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871014)

作品数:12 被引量:127H指数:8
相关作者:欧阳杰朱诚彭华俞锦标吕文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南京大学广东理工职业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9篇丹霞
  • 8篇丹霞地貌
  • 8篇地貌
  • 2篇地貌发育
  • 2篇岩体
  • 2篇世界自然
  • 2篇世界自然遗产
  • 2篇自然遗产
  • 2篇可视化
  • 2篇红层
  • 2篇发育
  • 1篇丹霞山
  • 1篇地层
  • 1篇地层学
  • 1篇地貌成因
  • 1篇地貌类型
  • 1篇地貌形成
  • 1篇第四纪
  • 1篇洞穴
  • 1篇洞穴景观

机构

  • 8篇南京大学
  • 8篇中山大学
  • 3篇蚌埠学院
  • 3篇广东理工职业...
  • 2篇北京大学
  • 2篇滁州学院
  • 2篇南京水利科学...
  • 2篇广东开放大学
  • 1篇皖西学院

作者

  • 9篇朱诚
  • 8篇彭华
  • 8篇欧阳杰
  • 6篇俞锦标
  • 6篇吕文
  • 5篇李兰
  • 5篇李中轩
  • 5篇张广胜
  • 4篇朱光耀
  • 4篇朱青
  • 3篇武弘麟
  • 3篇钟宜顺
  • 3篇郑朝贵
  • 2篇胡智农
  • 1篇邱卓炜
  • 1篇黄进
  • 1篇黄铿
  • 1篇孔庆友
  • 1篇徐龙生
  • 1篇陈姝

传媒

  • 3篇地理学报
  • 2篇地理科学
  • 1篇地理研究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山地学报
  • 1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矿物岩石地球...
  • 1篇地理空间信息

