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20040208)
- 作品数:2 被引量:31H指数:2
- 相关作者:杨旭燕许东航吴华香吕庆华鲁晓勇更多>>
-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对甲氨蝶呤不良反应的影响被引量:13
- 2007年
- 目的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对类风湿关节炎治疗影响。方法收集类风湿关节炎(RA)病人210例,随机分为甲氨蝶呤(MTX)组,MTX+柳氮磺吡啶(SASP)组,MTX+来氟米特(LEF),SASP+LEF组。于治疗前及治疗后4,12,24及48周检查临床及实验室指标,评价治疗疗效,收集不良反应。同时测定病人的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结果每组中3种不同基因型的病人之间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前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TT和CT基因型组明显高于CC基因型组;CC基因型组病人随着病情好转,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逐渐下降,至48周,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TT和CT基因型组病人随着病情好转,血浆Hcy水平下降不明显,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ASP+LEF组中3组不同基因型病人之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血浆Hcy下降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使用MTX出现的不良反应相关,可能与Hcy相关。
- 杨旭燕许东航
- 关键词: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C677T多态性甲氨蝶呤同型半胱氨酸
- 外周血CD_4^+CD_(25)^+T细胞表达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的意义被引量:18
- 2005年
- 目的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CD4+CD2+5T细胞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53例SLE患者外周血CD4+CD2+5T细胞表达,根据CD25表达荧光强度>100者为CD4+CD25brightT细胞,并与SLE活动指数评分(SLEDAI)、血清补体C3水平、抗双链DNA抗体、抗核抗体滴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SLE患者外周血CD4+CD2+5T细胞表达率为(7·84±1·85)%,显著低于对照组(9·18±2·01)%(P<0·05),且活动期组[(6·72±1·16)%]较稳定期组更低[(8·57±1·91)%,P<0·01]。外周血CD4+CD25brightT细胞表达率在活动期组[(0·85±0·24)%]和稳定期组[(0·91±0·25)%]之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86),但均低于对照组[(1·43±1·08)%,P<0·01]。随治疗后SLEDAI评分的下降,活动期组SLE患者外周血CD4+CD25brightT细胞表达率无明显变化。进一步分析外周血CD4+CD25brightT细胞表达率与SLEDAI评分、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滴度和血清C3水平的相关性,分别为ρ=-0·188,P=0·178;ρ=-0·216,P=0·121;ρ=0·082,P=0·560;ρ=0·010,P=0·94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CD4+CD2+5T细胞的减少可能与SLE的发病有关。
- 杨旭燕鲁晓勇许东航吕庆华王巧宏吴华香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T细胞表达CD4^+CD25^+T细胞外周血SLED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