者:齐晔李惠民徐明张焕波马丽更多>>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隐含
  • 2篇中国进出口
  • 2篇中国进出口贸...
  • 2篇投入产出法
  • 2篇气候政策
  • 2篇进出口
  • 2篇进出口贸易
  • 2篇产出法
  • 2篇出口
  • 2篇出口贸易
  • 1篇低碳
  • 1篇低碳经济
  • 1篇地方政府
  • 1篇应对气候变化
  • 1篇政府
  • 1篇气候
  • 1篇气候变化
  • 1篇京津
  • 1篇京津冀
  • 1篇京津冀经济

机构

  • 4篇清华大学
  • 3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国际经济...

作者

  • 4篇齐晔
  • 3篇李惠民
  • 2篇徐明
  • 2篇张焕波
  • 1篇马丽

传媒

  • 3篇中国人口·资...
  • 1篇公共管理评论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中国进出口贸易中的隐含碳估算被引量:289
2008年
采用投入产出法。估算了1997-2006年中国进出口贸易中的隐含碳。对进出口商品都采用中国的碳耗水平所作的保守估计发现:1997-2006年,通过产品的形式,我国为国外排放了大量的碳,1997-2004年。隐含碳净出口占当年碳排放总量的比倒在0.5%-2.7%之间,2004年之后迅速增加。2006年该数字达10%左右。按照日本的碳耗效率对进口产品进行调整后的乐观估计发现。中国为j国该外转移排放的碳数量更为惊人。1997-2002年隐含碳净出口量占当年碳排放总量的12%~14%。2002年之后迅速增加,到2006年,该数字已达29.28%。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中国和其出口国都是这些碳排放的受益者,都应该对气候变化负责。一味对中国增长的碳排放进行指责是不全面的。
齐晔李惠民徐明
关键词:进出口贸易投入产出法
中国地方政府应对气候变化的行为及机制分析被引量:5
2009年
地方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地方政府在近年来尤其是2007年以后采取了大量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和行为。分析这些措施和行为背后的原因和深层的制度机制,对于进一步研究制定气候保护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首先对地方政府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和行为进行了梳理,然后对地方政府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通过一个MPC-IC模型分析其内在机制。研究发现,中央政府的重视和号召,政治升迁动机和经济利益是促使地方政府对气候变化做出反应的主要因素。其他要素,包括实际气候变化影响、能力和认识、远见和领导力也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在大多省份中只属于次要因素。由此得到一些政策启示:气候变化作为地方政府的首要问题,能够和应该进一步被内化;在后京都议定书提案中应该将CDM或其他类型的市场机制作为关键因素;需要加强地方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中央政府仍将在指导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中扮演重要角色,而地区和地方政府需要进一步发挥主动性应对气候变化。
张焕波马丽李惠民齐晔
关键词:气候变化地方政府气候政策
中国进出口贸易中的隐含能估算被引量:67
2008年
采用投入产出法。估算了1997-2006年中国进出口贸易中的隐含能。在考虑隐含能和进出口能源产品的情况下,都按我国的能耗效率对进出口进行的保守估计发现:1997-2006年,我国的能源进出口基本持平.其中1999-2005年是一个微弱的能源净进口国,而1997。1998和2006年却是能源净出口国;按照日本的能耗效率对进口产品进行调整后的乐观估计发现中国则是一个更大的能源净出口国,每年能源净出口量在10000-50000万t标煤之间,其中1997-2002年我国能源净出口量占当年能源消费总量的10%左右。之后该数字迅速增长,2006年更高达18.8%。可见我国进口的能源(包括进口产品中的隐含能)又以出口产品的形式输出到了国外。从能源净消费的角度看我国并没有多消费世界上其他国家的能源。虽然我国近年来能源产品进口增加较快,但我国快速增长的净出口使这些能源又“隐含”在产品中离开了中国。
齐晔李惠民徐明
关键词:进出口贸易投入产出法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战略思考:以京津冀经济圈为例被引量:20
2010年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保证能源安全,许多国家开始发展以新能源的开发和使用为代表的低碳经济。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大背景下,积极采取节能减排措施,新能源产业也迅速发展。京津冀经济圈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在低碳经济发展方面积累了一定的优势。以京津冀经济圈为例,提出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思考。从低碳经济的定位、发展模式和核心竞争力三个方面,相应提出具体战略建议: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发展阶段,低碳经济发展的内容应该有所不同;对于我国来说,低碳经济的关键是低碳产业发展,能够通过提供低碳产品、服务创造价值;除了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政府应该注重国内市场需求的开辟;根据地方的优势不同,可有意识地打造不同特点的低碳企业集聚;针对某一产业,可以就所处不同的产业链环节进行分工;京津冀都市圈,依托已经建立的各种合作协议,可以就低碳经济发展形成低碳城市联盟;要从技术、人才、品牌和碳市场等方面逐渐培养低碳核心竞争力。
张焕波齐晔
关键词:低碳经济气候政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