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005BJL008)

作品数:3 被引量:85H指数:3
相关作者:刘江会陈健李湛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上海市科技发展基金软科学研究重点项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经济管理

主题

  • 3篇银行
  • 2篇监管者
  • 2篇监管者声誉
  • 1篇行规
  • 1篇银行规模
  • 1篇中国股票
  • 1篇中国股票市场
  • 1篇投资银行
  • 1篇投资组合
  • 1篇投资组合规模
  • 1篇绩效
  • 1篇监管绩效
  • 1篇股票
  • 1篇股票市场
  • 1篇合规
  • 1篇非系统风险

机构

  • 2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2篇刘江会
  • 1篇李湛
  • 1篇陈健

传媒

  • 1篇江西财经大学...
  • 1篇软科学
  • 1篇财经研究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银行俘获行为与监管者声誉关系研究
<正>一、问题的提出"监管俘虏论"认为,监管者本身是一个有着独特利益的理性经济体,在监管的过程中监管者可能会被贿赂收买或屈服于利益集团的政治压力,导致监管效果最终偏离公共利益最大化目标(Stigler,1971
刘江会刘兴堂
文献传递
可信性、价值认证和投资银行声誉机制被引量:68
2007年
文章认为由于"机会主义"和"善意错误"的存在,致使投资银行在价值认证中面临"可信性"问题。文章利用C-F模型,探讨了投资银行声誉对解决"可信性"问题的意义,并通过分析投资银行声誉与发行企业质量、IPO抑价和承销费用之间的关系,发现投资银行声誉机制具有"信号显示"、"价值发现"和"补偿激励"等重要功能。由于没有很好地解决可信性问题,投资银行声誉机制的这些功能在我国基本不存在,因此我国投资银行很难发挥价值认证作用,这是我国证券发行市场有效性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
刘江会
中国股票市场投资组合规模的非系统风险分散效应被引量:10
2008年
将中国股票市场1995~2005年的11年数据分为三个子样本期,构造等权投资组合模型实证研究了中国股票市场投资组合规模的非系统风险分散效应。研究发现,三个子样本期内,投资组合的平均风险都随着投资组合中股票数的增加而迅速下降,之后变得平缓而趋于稳定,一般7~9个股票就能消除掉45.92%~49.61%的风险;相同规模投资组合的平均风险在整个样本期呈现确定性地随时间下降的趋势;分散掉同样比例的非系统风险所需的股票数也呈现随时间下降的趋势;分散化的好处随时间在增加。
陈健胡文伟李湛
关键词:股票市场投资组合非系统风险
银行规模、俘获行为与监管者声誉关系研究被引量:7
2011年
通过构建"银行俘获—监管者声誉"模型研究我国银行俘获行为和监管者声誉问题,理论模型的分析表明:在市场集中度较高的银行体系中,具有市场势力的大银行,更有动机和能力俘获金融监管者,并造成了监管者声誉的持续缺失。基于这一理论,本文多角度实证分析了我国银行业的监管俘获和监管者声誉问题,研究结果发现:我国银行监管者不但存在被俘获的现象,而且监管者一旦选择了"屈服",其强硬声誉便会丧失,从而损害监管绩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强化我国金融监管者声誉、约束银行俘获行为、提升金融监管绩效的相关政策建议。
刘江会刘兴堂
关键词:银行规模监管者声誉监管绩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