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重大专项(Z2008SLSZ-052) 作品数:5 被引量:20 H指数:2 相关作者: 黄思静 冯琳 邓敏 吴熙纯 侯明才 更多>> 相关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更多>>
珠江口盆地流花油田新近系碳酸盐岩白垩状结构化成因机理探讨 2014年 珠江口盆地白垩状结构(白垩化)碳酸盐岩是礁滩相沉积体内碳酸盐沉积物在多期白垩化'作用'环境下经成岩作用改造及地下水'漂洗'形成的淡色、疏松、晶间多微孔生物泥晶灰岩。流花油田下中新统珠江组为礁滩相叠加白垩状结构化形成的局部白垩化储层。本文结合流花油田钻井白垩化灰岩分布、显微结构以及碳氧同位素和油田水作用,探讨分析了其成因机制。分析认为白垩化可以分为:缝合线内白垩化、含油层段中等程度白垩化和底水段强白垩化三类,白垩化程度与孔隙度和δ13C呈正相关性。缝合线内白垩为成岩早期大气淡水溶蚀淋滤和晚期压溶作用产物,中等白垩化由成岩早期选择性溶蚀、退变新生变形作用及成岩中-晚期上覆泥岩压实'再造水'非选择性溶蚀作用共同控制,强白垩是前期白垩化成型后受氯化钠型油田水的溶蚀淘洗结果。白垩状结构化经过初期定型,中期强化与孔隙保持,后期加强三个阶段形成。 侯明才 邓敏 冯琳 刘军 吴熙纯 曾驿 周小康关键词:新近系 溶蚀作用 油田水 珠江口盆地珠江组碳酸盐岩储层质量评价 被引量:2 2017年 岩芯观察、薄片鉴定及物性分析等研究表明,珠江口盆地东沙隆起惠州、流花和陆丰3个地区珠江组碳酸盐岩储层质量明显不同。惠州地区珠江组碳酸盐岩在成岩过程中发育多期次的胶结作用,强烈的胶结作用严重阻塞孔隙,面孔率大多小于1%,渗透率以小于1 m D为主,储层质量最差;广泛的不同期次的溶解作用使得流花地区以粒间溶孔、铸模孔、超大孔及晶洞孔等次生孔为主,孔隙度和渗透率值在3个地区中最高,孔渗分布显著正偏,显示良好的孔隙度渗透率关系,对于获得某一特定渗透率所需的较低的截止孔隙度值,储层质量最好;陆丰地区成岩早期发育的胶结作用有利于原生孔隙的保存,后期受到一定的溶解作用改造,但溶解作用远不及流花地区发育,孔隙构成以粒间孔、生物骨架孔、粒内孔等原生孔为主,原生孔相对较差的连通性使其孔隙度虽然与流花地区大致相当,但渗透率却要比流花地区低得多,获得相同渗透率所需要的截止孔隙度比流花地区高,储层质量中等。 兰叶芳 黄思静 周小康 马永坤关键词:储层特征 成岩作用 储层质量 珠江组 珠江口盆地 珠江口盆地珠江组碳酸盐岩碳同位素组成负偏的成因意义 被引量:14 2016年 在岩芯观察、铸体薄片以及阴极发光分析的基础上,测定了珠江口盆地珠江组碳酸盐岩的碳氧同位素组成,获取判别流体性质的地球化学信息,探究其成岩意义。研究结果表明:1珠江组碳酸盐岩全岩样品的δ^(13)C(PDB)值主体分布在0‰±2‰之间,与该时期底栖有孔虫的碳同位素值接近,反映了与早中新世同期海水碳源一致的特征;2珠江口盆地东沙隆起流花地区部分钻井中存在碳同位素明显偏负并且胶结物发育的样品,全岩δ^(13)C(PDB)值可低至-7.2‰,碳氧同位素之间以及碳同位素与岩石中胶结物的含量之间均显示出良好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在0.6以上),碳同位素偏负伴随着氧同位素变轻,表明碳同位素的偏负是由胶结物造成的;3成岩演化序列分析以及块状亮晶方解石单矿物的碳氧同位素分析进一步证实了是由晚期胶结物造成碳同位素的偏负,埋藏成岩过程中有机酸的作用可能是造成碳同位素偏负的主要原因。 兰叶芳 黄思静 马永坤 周小康 卫哲关键词:碳氧同位素 有机酸 珠江口盆地 珠江口盆地东沙隆起珠江组灰岩成岩环境的恢复 被引量:3 2015年 本文主要在岩心观察和描述的基础上,借助于薄片分析、扫描电镜分析和阴极发光分析,通过不同成岩组构的识别及其成岩作用特征分析,结合区域地质背景,恢复珠江口盆地东沙隆起珠江组灰岩经历的成岩环境。结果表明:(1)整体的海侵背景和渐进埋藏过程使得珠江组灰岩中不发育表生成岩作用,但是频繁的海平面变化使得古地貌高部位生长的灰岩受到大气淡水的成岩改造,珠江组灰岩主要经历了海水潜流、大气淡水渗流、大气淡水潜流和埋藏环境等成岩环境;(2)不同成岩环境具有明显不同的成岩组构特征。海水潜流环境的成岩组构主要有广泛发育的藻的包壳作用和藻类-生物的相互包裹、生物钻孔的发育、泥晶化作用、海绿石的形成以及等厚纤维状环边胶结物、颗粒表面的刀刃状或叶片状胶结物、犬牙状胶结物和共轴生长方解石胶结物的发育;淡水潜流环境的主要成岩特征包括粒状亮晶方解石胶结物、棘皮多期共轴加大边和有限的溶解作用;淡水渗流环境中识别的成岩特征有非组构选择性溶解作用、示底构造、微型钟乳状胶结物和新月形胶结物;埋藏成岩环境的成岩作用主要包括压实、压溶作用、晚期溶蚀作用以及油气的侵位。 兰叶芳 黄思静 周小康 曾熠 马永坤关键词:成岩环境 成岩作用 珠江组 珠江口盆地 珠江口盆地东部中新统珠江组碳酸盐岩沉积微相研究 被引量:1 2014年 基于对珠江口盆地东部新近系下中新统珠江组碳酸盐岩1483块常规及铸体薄片显微特征的观察、描述以及古生物特征和岩石学特征的研究,依据碳酸盐岩颗粒组分和结构构造等特点,将珠江组碳酸盐岩划分为8个主要微相类型,并根据灰岩颗粒类型及相对含量的多少,将其进一步细分为22个次一级的微相类型。根据这些微相类型在纵向上的组合特征与环境意义,可在珠江组碳酸盐岩中识别出碳酸盐岩缓坡、局限台地、开阔台地、台地边缘滩、台地边缘礁、台地前斜坡等6个沉积相带。这些沉积相的纵向演化规律揭示了东沙隆起在早中新世海平面上升过程中经历了由碳酸盐岩缓坡到台地的沉积演化历程。 冯琳 邓敏 卫哲 曾驿 周小康关键词:珠江口盆地东部 珠江组 碳酸盐岩 沉积相 沉积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