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01985)

作品数:2 被引量:48H指数:2
相关作者:王颖梅滕飞薛凤霞田文艳白朝怡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内膜
  • 2篇内膜癌
  • 2篇宫内
  • 2篇宫内膜
  • 2篇宫内膜癌
  • 1篇蛋白
  • 1篇手术
  • 1篇手术病理
  • 1篇手术病理分期
  • 1篇清人
  • 1篇肿瘤
  • 1篇肿瘤浸润
  • 1篇子宫
  • 1篇子宫内膜
  • 1篇子宫内膜癌
  • 1篇淋巴
  • 1篇淋巴结
  • 1篇淋巴结转移
  • 1篇分泌
  • 1篇分泌蛋白

机构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2篇田文艳
  • 2篇薛凤霞
  • 2篇滕飞
  • 2篇王颖梅
  • 1篇于静
  • 1篇孙丹丹
  • 1篇高超
  • 1篇白朝怡

传媒

  • 1篇中华妇产科杂...
  • 1篇中国实用妇科...

年份

  • 2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磁共振成像在子宫内膜癌FIGO 2009新分期改动中的应用及误判分析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评估增强磁共振成像(MRI)对子宫内膜癌肌层和宫颈浸润及盆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并分析误判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09年3月至2013年3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妇科收治的167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增强MRI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将MRI分期与病理分期结果进行对照,并对肌层和宫颈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误判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MRI诊断准确率随期别升高而降低,随子宫内膜样腺癌分化程度的降低而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诊断子宫内膜样腺癌和特殊病理类型患者的准确率为79.74%和6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MRI诊断肿瘤浅肌层浸润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及与病理结果一致性的К值分别为91.79%、90.91%、91.62%、97.62%、73.17%和0.758;深肌层浸润率分别为90.91%、91.79%、91.62%、73.17%、97.62%和0.758;宫颈浸润率分别为84.21%、95.95%、94.61%、72.73%、97.93%和0.750;盆腔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45.00%、91.16%、85.63%、40.91%、92.41%和0.347。(3)MRI错误评估肌层浸润、宫颈浸润及盆腔淋巴结转移,与患者分娩次数少、合并肌瘤、宫角部位病变、深肌层浸润、肿瘤体积大(包括肿瘤占宫腔面积≥1/2及肿瘤最大径较大)、子宫内膜样腺癌低分化及特殊病理类型正相关(P<0.05)。结论增强MRI对术前子宫内膜癌深肌层浸润、宫颈浸润和盆腔淋巴结转移评估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和阴性预测值。当患者合并肌瘤、宫角部位病变、肿瘤体积较大、特殊病理类型和子宫内膜样腺癌低分化等因素时较易误诊。
滕飞孙丹丹于静王颖梅田文艳薛凤霞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磁共振成像肿瘤浸润手术病理分期
血清人附睾分泌蛋白E4及CA125联合检测对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被引量:36
2014年
子宫内膜癌(EC)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在部分西方国家其发病率已居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之首;预计2014年美国将有52630例新发EC,8590例将死于EC。EC患者多数就诊时为早期并能得到及时治疗,因此预后较好。对于早期EC患者,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强调应行全面分期手术,并根据手术病理分期确定辅助治疗方案。然而,对于低危和Ⅰa期患者是否需要常规行淋巴结切除术目前尚存在很大争议。有学者认为,规范的淋巴结切除术不仅具有诊断价值,而且具有治疗意义,可减少术后盆腔复发;也有学者认为,对Ⅰ期患者行淋巴结切除术不能带来任何生存获益,还会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因此,若能发现敏感的EC肿瘤标志物,则可为术前准确评估与不良预后相关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淋巴结转移风险进而为选择手术方式、指导预后及术后检测肿瘤复发提供参考。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EC肿瘤标志物是传统的CA125检测,但有研究报道,仅11%-33%的EC患者表现为血清CA125水平升高,并且在许多妇科良性疾病中其水平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人附睾分泌蛋白E4(human epididymal secretory protein E4,HE4)是1种新型的肿瘤标志物,EC患者血清HE4水平高于健康妇女,但有关HE4与EC患者不良预后相关的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探讨HE4与E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联合CA125检测对评判EC不良预后及评估淋巴结转移方面的价值。
白朝怡王颖梅滕飞田文艳高超薛凤霞
关键词:CA125水平附睾分泌蛋白淋巴结转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