年份

  • 4篇2011
  • 2篇2010
  • 5篇2009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丹霞地貌的国内外研究对比被引量:28
2011年
丹霞地貌是中国地质学家命名的一种地貌类型,国内研究主要在丹霞地貌的理论方面、宏观的空间分布上、以及定性的分类描述上。此外,在丹霞地貌的定量研究、实验研究和可视化研究等方面也有所突破。目前,国外还没有统一使用丹霞地貌这个名词,但在砂岩、砾岩以及红层的微观、实验和定量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丰富。通过国内外研究的对比,可以使丹霞地貌的研究朝着宏观与微观、定性与定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向发展,有利于"丹霞地貌"尽快成为国际认可并接受的地貌名词。
欧阳杰朱诚彭华
关键词:丹霞地貌砂岩砾岩红层可视化
广东丹霞山洞穴景观岩体稳定性的抗压实验研究被引量:8
2010年
丹霞地貌是地貌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但是,目前对岩性与丹霞地貌岩穴发育关系的理论研究仍处于定性阶段,缺乏具体实验支持.本文对丹霞山锦石岩进行实地采样,然后对所采集的砂岩、砾岩和泥岩样品进行单轴抗压强度实验和岩石偏光显微镜鉴定,并利用所得实验数据结果对丹霞山锦石岩大型水平岩穴的岩性差异与岩穴发育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上部岩石的压力作用和外力的长期侵蚀下,砂岩和泥岩由于岩性相对软弱,易遭受侵蚀而剥落.而砾岩的抗压能力、抗风化能力相对较强而得以保留.
陈姝朱诚彭华胡智农李兰欧阳杰吕文邱卓炜黄大维侯荣丰
关键词:丹霞山
中国丹霞地貌空间分布的探讨被引量:6
2011年
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数据处理、图像制作和空间分析,探讨中国丹霞地貌的空间分布与地形、气候、红层等要素的关系。首先利用Google Earth4软件对我国799处丹霞地貌进行空间定位,获得它们的经纬度;再使用Free Version ofGPS Track Maker#13.6软件提取空间数据;然后在Excel中对数据处理、保存;最后使用ArcGIS 9.2编辑保存的数据,进行制图和空间可视化分析。通过以上研究发现:中国丹霞地貌主要集中分布在青藏高原的东北部-东南部-四川盆地西南部、武夷山-南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3个地带。
欧阳杰黄进
关键词:丹霞地貌世界自然遗产可视化
浙江江郎山丹霞地貌发育的年代与成因被引量:38
2009年
江郎山位于华南褶皱系、江山—绍兴深断裂和保安—峡口—张村断裂带之间。白垩纪早期这两大断裂的拉张断陷导致峡口盆地的形成,随之主要有下白垩统永康群馆头组(K1g)、朝川组(K1c)和方岩组(K1f)在盆地中的沉积。白垩纪晚期上述两大断裂发生强烈挤压活动,峡口盆地逐渐隆升。新生代以来,峡口盆地在构造抬升中,产生大量张断裂和节理,加速了对岩体的切割,以及岩体被切割后的崩塌,导致了丹霞地貌的发育。江郎山丹霞地貌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主要依据是其特有的壮观而独特的老年期孤峰—巷谷以及生动而逼真的象形石丹霞地貌特征、独特的地台活化现象与重要的岩石学科学研究意义以及该区特有的重要事件地层学和古生物学研究的科学意义。本文根据对江郎山亚峰垂直贯穿于丹霞地貌岩层永康群中辉绿岩脉标本K-Ar法的测年,揭示了当地峡口红层盆地抬升的时代为晚白垩世77.89±2.6MaBP(K2),这也是我国目前丹霞地貌研究中所测得的可靠年代学数据。
朱诚彭华李中轩张广胜李兰俞锦标朱光耀欧阳杰钟宜顺朱青周书勤郑朝贵周日良李东朱雨鸣吕文武弘麟徐龙生
关键词:丹霞地貌地貌发育地貌成因
地层学界近年来对新生代地层学名称使用的变化
2009年
随着国内外地层学界对新生代地层研究的不断深入,自1996年以来,国际地层学界对新生代地层学年代的划分不断更新。国际地层委员会2008年公布的方案中,新生代内第四纪的地位还未确定,它可能包括更新世,底界回溯到大约2.6MaBP。随着中国第四纪研究在国际上的学术地位日益上升,在对新生代的划分上,表达中国学者建议的呼声将会越来越高。
朱诚黄铿
关键词:古近纪第四纪
湖南崀山丹霞地貌岩体抗酸侵蚀脆弱性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2
2011年
