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665001) 作品数:12 被引量:153 H指数:7 相关作者: 徐芬 夏文梅 张腾飞 许迎杰 尹丽云 更多>> 相关机构: 云南省气象局 江苏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气象局气象新技术推广项目 云南省科技厅科研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自然科学总论 更多>>
雷达雷电资料综合应用的研究进展 我国现在正在大力进行闪电监测网络的建设,怎样能更好的利用雷电资料以及雷达多种数据产品对雷暴雷电的发生机理、预警进行研究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主要介绍了国内外学者在雷达雷电综合利用方面已经取得的成果及最新的研究进展,希望... 付志康 徐芬 顾松山关键词:雷电 雷达 预警 文献传递 用ECMWF数值预报产品预报台风路径 被引量:12 2008年 为提高台风预报效果,并使其客观定量,本文运用ECMWF数值预报(0h(实况场)~168h)产品,以涡度中心为基础,在气旋性涡旋的格区中,找准恰当的“扭角”,用计算机图上作业程序确定台风位置,平均误差84km,表明本方案有其优越之处。在预报过程中,对涡度中心的阈值和搜寻半径系数的选定,结合实际计算后的距离误差和可预报率作了些讨论。逐年运用效果统计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案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陈玉石 韩桂荣 焦圣明 王清楼 袁成松关键词:台风 多普勒天气雷达径向速度产品在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2009年 对江苏南京雷达站四年内降水前多普勒天气雷达径向速度回波及其VWP产品的特征进行了具体的研究。速度回波图的统计结果表明,非降水回波的辐合特征和降水的发生是相关的,对降水过程的发生具有一定的提前量,该预报提前量存在地域差异和季节差异。对VWP产品的统计分析表明,风向随高度顺转且风速随高度增大时,有利于降水系统的维持和发展;同时"ND"厚度和相对湿度在大面积层状云或混合云降水过程中呈反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相对湿度的变化,且"ND"厚度的变化对降水的产生也有一定的提前量,对短时预报有指导意义。 陈楠 徐芬 顾松山 宋娟 夏文梅降水过程中多普勒天气雷达风廓线产品特征 被引量:36 2008年 利用南京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在对VWP风廓线产品可靠性研究和表征"湿度"变化能力研究基础上,对南京地区春季大面积积层混合云降水过程中风廓线产品的特征进行了细致研究。研究表明,在降水前夕、维持增强和降水消亡的不同时段风廓线产品都呈现出相应的图像特征:在图像上ND区域呈现一楔形,快速减少,预示着降水在2个小时内发生;暖平流、切变层和大风区的存在有利于降水的维持和加强;VWP最高位置风向标的突降和中层ND区域的出现预示着降水即将结束。 夏文梅 陈楠 程婷 徐芬 顾松山关键词:多普勒天气雷达 “050810”苏中局部特大暴雨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分析 被引量:1 2007年 本文分析2005-08-10苏中地区出现局部特大暴雨期间的南通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结合天气形势和数值预报产品,给出相似时段、相似天气条件下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6 min图像资料,做好突发性、灾害性天气临近预报服务的注意点。 凌和稳 徐芬 黄亮 彭小燕关键词:特大暴雨 雷达资料 常州雷暴的气候变化特点与预报预警研究 本文利用1952~2007年长序列的雷暴观测资料和多普勒雷达回波资料,对常州雷暴的变化规律、周期特征以及雷达回波特征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常州雷暴的预报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雷暴日数年代际、年际、月际间差异显著。雷... 雷正翠 吴焕勤 周慧 董芹 蒋骏 彭小燕关键词:雷暴 统计特征 文献传递 江苏中部一次强对流天气的物理机制分析 被引量:32 2008年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常规探测和多普勒雷达探测资料对2005年4月20日发生在江苏的一次龙卷强对流天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强对流天气是发生在东北冷涡南压、高空风速异常偏大、温度场明显落后于高度场的环流背景下;高、低空三支急流的耦合为其提供动力上升条件;350 hPa高空急流显著加强引发低层锋区增强,加速低层锋区南压是其触发因素;低层的对流不稳定和中层的条件性对称不稳定叠加是其不稳定机制;而强的垂直风切变则使得强对流风暴得以维持和加强。多普勒雷达产品分析显示多普勒雷达是做好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预报的最重要工具。 谢义明 解令运 沙维茹 胡玉玲 徐莎莎关键词:强对流 多普勒雷达 阵风锋过程的数值模拟与分析 本文用中尺度数值模式MM5模拟了2006年6月29日发生在南京的一次由强中尺度对流系统引发的阵风锋过程,并对该过程的天气形势进行了分析。形势分析的结果清楚表明在对流系统经过前,近地层出现明显的逆温,并且一直到对流系统经过... 夏文梅 徐琪 慕熙昱 徐芬关键词:阵风锋 数值模拟 强对流 文献传递 多普勒雷达速度场缺测区域填补技术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 2010年 针对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风场时,常因大面积无回波区的存在,对提取平均散度和平均形变信息的精度有较大影响。利用Sirmans建议的技术来模拟降水回波信号,得到含有0、1、2阶谐波的平面线性速度场并进行加噪处理,得到近乎真实的多普勒速度场。对模拟的平面线性速度场人为设定无回波区,利用VAD技术和迭代法对平面线性速度场做连续性缺口和非连续性缺口的迭代法填补。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对于模拟的无噪声平面线性速度场,迭代法可以基本无误差填补连续性累积缺口在10°到180°的速度场无回波区;对连续性累积缺口,在σ_v=2m·s^(-1),SNR≥5 dB和SNR=20 dB,σ_v≤4 m·s^(-1)的情况下,连续性累积缺口在120°以内,迭代法能较高精度地填补速度场无回波区,填补后0、1、2阶谐波误差绝对值基本能控制在15%以内,80 km距离圈上缺口处迭代前后速度相对误差均在30%以内;对非连续性累积缺口为0°~180°的平面线性速度场,在附加不同噪声条件下,迭代法均可较好地填补累积缺口在180°以内的平面速度场,且80 km距离圈上缺口处迭代前后速度值误差均能控制在15%以内。说明利用迭代法填补多普勒速度场无回波区,填补效果较好,精度较高,这对改善从多普勒速度场中提取平均散度和平均形变信息的精度有极大的帮助作用。 邓勇 尹丽云 许迎杰 张腾飞 刘雪涛 汤达章关键词:多普勒 速度场 迭代法 滇中夏季冰雹天气背景及防雹作业时机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5 2009年 应用M icaps常规资料和FY-2卫星资料,对2002,2003年夏季滇中玉溪地区出现的15次冰雹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得出夏季滇中玉溪地区产生冰雹天气的天气形势环流特征为两高辐合型、低压环流型、副高南侧偏东气流型3种,物理量特征温度对数压力图为潜在不稳定,K指数最低为36℃,SI指数均在0℃以下;根据昆明C INRAD-CC多普勒雷达观测资料,详细分析了15次冰雹天气过程降雹前雹云的回波强度、回波高度、水平尺度、速度场及液态含水量变化,得出40 dB z回波高度在7 km,且回波顶高度在9.5 km以上,0℃上下层30 dB z回波水平尺度之比≥0.6,且随着降雹过程的来临,0℃上下层30 dB z回波水平尺度之比逐渐增大,速度场上辐合最大高度应在7 km(-10℃层)以上,VIL值逐渐增加时,预示着地面可能产生降雹过程. 尹丽云 徐远 郭荣芬 严华生 许迎杰关键词:冰雹 环流特征 物理量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