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2009B060300009)

作品数:2 被引量:10H指数:2
相关作者:许俊张嘉宁郝鹏刚蔷蔷袁进更多>>
相关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华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州市重大科技专项计划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西藏小型猪
  • 2篇蛋白
  • 2篇荧光
  • 2篇荧光蛋白
  • 2篇绿色荧光
  • 2篇绿色荧光蛋白
  • 1篇血性
  • 1篇影像
  • 1篇影像学
  • 1篇影像学表现
  • 1篇原核表达
  • 1篇载体介导
  • 1篇增强型绿色
  • 1篇增强型绿色荧...
  • 1篇脂肪沉积
  • 1篇受体
  • 1篇瘦素
  • 1篇瘦素受体
  • 1篇胚胎
  • 1篇胚胎成纤维细...

机构

  • 4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2篇顾为望
  • 1篇郭日红
  • 1篇史俊文
  • 1篇刘闻
  • 1篇刚蔷蔷
  • 1篇刘薇
  • 1篇黄威
  • 1篇徐名衬
  • 1篇施振旦
  • 1篇肖东
  • 1篇吴丽红
  • 1篇郝鹏
  • 1篇袁进
  • 1篇张嘉宁
  • 1篇唐华
  • 1篇许俊

传媒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第十届中国实...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3
  • 2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三种腺相关病毒介导的绿色荧光蛋白对西藏小型猪胚胎成纤维细胞转染效率的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三种不同血清型腺相关病毒(adeno-associated virus,AAV)介导的绿色荧光蛋白对西藏小型猪胚胎成纤维细胞(Porcine fetal fibroblast,PFF)的转染效率.方法 原代分离...
黄威毛莹莹刘薇唐华揭飞龙李红卫顾为望
关键词:腺相关病毒绿色荧光蛋白流式细胞技术
西藏小型猪缺氧缺血性脑病模型的建立及病理和影像学表现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建立西藏小型猪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模型,观察HIE模型MR表现并与病理结果对照。方法1~3 d龄西藏小型猪6只(模型组4只,对照组2只)。模型组夹闭双侧颈总动脉放入缺氧箱内(氧浓度为8%),60 min后,复氧及再灌注。对照组仅进行双侧颈总动脉分离。模型组于模型建立后2 h、24 h、3 d、5 d进行脑部ESWAN检查。对照组于手术后2 h进行脑部增强T2*加权的血管成像(enhanced T2 star weighted angiography, ESWAN)检查。常规MR检查采用SE序列T2FLAIR、T2WI及DWI,于模型建立后24 h进行。最后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新纹状体区T2*值于模型建立后3 d达峰值,不同时间点与对照组T2*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层下白质区T2*值于模型建立后24 h达峰值(P〈0.05)。新纹状体区R2*值于模型建立后3 d达最低值,不同时间点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层下白质区R2*值于模型建立后24 h达最低值(P〈0.05)。Magnitude值于模型建立后明显升高(P〈0.05)。模型组动物脑部MR的DWI成像可见双侧额部皮层下白质及双侧新纹状体略高信号, T2FLAIR信号变化不显著,T2WI未见明显异常。SWI可见粗大髓静脉及微出血。HIE早期病理变化以水肿及静脉淤血为主,偶见局灶性坏死及含铁血黄素沉积。结论 ESWAN序列可以评价HIE是否有出血及脑组织水肿。T2*值、R2*值、幅度值可用于观察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发生发展变化。
许俊刚蔷蔷郝鹏张嘉宁
关键词:西藏小型猪缺氧缺血性脑病病理磁共振成像
西藏小型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分离培养及慢病毒载体介导EGFP标记MSCs
目的 建立一种简便、有效的西藏小型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ils,BMSCs)体外分离培养及纯化方法,并基于BMSCs建立慢病毒介导的外源基因EGFP体外投递系统...
唐华顾为望毕文浩艾威李德胜潘光辉史俊文刘薇黄威肖东
关键词:西藏小型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慢病毒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免疫瘦素受体胞外近跨膜区重组融合蛋白对SD大鼠脂肪沉积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原核表达瘦素受体(OBR)近跨膜区重组融合蛋白并进行SD大鼠免疫实验,观察其对SD大鼠脂肪沉积的影响。方法设计1对带有BamHI和Hindlll酶切位点特异性引物,扩增OBR胞外近跨膜区基因片段(1705~2364bp),经酶切后连接到表达载体pRSETA的BamHI和HindⅢ两酶切位点之间,构建OBR胞外近跨膜区重组表达质粒并在大肠杆菌E.coli BL21(DE3)中表达,SDS.PAGE电泳分析和western blotting鉴定表达产物。随后制备OBR胞外近跨膜区重组融合蛋白并免疫SD大鼠,观察其对SD大鼠体质量、采食量、体长、Lee’S指数、腹脂率、肝脏脂肪沉积、皮下脂肪沉积的影响。结果SDS.PAGE电泳分析和Western blotting鉴定结果显示,在IPTG诱导下OBR胞外近跨膜区重组表达菌表达了相对分子质量27600左右的融合蛋白。对SD大鼠免疫0BR胞外近跨膜区重组融合蛋白后,体质量、体长、Lee’S指数、腹脂率、肝脏脂肪沉积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而采食量显著增加、皮下脂肪细胞体积减小。结论成功表达西藏小型猪瘦素受体胞外近跨膜区重组融合蛋白,免疫SD大鼠可促进采食和抑制皮下脂肪沉积。
刘闻吴丽红徐名衬郭日红顾为望施振旦袁进
关键词:瘦素受体原核表达重组融合蛋白脂肪沉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