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09321004)

作品数:5 被引量:7H指数:2
相关作者:张秀国宋忠魁张琴孙雪萍黄国强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海洋研究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钦州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广西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牡蛎
  • 2篇质谱
  • 2篇质谱法
  • 2篇色谱
  • 2篇水解度
  • 2篇气相
  • 2篇气相色谱
  • 2篇气相色谱-质...
  • 2篇甾醇
  • 2篇相色谱
  • 2篇酶解
  • 2篇近江牡蛎
  • 2篇抗菌
  • 2篇抗菌活性
  • 2篇抗菌活性筛选
  • 2篇活性
  • 2篇活性筛选
  • 1篇蛋白
  • 1篇质谱分析
  • 1篇谱分析

机构

  • 4篇广西海洋研究...
  • 3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钦州学院

作者

  • 3篇张秀国
  • 2篇徐艳
  • 2篇杨家林
  • 2篇宋忠魁
  • 2篇黄国强
  • 2篇孙雪萍
  • 2篇张琴
  • 1篇潘文秀

传媒

  • 2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海洋科学
  • 1篇食品科技
  • 1篇食品研究与开...

年份

  • 3篇2015
  • 2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毛蚶抗菌活性筛选及低极性组分GCMS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研究毛蚶的抗菌活性部位及有效成分。方法:毛蚶软组织经乙醇提取后,采用液液萃取法将提取物分为石油醚相、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和水相4个不同的极性部位;采用抑菌圈法和最小杀菌浓度测定法,对毛蚶乙醇提取物和各极性部位进行了抗菌活性测定,并用正相硅胶柱对抗菌活性较好的石油醚相进行了分离纯化,得到甾体组分;采用GC-MS技术对石油醚相和甾体组分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结果:毛蚶石油醚相的抑菌效果最好;从毛蚶石油醚相中鉴定出了30个化合物,主要为脂肪类和甾醇类化合物;从甾体组分中鉴定出8个化合物,其中7个为首次从毛蚶中分离鉴定。结论:毛蚶的石油醚相具有明显的抗菌活性,石油醚相以甾醇类化合物为主。
徐艳张秀国黄国强张琴杨家林孙雪萍
关键词:毛蚶抗菌活性气相色谱-质谱法甾醇
响应面法优化香港巨牡蛎蛋白酶解工艺的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以水解度为指标,比较了6种蛋白酶对香港巨牡蛎(Crassostrea hongkongensis)的水解效果。在单因素考察实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模型响应面设计,建立香港巨牡蛎蛋白酶解的二次回归模型,确定最佳的水解条件。实验结果表明,海产品专用蛋白酶对香港巨牡蛎蛋白的水解效果优于其他蛋白酶,该酶的最佳水解条件为:酶与底物比为5.93%,酶解时间为4.07 h,酶解温度为54.6℃。在此条件下,海产品专用蛋白酶酶解香港巨牡蛎蛋白的水解度达到25.73%±2.39%。本研究为香港巨牡蛎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徐艳孙雪萍张秀国杨家林黄国强张琴
关键词:水解度
广西近江牡蛎风味酶酶解工艺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以水解度为试验指标,选择料水比、酶解温度、加酶量、pH值、酶解时间等工艺参数作为优化对象,采用单因素试验法和正交试验法开展广西近江牡蛎风味酶酶解工艺优化。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料水比1:2(g/mL)、酶解温度50℃、pH值7.0、加酶量2000 U/g、酶解时间4~6 h等因素组合可使风味酶酶解近江牡蛎达到理想效果。正交试验揭示的风味酶优水平是酶解温度50℃、pH值7.5、加酶量3000 U/g、酶解时间6 h。实验结果为风味酶应用到蚝油生产提供了基础数据。
宋忠魁谢涛叶开富龙智翔黄一帆林葵黄岛平
关键词:近江牡蛎风味蛋白酶水解度
冠瘤海鞘抗菌活性筛选及低极性组分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2015年
目的:研究冠瘤海鞘的抗菌活性部位及有效成分。方法:采用抑菌圈法和最小杀菌浓度法,对中国南海冠瘤海鞘的乙醇提取物和不同极性部位进行了抗菌活性测定,并采用GC-MS技术对其石油醚相低极性组分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结果:结果显示,抗菌活性成分主要在冠瘤海鞘的正丁醇相,其次是石油醚相;从冠瘤海鞘石油醚相中鉴定出14个化合物,主要为脂肪类和甾醇类化合物;从甾体组分中鉴定出7个化合物,主要为胆甾醇,其中4个为首次从冠瘤海鞘中分离鉴定。结论:冠瘤海鞘的正丁醇相和石油醚相具有明显的抗菌活性,石油醚相以胆甾醇类化合物为主。
徐艳张秀国黄国强张琴杨家林孙雪萍
关键词:抗菌活性甾醇
广西近江牡蛎中性蛋白酶酶解工艺优化被引量:1
2014年
优化影响近江牡蛎中性蛋白酶酶解的几个关键因素,包括温度、pH、加酶量和时间。通过建立L16(44)正交表,并以水解度和鲜味氨基酸百分比为试验指标开展优化实验。其中以水解度为试验指标时,工艺优水平是酶解温度45℃、pH7.5、加酶量3 900 U/g、酶解时间5 h;以鲜味氨基酸百分比为试验指标时,工艺优水平是酶解温度40℃、pH7.5、加酶量3 900 U/g、酶解时间4 h。温度是影响中性蛋白酶酶解工艺的首要因素。
宋忠魁潘文秀谢涛叶开富龙智翔黄岛平
关键词:近江牡蛎中性蛋白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