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南京军区医药卫生科研基金(08MA104)

作品数:7 被引量:10H指数:2
相关作者:吕立志江艺张小进蔡秋程杨芳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福建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军区医药卫生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静脉
  • 5篇肝移植
  • 3篇动脉
  • 3篇门静脉
  • 2篇输注
  • 2篇腔静脉
  • 2篇细胞
  • 2篇细胞输注
  • 2篇下腔静脉
  • 2篇门静脉动脉化
  • 2篇静脉动脉化
  • 2篇供体骨髓
  • 2篇灌注
  • 2篇干细胞
  • 2篇干细胞输注
  • 2篇肝脏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 1篇袖套
  • 1篇袖套法

机构

  • 7篇南京军区福州...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张小进
  • 7篇江艺
  • 7篇吕立志
  • 5篇蔡秋程
  • 4篇杨芳
  • 3篇潘凡
  • 3篇胡还章
  • 2篇慕宁
  • 2篇陈少华
  • 1篇吴钧正
  • 1篇曾凡林
  • 1篇吴均政
  • 1篇林拥华
  • 1篇方迎兵
  • 1篇王栩

传媒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华器官移植...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器官移植
  • 1篇中华细胞与干...

年份

  • 2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一种新的大鼠门静脉动脉化模型被引量:5
2011年
背景:目前文献报道的大鼠门静脉动脉化模型有缝合法或支架法,2种方法在血管通畅率及操作便利性上均不太理想。目的:建立稳定的操作简便的大鼠门静脉动脉化动物模型。方法:采用同种异体血管套入式缝合及袖套法建立大鼠门静脉动脉化模型40例。切除左肾,将左肾动脉与门静脉残端通过同种异体血管连接,左肾静脉借助袖套与肠系膜上静脉连接。另取10只大鼠作为假手术组。术后观察大鼠的体质量变化和存活情况,2周行磁共振血管成像,1个月检测大鼠肝功能,2个月处死大鼠探查门静脉血流通畅情况并观察肝脏的病理学改变。结果与结论:造模过程中有1只大鼠死亡,其余39只均存活至术后2个月,造模成功率为98%(39/40)。术后1个月,模型组与假手术组大鼠体质量,血清白蛋白、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和胆碱酯酶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2个月,模型组门静脉通畅率为95%(37/39)。磁共振血管成像及病理结果均未见明显异常。提示,利用同种异体血管套入式缝合及袖套法建立的大鼠门静脉动脉化模型操作简便、省时、成功率高,是一种可行、稳定、可靠、可重复性强的方法。
吴均政江艺张小进吕立志
关键词:门静脉动脉化同种异体血管袖套法动物模型血管组织工程
合并Ⅳ级门静脉血栓的肝移植六例报告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合并Ⅳ级门静脉血栓(PVT)者肝移植时门静脉重建的方法。方法合并Ⅳ级PVT的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6例,4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1例并发肾功能不全,1例并发肾功能不全和肝性脑病。术前4例曾接受脾切除+门奇断流术,1例曾接受脾切除+门奇断流术+脾肾分流术+经颈静脉肝内门腔内支架分流术,1例曾接受脾切除术。术前均明确诊断为Ⅳ级PVT。6例均行经典非转流原位肝移植术。4例采取门静脉一内脏曲张静脉吻合重建门静脉,其中2例将门静脉与扩张的胃冠状静脉吻合,2例将门静脉与胆总管旁曲张静脉吻合。另2例采取门静脉动脉化重建门静脉,1例将结肠中动脉与供肝门静脉吻合,供肝肝动脉与受者的肝动脉吻合,另1例将供肝门静脉与受者的肝总动脉吻合,供肝肝动脉与受者的胃十二指肠动脉远端吻合。结果采取内脏曲张静脉吻合重建门静脉者,术中检测门静脉血流量为(1258±345)ml/min,1例术后2个月死于腹腔感染,其余3例分别随访14、16和17个月,门静脉血流均保持通畅,无狭窄及血栓形成,肝功能正常,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有所减轻。采取门静脉动脉化重建者,术中检测门静脉血流量为(2275±247)ml/min,1例术后反复出现上消化道出血,术后47d死于腹腔感染;另1例目前已随访33个月,肝肾功能良好,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程度加重。采取门静脉动脉化重建者各时间点的AST和ALT均优于采取内脏曲张静脉吻合重建者。结论合并Ⅳ级PVT者肝移植时采用供肝门静脉-内脏曲张静脉吻合重建门静脉临床效果满意;门静脉动脉化重建门静脉通道有利于移植肝功能的早期恢复,但只能作为合并PVT者肝移植时的一种有效的补救措施。
吕立志蔡秋程杨芳张小进陈少华潘凡慕宁胡还章江艺
关键词:肝移植门静脉血栓形成曲张静脉
