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现代农业(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
- 作品数:26 被引量:126H指数:6
- 相关作者:孔祥瑞杨军王让剑王定锋孙云更多>>
- 相关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农业厅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福建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经济管理生物学更多>>
- 基于代谢组学的武夷肉桂茶不同烘焙程度、等级及地域品质差异研究
- 武夷肉桂茶以其辛锐持久的香气,浓强饱满的滋味而闻名,是中国优质乌龙茶代表之一。随着武夷岩茶市场持续升温,市场上出现不同等级、不同烘焙程度以及不同地域茶产品,而传统武夷岩茶品质判定主要依赖于感官审评,需要丰富的经验,受评审...
- 徐邢燕
- 关键词:代谢组学
- 球孢白僵菌XJBb3005对茶丽纹象甲致病力的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分析被引量:9
- 2013年
- 用浸虫法测定球孢白僵菌XJBb3005菌株对茶丽纹象甲成虫的致病力,结果表明,茶丽纹象甲成虫的死亡率随着球孢白僵菌孢子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当孢子浓度为1.0×108个孢子·mL-1,处理7d后,累计死亡率达100%。运用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time-dose-mortality,TDM)对死亡率随时间、剂量的变化进行了拟合,所建模型顺利通过Hosmer-Lemeshow拟合异质性检验,表明模型的拟合良好,并由此模型估计出了球孢白僵菌XJBb3005菌株对茶丽纹象甲成虫的致死剂量和致死时间。接种后第7d,LC50估计值为4.86×104孢子·mL-1,LC90估计值为4.26×106孢子·mL-1。用浓度为1.0×108、1.0×107、1.0×106、1.0×105和1.0×104个孢子·mL-1菌液处理的LT50值分别为3.97、4.45、5.01、6.49和7.87d。孢子悬液浓度为1.0×108、1.0×107和1.0×106孢子·mL-1处理时,LT90值分别为4.98、6.48和7.84d。由此表明该球孢白僵菌菌株对茶丽纹象甲的生物防治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
- 王定锋刘丰静李慧玲张辉吴光远
- 关键词:球孢白僵菌茶丽纹象甲致病力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
- 茶树品种金牡丹乌龙茶加工技术研究被引量:5
- 2021年
- 为开发花香型乌龙茶系列产品,采用高香茶树新品种金牡丹秋季鲜叶为原料,通过对乌龙茶加工工艺流程中晒青、摇青程度的不同处理试验,探讨加工花香型乌龙茶的最佳加工工艺技术。结果表明:晒青试验样品的香气与滋味品质均高于不晒青的样品;茶树新品种金牡丹秋茶最优乌龙茶工艺技术参数为晒青程度减重6%,摇青程度180转,加工环境温度20℃,相对湿度75%。
- 郑国华
- 关键词:茶树品种金牡丹晒青摇青乌龙茶品质
- 乌龙茶智能化做青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深入了解乌龙茶智能化做青技术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方法]通过文献检索总结分析。[结果]阐述了做青技术对乌龙茶品质的影响及乌龙茶智能化做青技术研究进展;分析了乌龙茶做青设备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智能化技术在做青工艺上的应用方向。[结论]应用智能化技术开发清洁化、连续化和智能化的做青装备是乌龙茶做青技术的发展方向。
- 魏子淳林冬纯于学领项应萍林宏政郝志龙
- 关键词:智能化乌龙茶做青
- 24%螨危悬浮剂防治茶橙瘿螨效果被引量:2
- 2012年
- 在茶园开展了24%螨危悬浮剂防治茶橙瘿螨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4%螨危悬浮剂3000~5000倍液防治茶橙瘿螨效果良好,药后1d的防治效果即达81.08%~99.37%,药后15d防治效果达100%,速效性和持效性均较好,适用于防治茶橙瘿螨,建议使用浓度为5000倍液。3000~5000倍液施用对茶树安全。
- 曾明森刘丰静王定锋李慧玲
- 关键词:螺螨酯茶橙瘿螨
- 印楝素、鱼藤酮防治茶丽纹象甲成虫室内试验初报被引量:3
- 2012年
-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印楝素、鱼藤酮对茶丽纹象甲的杀虫效果。结果表明,药后2d,0.5%印楝素乳油1370倍液对茶丽纹象甲成虫的防治效果即达95.56%,药后3d达到100%,与2.5%联苯菊酯乳油1000倍液的差异不显著。0.5%印楝素乳油可作为有机茶园茶丽纹象甲防治的选择药剂。而7.5%鱼藤酮乳油750倍液,药后5d防效才达51.16%,防治效果较差。
- 王定锋曾明森吴光远
- 关键词:印楝素鱼藤酮茶丽纹象甲杀虫效果
- 基于共词分析的国内茶树种质资源研究热点分析
- 2018年
- 选用"茶树"作主题词,词频并含"种质资源",对CNKI数据库进行高级检索,收集1997~2017年国内发表的有关茶树种质资源研究的文献,可获得期刊来源有效题录218条,以齐普夫第二定律为依据可筛选出30个高频关键词。通过构建相异矩阵,由SPSS进行聚类和多维尺度分析。结果显示,20年来国内茶树种质资源研究主题可以划分为4个类别,即茶树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分析、野生茶树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基于生化成分的分析和茶树育种是我国茶树种质资源研究主题结构及热点研究领域,整体表现为研究主题明确,但热点研究领域范围有限。
- 章细英孔祥瑞
- 关键词:共词分析茶树种质资源聚类分析多维尺度分析
- 山地茶园套种平托花生的技术与应用效果被引量:4
- 2012年
- 本文阐述了平托花生的特征特性和山地茶园套种平托花生的关键技术,分析了茶园套种平托花生的应用效果,为丘陵山地生态茶园建设提供一种良好的生产模式。
- 吴厚习陈天志
- 尤溪“七香一品”的采制工艺
- 2010年
- 尤溪县"七香一品"是我省绿茶中的一朵奇葩。2007年以来,尤溪县台溪乡、中仙乡、坂面乡等地从浙江省安吉县引进种植安吉白茶"白叶一号"无性系良种,面积达600多亩。尤溪"七香一品"采自白叶一号茶树的嫩芽,精心加工而成,具有色泽翠绿,香气鲜嫩持久,滋味鲜爽甘醇,汤色嫩绿明亮,叶底肥嫩匀亮的品质特征,
- 苏峰陈天志
- 关键词:采制工艺无性系良种安吉白茶
- 福建茶文化旅游开发探析被引量:25
- 2011年
- 本文在分析福建茶文化旅游存在的优势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从"点"模式和"线"模式深度开发福建省茶文化旅游的观点及方法,以及加强福建茶文化软环境建设等建议。
- 刘琳燕孙云
- 关键词:茶文化旅游软环境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