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9312-010)

作品数:3 被引量:15H指数:2
相关作者:陈渊成张菁樊妮许小平陈妙英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药动学
  • 1篇液相
  • 1篇液相色谱
  • 1篇液相色谱-串...
  • 1篇质谱
  • 1篇质谱法
  • 1篇中国健康志愿...
  • 1篇色谱
  • 1篇填补法
  • 1篇纵隔
  • 1篇相色谱
  • 1篇混合效应模型
  • 1篇阿德福韦
  • 1篇阿德福韦酯
  • 1篇阿德福韦酯片
  • 1篇串联质谱
  • 1篇串联质谱法

机构

  • 3篇复旦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1篇施孝金
  • 1篇陈笑艳
  • 1篇张菁
  • 1篇许小平
  • 1篇张云轩
  • 1篇钟大放
  • 1篇樊妮
  • 1篇陈渊成
  • 1篇李中东
  • 1篇奚培英
  • 1篇陈妙英

传媒

  • 1篇白血病.淋巴...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中国新药杂志

年份

  • 2篇2012
  • 1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中国健康志愿者单次和多次口服阿德福韦酯片的药动学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研究健康受试者单次和多次口服阿德福韦酯片后的药动学过程。方法 12名中国男性健康受试者单次po和多次po 10 mg阿德福韦酯片;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法(LC-MS/MS)测定阿德福韦酯活性代谢物阿德福韦的血药浓度。用DAS2.0程序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健康志愿者单次和多次口服阿德福韦酯片10 mg后,阿德福韦的ρmax分别为(24±9)和(24±8)μg.L-1,tmax分别为(1.3±0.7)和(1.5±0.6)h,t1/2分别为(7.4±1.2)和(8.5±2.1)h,AUC0-24h分别为(210±54)和(213±73)μg.h.L-1,AUC0-∞分别为(236±64)和(250±90)μg.h.L-1。多次po阿德福韦酯片后ρsasv为(8.90±3.06)μg.L-1,DF为(2.52±0.66)。结论阿德福韦酯片单次与多次口服的主要药动学参数无显著性差异,体内药物无蓄积现象,耐受性良好。
奚培英张云轩施孝金李中东陈妙英陈笑艳钟大放
关键词:阿德福韦酯阿德福韦药动学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确证性临床试验中数据缺失的处理指南被引量:10
2012年
数据缺失是确证性临床试验研究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如何正确处理数据缺失是影响临床试验结论客观性的重要因素。临床试验中的数据缺失主要表现为病例脱落,根据其机制可分为完全随机缺失、随机缺失和非随机缺失。通过完善病例分析、谨慎选择缺失值处理方法(如填补法和混合效应模型法)和进行敏感性分析等尽量减少数据缺失所致的试验结论偏倚。欧洲医药产品管理局就临床试验中的数据缺失问题制订了指导原则,现已正式发布并实施。本文以该指导原则为核心阐述临床试验中数据缺失的主要处理方法,旨在为国内新药研发和临床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陈渊成张菁
关键词:填补法混合效应模型
纵隔灰区淋巴瘤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1年
纵隔灰区淋巴瘤(mediastinal gray zone lymphoma)作为一个疾病实体,常不能依据现有的诊断标准进行分类。这类淋巴瘤同时具有纵隔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MBL)和经典霍奇金淋巴瘤(cHL)的特征。在2008年WHO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分类中将其命名为“B细胞淋巴瘤,不能分类,具有介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和经典霍奇金淋巴瘤之间的特征(BCLu)”。BCLu具有独特的临床特点、免疫表型和分子遗传学特征,临床过程更具侵袭性,预后较差。目前尚无达成共识的治疗方案,可参照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的方案化疗。
樊妮许小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