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871055)

作品数:6 被引量:138H指数:5
相关作者:江源董满宇任斐鹏张文涛杨浩春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气温
  • 2篇径向生长
  • 1篇东江流域
  • 1篇亚高山
  • 1篇亚高山草甸
  • 1篇生长季
  • 1篇突变
  • 1篇突变分析
  • 1篇土地利用
  • 1篇土地利用变化
  • 1篇年平均
  • 1篇年平均降水量
  • 1篇年平均气温
  • 1篇农牧
  • 1篇农牧交错带
  • 1篇平均降水
  • 1篇平均降水量
  • 1篇平均气温
  • 1篇气候
  • 1篇气候因子

机构

  • 6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云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6篇江源
  • 5篇董满宇
  • 3篇任斐鹏
  • 2篇杨浩春
  • 2篇张文涛
  • 1篇肖雁青
  • 1篇陶岩
  • 1篇吴正方
  • 1篇黄晓霞
  • 1篇王博
  • 1篇王明昌
  • 1篇刘全儒
  • 1篇熊兴
  • 1篇和克俭
  • 1篇郭媛媛
  • 1篇杨艳刚

传媒

  • 1篇资源科学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中国沙漠
  • 1篇草业科学
  • 1篇中国农业气象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东江流域近20年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差异特征分析被引量:60
2011年
根据1990年、2000年和2009年3期LandsatTM/ETM影像的土地利用分类结果,综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工具、变化指数对比分析等技术和方法,对东江流域1990年-2009年间的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区域差异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1990年以来,东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特点表现为城市化过程显著、非城镇用地结构变化明显,以及林地和灌草地大为减少的总体特征;②流域的上游、中游、下游三个区域在1990年-2000年和2000年-2009年两个时段,城镇用地增加量表现出相同的空间分异特征,而年增长率却表现出不同的空间分异特征,其中非城镇用地的转化在3个区域差异明显,自然植被退缩的程度表现为下游>上游>中游;③东江流域2000年-2009年时段的土地利用变化速度较之1990年-2000年时段整体上有所缓和,但在程度上仍具有区域差异性,显示出土地利用程度进一步向高度集约化发展;④人口增加、经济增长、区域发展政策的变化叠加在区域自然差异之上是东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区域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
任斐鹏江源熊兴董满宇王博
关键词:东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
近50a来北方农牧交错带气温变化趋势及突变分析被引量:30
2010年
利用北方农牧交错带内及邻近的共46个气象站点1957—2007年的气温数据资料,运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R/S分析法,对气温变化趋势及突变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50a来北方农牧交错带年、季气温普遍升高,20世纪90年代以后气温上升趋势显著,达到了99%的信度水平,年平均气温增温速率约为0.32℃/10a,明显高于全国和全球的气温增长率,其中冬季增温尤为明显,对全年增温贡献率最大;Hurst指数分析表明,整个北方农牧交错带年、季气温在未来仍表现出上升趋势,冬季的增温持续性最强;北方农牧交错带年、季升温幅度在空间上表现出一定的区域差异性,其年平均气温在90年代初发生了升温突变。
董满宇江源任斐鹏吴正方
关键词:气温突变农牧交错带
芦芽山林线白杄生长季径向生长动态被引量:24
2012年
高山林线作为树木分布的高度上限,是全球范围最重要的植被过渡带之一,其树木生长显著受到外界极端环境条件的影响。利用点状树木径向变化记录仪于2009年5–9月,对山西省芦芽山林线组成树种白杄(Piceameyeri)生长季内树木径向生长进行了持续的动态监测。结果表明:白杄茎干日变化主要受到树木蒸腾作用日变化的影响,茎干呈现出白天脱水收缩与夜间吸水膨胀的循环变化;生长季白杄径向生长可划分为3个不同的生长时段:1)茎干水分恢复时段,2)茎干快速生长时段,3)茎干脱水收缩时段。在茎干水分恢复时段,白杄茎干径向累积变化主要受到土壤含水量变化的影响。土壤温度是茎干快速生长时段影响茎干径向生长的主导环境因子,同时它也影响着白杄茎干径向生长的开始。在茎干脱水收缩时段,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是影响茎干径向累积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白杄径向生长最大速度出现在6月末,其主要受到光周期(即白昼长短)影响,是对林线处极端环境的一种适应。
董满宇江源杨浩春王明昌张文涛郭媛媛
关键词:生长季径向生长林线
黄芩分布区主要气候要素变化趋势时空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基于国内黄芩主要分布区确定的研究区内94个气象站点的气象观测数据,运用非参数统计检验Mann-Kendall、R/S等分析方法,分析了研究区1957-2007年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变化趋势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近50a来,研究区气温表现出显著的上升趋势,降水量、日照时数呈现出减少趋势,日照时数的变化趋势通过了0.0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Hurst指数分析表明,研究区未来气温、日照时数都表现出很强的持续性,即与过去近50a的变化趋势基本保持一致,降水量在东北段的减少持续性很强,华北段和西北段变化的持续性相对较弱;研究区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的变化趋势在空间分布上存在着一定的区域差异。
董满宇江源肖雁青任斐鹏
关键词:黄芩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降水量
五台山高山、亚高山草甸植物种分布的环境梯度分析和种组划分被引量:9
2009年
通过野外植被调查,结合景观尺度生境因子的测定与模拟,运用CCA排序分析研究区内高山、亚高山草甸地段植物物种分布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定量关系,综合TWINSPAN分类结果对五台山高寒草甸植物种进行了生态种组划分。结果表明:1)五台山的高山、亚高山草甸分布地段,温度和太阳辐射是控制着草甸植物种分布的关键因子;2)依据草甸物种在CCA排序图上的分布位置,划分出高山冷干型、高山冷湿型、亚高山典型种、亚高山凉干型、亚高山凉湿型、山地暖干型和山地暖湿型几类物种,可以较好地指示研究区的生境特征;3)TWINSPAN划分结果与CCA划分的生态种组比较吻合。
黄晓霞江源刘全儒和克俭陶岩
关键词:TWINSPANCCA种组高山草甸
芦芽山不同海拔华北落叶松径向生长与气候因子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6
2011年
利用采自山西芦芽山3个海拔高度的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 chtii)年轮样芯建立差值年表,通过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分析,以及单年分析和多元回归的方法,探讨树木径向生长与气候因子的关系,发现各个海拔高度的华北落叶松径向生长均受到气温、降水因子的综合影响,且与降水因子的关系均较与气温因子的关系密切.机制上,生长季中低海拔华北落叶松径向生长受到土壤干旱的限制,而高海拔华北落叶松受到低温的限制.随海拔升高,华北落叶松径向生长与生长季降水因子的关系从正相关逆转为负相关.在本次研究设立的低海拔(1 972 m)与中海拔(2 237 m)采样点之间,生长季降水量增加从而跨越了其对华北落叶松生长限制的阈值.
张文涛江源董满宇杨艳刚杨浩春
关键词:气候因子海拔华北落叶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