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871017) 作品数:19 被引量:18 H指数:3 相关作者: 魏明建 周锐 张彬 刘超 赵秋月 更多>> 相关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 中国科学院 惠州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北京市教委科技计划面上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核科学技术 天文地球 理学 更多>>
释光技术在泥石流标样制作中的应用 利用热释光(TL)技术制作泥石流模拟实验的示踪剂。实验对标样的释光机理进行了研究,包括标样的物质选取及制片时粒度和质量的确定等;介绍了标样制作的程序,包括标样的均匀性检验、离群值检验和定值等。对用热释光方法制作大质量的地... 何友兵 魏明建 刘超 魏琳琳 张彬 周锐关键词:标样 积分 文献传递 云南东川泥得坪台地热释光测年研究 被引量:2 2013年 利用热释光断代技术对云南东川泥得坪台地进行地质年代测定,其年代测定结果为9.3~57.1ka,建立了古泥石流台地垂向年龄序列,得到泥得坪古泥石流的时间结构,为恢复古泥石流环境提供年代数据。年代数据显示:泥石流堆积具有不连续性,并出现年代倒转;放射性元素铀、钍、钾可能受当地降雨的影响存在淋溶淀积,年剂量率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张彬 魏明建 刘超 张永栋 周锐 刘俊新 刘田田 赵秋月 宋波关键词:热释光 地质年代 北京清水河流域古泥石流堆积物的热释光测年研究 2012年 通过对北京清水河流域灵山、洪水口两个古泥石流台地堆积物质样品的热释光研究,测定了古泥石流剖面各样品的热释光年龄。两个古泥石流剖面的年龄均随深度增加而增大,泥石流堆积物质层位越深,受到的环境辐射剂量则越大。剖面U、Th和K的含量随深度的变化趋势与年剂量随深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Th含量随深度的变化比U、K含量随深度的变化离散。 刘俊新 魏明建 周锐 张彬 刘田田关键词:古泥石流 热释光测年 北京清水河流域古泥石流堆积物的热释光测年研究 通过对北京清水河流域灵山、洪水口两个古泥石流台地堆积物质样品的热释光研究,测定了古泥石流剖面各样品的热释光年龄。两个古泥石流剖面的年龄均随深度增加而增大,泥石流堆积物质层位越深,受到的环境辐射剂量则越大。剖面U、Th和K... 刘俊新 魏明建 周锐 张彬 刘田田关键词:古泥石流 热释光测年 文献传递 沙漠砂选频释光特性差异研究 被引量:1 2011年 通过使用BG2003型选频释光仪,对巴丹吉林沙漠四组表层砂样品进行了选频释光特性测定。测定指标包括附加剂量的选频光释光图谱、选频热释光图谱以及剂量响应曲线。各组数据和图谱表明,样品响应波长的光子计数均表现为两峰型,但组与组之间存在差异。在样品测定过程中采用光激发与热激发两种激发方式,并对样品的各响应波长上的光子计数进行离散程度分析,从而得出采用热激发方式进行分频接收效果更为理想。 刘超 魏明建 李虎侯关键词:沙漠砂 库布齐沙漠的选频释光特性 2013年 不同的晶体具有各自独特的释光特性,与晶体的晶型、形成条件、储存条件等密切相关。通过测定库布齐沙漠砂样品的选频释光特性,先统计各个样品不同波长出现的温度峰,经分析最终确定5个温度峰分别为135℃、220℃、290℃、350℃和430℃。根据不同温度峰各个波长的光子计数随剂量增长的相关性分析,对通过相关性分析检验的样品个数进行统计,发现135℃温度峰的特征波长为310、400和480 nm。 刘田田 魏明建 张彬 刘俊新 周锐蒋家沟现代泥石流表层堆积物热释光信号的沿沟变化 2013年 连续两年对沿蒋家沟主沟(门前沟和多照沟交汇处至蒋家沟与小江交汇处)新发生的泥石流表层堆积物等距取样,测定热释光信号,计算出本底年龄值。研究表明:2010年泥石流表层堆积物的等效剂量和本底年龄沿沟向下游总体增大,2011年总体减小。2011年呈规律性波动,2010年相对于2011年规律不明显。2010年泥石流表层堆积物的辐照响应有较大差异,2011年则基本相同。随着支沟泥石流堆积物汇入主沟,本底年龄值先增大后减小,支沟泥石流堆积物的加入重置了主沟的退火起点。为确保泥石流释光测年机制的可对比性,应该选用对辐照响应较一致的样品,以不同的支沟退火过程为基础研究主沟的退火机制。本工作为进一步揭示泥石流的释光退火机制,开展古泥石流的释光测年提供技术支撑。 宋波 魏明建 赵秋月 周锐 张彬关键词:等效剂量 热释光 泥石流 堆积物 北京白河流域现代泥石流物质热释光本底研究 2013年 通过对北京白河流域柯太沟、西白莲峪两条泥石流沟谷堆积物的热释光测定,研究现代泥石流物质的热释光本底,得出泥石流物质在流动过程中其热释光信号存在明显的减弱现象。物源区、流通区和堆积区的等效剂量平均值分别为63.19、52.42和49.54 Gy。且因光晒退的影响,两条沟谷每个样点的表层本底值均小于距表层5~10 cm的深层本底值。北京白河流域泥石流堆积表层物质的残留本底值在11.2~28.5 ka之间,这一结果是应用古泥石流物质进行热释光测年的基础,为古泥石流测年提供了依据。 刘俊新 魏明建 周锐 张彬 刘田田关键词:等效剂量 富石英粉体热释光陷阱参数对等效剂量的影响 2014年 本文使用RGD-3B型热释光仪,获得富石英粉体的发光曲线。在5 K/s的升温速率下,发光曲线呈现448、551、654、756 K 4个峰。用多种升温速率法确定4个发光峰的激活能、频率因子和陷阱电子寿命。在一定激活能范围(0.7~1.86 eV )内,随激活能的增加,等效剂量呈指数增大。温度在548~608 K ,等效剂量从54 Gy增至485 Gy ;在608~748 K ,等效剂量随温度的升高变化不大,在531 Gy附近波动。 赵秋月 魏明建 周锐 宋波 潘宝林关键词:热释光 等效剂量 中国西北与华北地区末次冰期黄土气候记录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5 2009年 选用末次冰期具有代表性的黄土高原西部区临夏塬堡黄土剖面和华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北京西山东斋堂黄土剖面,通过对这两个剖面岩性、质量磁化率、粒度中值的变化幅度、频率、量值和所反映的气候环境状况及产生这种气候状况的原因的对比分析发现:两个剖面均记录了末次冰期可与反映全球冰量变化的SPECMAP曲线对比的MIS2、MIS3和MIS4 3个阶段,尽管其反映的气候状况并不相同。如末次冰期西北和华北地区风力强度基本接近(粒度中值值基本接近),华北地区气候更为温湿,土壤的成壤强度更高,降水量更大,而西北地区就弱很多。这可能与两个地区地处不同的气候带有关,即西北地区地处温带干旱、半干旱区,华北地区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区,尽管两剖面同处中纬度,但西北地区的塬堡剖面深居内陆,四周多高山,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很少能够到达,降水量远比同纬度其他地区少的缘故。同时还表明:就磁化率指标和粒度指标而言,磁化率指标对区域气候环境变化的响应更敏感,更能准确记录反映区域的气候环境变化状况。 陈一萌 曾宪光关键词:气候特征 末次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