大鼠门静脉接受不同血供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观察大鼠门静脉接受不同血供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门静脉动脉化组(A组)、门腔转位组(B组)和对照组(C组)。观察各组大鼠的生存情况,分别在术后6h、12h、1d、3d及7d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u)、谷草转氨酶(AST)、一氧化氮(NO)、血浆内皮素-1(ET-1)以及肝脏病理。结果B组生存时间明显低于A、C两组。术后6h、12h、1d及3d,A组大鼠ALT及AST均显著低于B组和C组;而在术后1d和术后3d时,B组ALT及AST均高于C组;术后6h、12h及1d,A组大鼠血清NO与血浆ET-1均显著低于B组和C组;在术后6h和术后12h时,B组血清NO与血浆ET-1均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鼠门静脉接受动脉化较门腔转位术更有利于促进近期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恢复。
吕立志张小进蔡秋程杨芳陈少华潘凡慕宁胡还章江艺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损伤门静脉动脉化内皮素-1
经下腔静脉逆灌注对肝移植大鼠早期肾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观察经下腔静脉逆灌注对自体原位肝移植大鼠早期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0只白体原位肝移植SD大鼠按肝脏的灌注方式不同随机分为经下腔静脉逆灌注组与经门静脉正灌注组,各组35只。各组再随机分成术前对照组、术后6、12、24、48h5个亚组,各亚组7只。经下腔静脉逆灌注组:先开放下腔静脉,再同时开放门静脉与肝动脉;经门静脉正灌注组:先开放门静脉,再依次开放下腔静脉、肝动脉。分别检测两组中各亚组的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肾损伤分子(KIM)-1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取各亚组左肾组织行光镜检查,观察肾组织KIM-1免疫组织化学,计算KIM-1阳性细胞计数。结果两组术前Scr、BUN、K1M-1及TNF—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灌注组比较,术后6、12及24h逆灌注组的Set、BUN及TNF-α水平显著降低[术后6h,Scr:(57.4±14.2)mol/L比(48.0±14.0)mol/L,BUN:(14.1±1.5)mmol/L比(8.0±1.1)mmol/L,TNF-α:(330.1±11.6)ng/L比(294.5±16.2)ng/L;术后12h,Ser:(125.0±40.4)mol/L比(105.4±40.6)mo]/L,BUN:(32.2±2.8)mmol/L比(19.64-2.1)mmol/L;TNF—d:(503.6±46.6)ng/L比(261.8±9.1)ng/L;术后24h,Scr:(57.8±12.6)mol/L比(45.4±11.8)mol/L,BUN:(16.4±3.0)mmol/L比(13.6±3.2)mmol/L,TNF—OL:(408.2±20.9)ng/L比(226.0±21.1)ng/L];术后48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24、48h逆灌注组血清KIM-1水平均显著降低[术后6h,(107.8±2.1)ng/L比(87.3±1.3)ng/L;术后12h,(107.8±2.1)ng/L比(87.3±1.3)ng/L;术后24h,(101.7±1.8)比(81.9±1.6)ng/L;术后48h:(99.7±2.6),lg/L比(77.5±0.6)ng/L;P〈0.05],肾组织中KIM.1阳性细�
吕立志蔡秋程胡还章方迎兵张小进江艺
关键词:原位肝移植灌注肾功能
供体骨髓干细胞输注联合肝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的近期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评价供体骨髓干细胞输注联合肝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的近期效果。方法 2008年3月至2009年1月本中心30例肝移植受者分为两组,实验组8例,行同期供体骨髓干细胞联合肝脏移植;对照组22例,仅行肝脏移植,不行骨髓干细胞输注。观察两组受者术后免疫抑制剂(甲基强的松龙、他克莫司)用量、肝功能(谷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等)变化、急性排斥反应和感染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和费用。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及确切概率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术后甲基强的松龙总用量和出院时每日他克莫司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甲基强的松龙分别为(1314±105)mg,(1884±256)mg,t=6.060,P=0.000;他克莫司分别为(3.73±0.35)mg/d,(4.93±0.62)mg/d,t=5.147,P=0.000]。