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微生物资源平台项目(2005DKA21208-7)

作品数:3 被引量:33H指数:3
相关作者:马小珍赵锐兰贵红金楠费保进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上海天美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微生物资源平台项目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植酸
  • 1篇植酸酶
  • 1篇生理生化
  • 1篇生理生化特征
  • 1篇酸酶
  • 1篇转基因
  • 1篇细菌纤维
  • 1篇细菌纤维素
  • 1篇金属铬
  • 1篇基因
  • 1篇基因工程
  • 1篇分子改造
  • 1篇高产菌
  • 1篇高产菌株
  • 1篇CR(VI)

机构

  • 3篇四川大学
  • 1篇上海天美科学...

作者

  • 2篇马小珍
  • 1篇乔代蓉
  • 1篇袁帅
  • 1篇曹海鹏
  • 1篇费保进
  • 1篇金楠
  • 1篇张霞
  • 1篇曹毅
  • 1篇兰贵红
  • 1篇赵昆
  • 1篇易秀莉
  • 1篇王杰
  • 1篇胡承
  • 1篇赵锐
  • 1篇马根
  • 1篇黄敏

传媒

  • 1篇食品科学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中国饲料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脱硫弧菌SRB7对重金属铬Cr(VI)的还原特性被引量:16
2009年
利用化工厂污泥废水中分离到的一株耐酸脱硫弧菌(Desulfovibrio SRB7),对不同pH、温度、碳源、菌废比等条件下SRB7还原Cr(VI)能力进行研究。并从H2S还原途径、电子传递途径以及胞外聚合物(EPS)吸附途径研究SRB7菌体整体去除Cr(VI)的特性。结果表明:当Cr(VI)起始浓度为50mg/L时,pH7.5,培养温度36°C,碳源为乳酸钠,混合菌液和Cr(VI)溶液的菌废比为1:5(V/V)能获得很好的还原效果。在SRB7去除Cr(VI)的特性中,吸附途径对Cr(VI)的去除几乎不起作用;电子传递途径在Cr(VI)的还原过程中不占优势,24h去除率为51.42%;而H2S途径在Cr(VI)的还原过程中占主导地位,24h去除率为78.02%。
马小珍费保进金楠赵锐兰贵红陈涛乔代蓉
植酸酶基因工程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08年
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获得能耐热、耐酸的植酸酶工程菌是目前植酸酶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植酸酶在新菌株的筛选,酶的分子改造以及转基因方面的研究,并分析了植酸酶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
黄敏易秀莉马根马小珍王杰曹毅
关键词:植酸酶基因工程分子改造转基因
细菌纤维素高产菌株的筛选及鉴定被引量:13
2010年
以残次的水果为原料,经静置富集培养、多次筛选纯化等步骤,分离出一株细菌纤维素产量较高且遗传性能稳定的菌株G-29。根据第二版《伯杰系统细菌学手册》和第九版《伯杰氏细菌鉴定手册》,对该菌株进行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rDNA分子序列分析。初步鉴定该菌为葡糖醋杆菌属(Gluconacetobactersp.)一个新菌种或者中间葡糖醋杆菌(Gluconacetobacter intermedius)的一个亚种。菌株G-29已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8234。
曹海鹏袁帅赵昆张霞胡承
关键词:细菌纤维素生理生化特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