湖南崀山拥有独特的丹霞喀斯特现象,但具有溶蚀力的水对丹霞地貌区重要的物质基础砂岩和砾岩的侵蚀还没有进行过深入的实验研究。以此为切入点,通过实地采样获得41块砂岩、砾岩岩芯,选择其中18块岩芯平均分成3组,分别放入2%、5%、10%3种不同浓度的H2SO4溶液中浸泡并连续12天定时观测、记录,最后把未破碎的3块砾岩岩芯进行单轴抗压实验,其抗压强度在9.6~13.7 MPa之间,仅为这些岩体干抗压强度的1/10左右。通过4处采样地的实验数据对比还发现,崀山砾岩抗酸侵蚀后的抗压强度是最低的,如果遭到同样外力的破坏,崀山丹霞岩体更容易破损倒塌。以上岩芯抗酸侵蚀的脆弱性和岩芯的物质组成、结构等有关。在宏观实验观测的基础上,初步微观半定量分析解释了丹霞地貌区砂岩和砾岩抗酸侵蚀脆弱性的一般特点,为今后更加合理地保护崀山丹霞地貌提供依据。
欧阳杰朱诚彭华胡智农俞锦标王海昀吕文徐龙生
关键词:丹霞地貌世界自然遗产地
浙江江郎山丹霞地貌区岩性特征被引量:9
2010年
对浙江江郎山丹霞地貌区主要岩层方岩组(K1f)的22块岩石标本进行常量元素、氧化物含量的X荧光和薄片偏光显微镜鉴定,分析了江郎山丹霞地貌发育的岩性特征与地貌成因的关系:(1)方岩组(K1f)砾岩中的火山岩砾石和岩屑含量普遍较高,SiO2含量普遍也很高(在44.90%~75.80%之间),表明岩性总体上抗风化能力强,这使江郎山丹霞地貌最具特色的"三爿石"历经沧桑仍能巍然屹立,江郎山也因此成为丹霞地貌发育晚年时期的典型代表。(2)方岩组(K1f)的砂岩抗风化能力相对较弱,其胶结物的主要成分为方解石,粒间孔隙约占20%~25%,局部可见方解石胶结物的溶蚀现象。岩石薄片鉴定可看出,其粒间孔隙很可能是方解石胶结物被溶蚀后的结果,而且构成砂岩的岩体的流纹岩岩屑等其本身就具有气孔构造,这些岩屑在显微镜下可见已经强烈泥化,岩体抗风化程度较低,这是构成该区地貌岩性之一的砂岩被侵蚀和风化程度较高的主要原因。(3)在江郎山丹霞地貌发育过程中方岩组(K1f)岩性对地貌的形成起了基础和决定性的作用。这种岩性的特征及抗风化能力的不同导致的差异风化现象,对该区丹霞地貌后期的微地貌发育具有重要的影响,岩性差异风化是江郎山山体崩塌、扁平状洞穴的形成的重要因素,这也为研究江郎山等丹霞地貌山区地质灾害的岩性特征奠定了基础。
张广胜朱诚俞锦标李中轩孔庆友
关键词:丹霞地貌
中国南方湿润区红层地貌及相关问题探讨被引量:37
2011年
我国红层出露面积广大,但地学界对红层关注不足,各学科对红层问题的研究缺乏融合,存在着"多张皮"的问题;尤其是对红层这个特殊的脆弱地理单元的土地退化及生态环境问题缺少关注。南方湿润区是我国红层集中分布区之一,大部分红层区存在着严重的地貌灾害和水土流失问题,甚至分布着许多"红层荒漠"。红层区的土地退化虽与人的不合理利用关系密切,但其机理仍然是岩石地貌发育的自然演变问题。本文认为自然过程是一种多因子的综合作用过程,是互为因果的系统问题。本文分析了红层地貌及其红层区坡面侵蚀机理的研究现状,提出了红层地貌研究面临的科学问题,认为应该以系统动力学的思想方法,用跨学科的方式对红层与地貌发育-自然灾害-水土流失-生态退化-综合地理环境-生产和生活之间相互关系进行综合研究,以寻求国土治理和环境优化对策。
彭华
关键词:红层生态环境
浙江江山市江郎山岩石岩性特征及其对丹霞地貌形成的影响被引量:9
2009年
岩性特征的量化研究对分析丹霞地貌的成因具重要意义。江郎山岩石岩性标本的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和偏光显微镜鉴定发现,江郎山方岩组砂岩、砾岩中SiO2含量高达55.5%-75.8%,火山岩碎屑含量高,石英晶屑多已被高温熔蚀,三爿石中多处贯穿有辉绿岩和橄榄玄武岩的岩脉和岩墙,其辉绿-间粒结构和斜长石与暗色矿物的组合,构成了抗风化能力强的岩体,使三爿石得以长期保存。洞穴岩石CaO含量百分比的平均值是崖壁的三倍,且洞穴中岩石的胶结物多为方解石,其含量超过总胶结物的50%以上,使岩石结构的稳定性受到影响,会发生类似石灰岩地区的溶蚀作用,从而导致岩体的破碎和崩塌,有可能形成诸如会仙岩、天宫洞等大型洞穴和凹槽。
吕文朱诚彭华俞锦标李中轩张广胜欧阳杰周日良朱光耀李兰朱青
关键词:丹霞地貌
浙江方岩丹霞地貌发育的年代、成因与特色研究被引量:24
2009年
方岩丹霞地貌在大地构造上隶属于华南褶皱系构造单元,该单元在燕山运动时期,由于太平洋板块俯冲入欧亚板块之下,促使大陆边缘地壳重新活动。晚侏罗世末至早白垩世,本区构造应力场由晚侏罗世的北西-南东向挤压,转为早白垩世的北东-南西向挤压和北西-南东向的拉张,发育了永康早白垩世断坳盆地,在盆地中沉积了下白垩统永康群馆头组(K1g)、朝川组(K1c)和方岩组(K1f)地层。中生代晚期永康盆地逐渐隆升,结束了红层沉积,遭受侵蚀,方岩地区丹霞地貌密集围谷、密集方山和廊穴等青年期的地貌特点表明该区大规模的抬升发生在较近的地质年代。
朱诚彭华欧阳杰张广胜李兰俞锦标朱光耀李中轩钟宜顺朱青吕文胡永起周日良郑朝贵吕振荣胡昶武弘麟
关键词:丹霞地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