术后第1天实验组血清谷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谷氨酸转氨酶分别为(875.2±325.5)IU/L,(1350.4±482.7)IU/L,t=2.543,P=0.016,天冬氨酸转氨酶分别为(646.2±184.9)IU/L,(1021.8±325.4)IU/L,at=3.067,P=0.005]。术后第3天也低于对照组[谷氨酸转氨酶分别为(252.9±35.8)IU/L,(343.5±47.8)IU/L,t=4.866,P=0.000,天冬氨酸转氨酶分别为(227.8±38.0)IU/L,(310.8±61.7)IU/L,t=3.545,P=0.001]。结论同期供体骨髓干细胞联合肝脏移植可以降低术后免疫抑制剂用量,减轻术后早期肝脏损伤,不增加治疗风险,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江艺张小进吕立志杨芳蔡秋程潘凡
关键词:肝脏移植
豚鼠至大鼠肝移植肝下下腔静脉套管方法的改进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豚鼠至大鼠异种原位肝移植中应用改进的肝下下腔静脉套管方法的手术效果。方法豚鼠和SD大鼠各30只分别作为供、受体,并随机配对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改进的肝下下腔静脉套管进行肝下下腔静脉袖套管法吻合。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肝下下腔静脉袖套法吻合。比较两组的供肝切取时间(切、修肝时间)、受体手术时间、无肝期时间、手术成功率、肝下下腔静脉袖套吻合口附近出血发生率以及术后生存时间。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供肝切取时间分别为(32.2±3.5)min、(45.4±5.7)min,修肝时间分别为(14.5±2.1)min、(9.2±1.8)min,切、修肝总时间分别为(46.7±4.8)min、(54.6±6.9)min,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受体的手术时间分别为(52.7±6.1)min、(53.2±6.5)min,无肝期分别为(16.8±2.1)min、(17.2±2.5)min,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手术成功率分别为93%、5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肝下下腔静脉袖套吻合口附近出血发生率分别为0、3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成功的动物的术后生存时间分别为(115±24)min、(95±29)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改进的肝下下腔静脉套管方法进行豚鼠至大鼠原位肝移植,手术成功率高,可用于豚鼠至大鼠原位肝移植实验研究模型的制作。
张小进江艺吕立志吴钧正曾凡林王栩
关键词:肝移植异种移植
供体骨髓干细胞输注对肝移植术后早期恢复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同期供体骨髓干细胞输注对肝脏移植受者术后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以2008年3月至12月本中心的30例肝移植患者为研究对象,并进行随机分组。实验组8例,行同期供体骨髓干细胞联合肝脏移植;对照组22例,仅行同种异体肝移植,不行骨髓干细胞输注。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肝功能恢复情况、急性排斥发生情况、感染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Α院时间和费⒚。结果实验组术后甲基强地松龙⒚量和出院时每日FK506用量低于对照组[甲基强地松龙用量:(1884±256)mgvs(1314±105)mg,P<0.01;FK506用量:(4.93±0.62)mg/dvs(3.73±0.35)mg/d,P<0.01];实验组术后3个月内急性排斥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0/8vs4/22,P<0.05),术后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术后第1、3天实验组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7天两组间无显著差异,而血清总胆红素、谷氨酰Κ肽酶、白蛋白等指标于术后第1、3、7天两组间对比均无显著差异;两组患者平均术后Α院时间、Α院费⒚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同期供体骨髓干细胞联合肝脏移植可以降低术后免疫抑制剂用量,减少急性排斥反应发生,一定程度上可减低早期肝脏再灌注损伤,不会增加患者的治疗风险、术后Α院时间和费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张小进江艺吕立志杨芳蔡秋程林拥华
关键词:肝移植干细胞骨髓免疫抑制剂移植物排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