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2013SJB890018)

作品数:9 被引量:73H指数:5
相关作者:张银行杜舒书郭志禹邱瑞瑯张茂林更多>>
相关机构:扬州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体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武术
  • 3篇公共服务
  • 2篇社团
  • 2篇体育
  • 2篇中央国术馆
  • 2篇武术教育
  • 2篇民国
  • 2篇教育
  • 2篇精武体育会
  • 2篇国术
  • 2篇国术馆
  • 1篇地域文化
  • 1篇俞大猷
  • 1篇社会史
  • 1篇视域
  • 1篇视阈
  • 1篇太极
  • 1篇太极拳
  • 1篇区域社会史
  • 1篇宗族

机构

  • 9篇扬州大学
  • 4篇华东师范大学
  • 3篇上海体育学院
  • 1篇湖北大学
  • 1篇山东体育学院

作者

  • 9篇张银行
  • 4篇杜舒书
  • 3篇郭志禹
  • 2篇邱瑞瑯
  • 1篇刘轶
  • 1篇张茂林

传媒

  • 2篇体育科学
  • 2篇中华武术(研...
  • 1篇南京体育学院...
  • 1篇西安体育学院...
  • 1篇山东体育科技
  • 1篇武汉体育学院...
  • 1篇南京体育学院...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 6篇201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剑经》研究被引量:18
2014年
以《剑经》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资料调研、逻辑推演、史志互参等研究方法,分别从"剑经"之名的文化"试"读、《剑经》的形成归因、本体技理解读、闽文化因子离析,对八闽原乡中国武术技击理论乃至海外武技的辐射等方面展开探讨。结果认为,《剑经》之名泛指武艺与兵事,亦是俞大猷书剑情怀和民族情结的托寄;名"剑"实"棍",是俞大猷基于彼时战争需要,在追求"通艺"的心理诉求下,融寄兵法与诸师剑技、枪技等武艺于棍技的综合创新;《剑经》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钤记,是八闽文化的结晶;《剑经》是一部理明法备的技击宝典,其技理成为中国乃至海外武技采撷的上源活水。最后,勾勒了武术典籍品读应遵循的一般框架。
张银行
关键词:《剑经》俞大猷地域文化八闽
公共服务视域下的民国武术社团组织比较研究——以精武体育会和中央国术馆为例!被引量:1
2016年
"公共服务"并非现代专有,在民族危机深重、中西文化剧烈碰撞的中国近代社会变革中,武术公共服务已初露端倪。借鉴公共服务的视野与理论,试对民国时期武术社团组织的公共服务实践,主要就精武体育会与中央国术馆公共服务的理念、供给主体与客体及其性质、供给服务的内容、形式及传递服务的组织实施等几方面展开探讨,并分别解读代表社团供给的精武体育会与政府供给的中央国术馆在公共服务语境下的异同点。以抛砖引玉,希冀引起学界关注武术在公共服务领域的研究,以及对我国体育公共服务历史的追溯。
张银行
关键词:公共服务精武体育会中央国术馆
中国武术教育的近现代转型研究被引量:19
2016年
晚近以来,武术在东西文化交锋中不断调适自身,武术教育也找到了与近代社会的结合点,从而实践着自身的近现代转型。依循时间演进轨迹,以重大教育相关历史文化事件为节点,力图置身近现代武术教育发展的场景中,试从清末军旅武术教育没落与体操的独尚、民初由体操的衰落到武术进入正课、国民党政府时期由国术向体育的靠拢以及抗战以迄新中国成立由救国之技向扬国之艺的转变等4个阶段展开探讨。结果显示,近现代视野中的中国武术教育在功能、思想、历程、内容等方面都表现出"一波三折"的流转特征。总体上看,中国武术教育的近现代转型是在与西方体育的竞争中,在离异与回归的曲折道路上将自身改造为"中国式体育"的过程。
杜舒书张银行
关键词:武术教育
台湾太极拳发展及海峡两岸交流平台构建被引量:6
2014年
台湾太极拳源自大陆,所流传的太极拳几乎涵盖诸家且多为正宗嫡传,在继承和延续传统的同时又有所创新和发展,从而使台湾太极拳园地愈显多姿多彩。因海峡阻隔、社会形态差异等自然与人文因素造就了台湾与大陆不同的太极拳发展模式和存在形态,包括发展阶段、社会组织管理、海外流播等。发展差异的存在与交流不畅的矛盾迫切呼唤交流平台的搭建。两岸一体、闽台同宗、太极拳同门是平台构建的基础与前提,政策的支持、种族与文化亲缘的关联、武术发展战略的贯彻及太极拳交流与保护的需要给平台构建以可行性、必要性与紧迫性的预设。试构筑了官方、民间及闽台中转三座平台,以积极发挥太极拳在深化两岸交流、促进统一进程中的角色担当与贡献率。
张银行杜舒书邱瑞瑯
关键词:太极拳闽台两岸交流
区域社会史中的台湾武术考察——以西螺七嵌武术为例被引量:3
2014年
西螺七嵌武术堪为台湾武术的典型代表,知微可以见著,本文即试从西螺七嵌区域社会史的小视角探讨其武术发生、发展,以窥台湾武术的大视野。客家宗族协作意识将散居于西螺地区七个角落的张廖族人凝聚为一个强大的向心团体,清代台湾的动荡不靖及祖籍地固有的尚武健斗之风使西螺七嵌地区武馆林立、武风炽烈。张廖族后人的宣扬、传统与现代媒介的推波助澜再塑了闻名全台的西螺七嵌武术传奇。源头性武馆、多彩的狮艺、独特而丰富的拳技成为西螺七嵌武术的具体表征,西螺七嵌武术是昔日台湾人垦殖精神的寄托和延续。宗族-区域社会构成传统台湾社会的基本单元,区域社会史中的西螺七嵌武术探讨可尝试成为台湾武术研究的一种范式。
张银行郭志禹杜舒书
关键词:区域社会史宗族社会
闽、台地区“宋江阵”的比较研究——以福建闽南和台湾南部地区为例被引量:17
2014年
"宋江阵"以闽、台地区地方拳术和各种阵法操练为主要表演内容,为闽、台地区所独尚,是区别于它域武术文化的主要表征之一。台湾地区宋江阵传自福建,但因两岸交流不畅,其存在形态、开展状况及研究成果难以把握和共享,久之,导致台湾地区部分研究者对其源承关系的认识存在模糊倾向。运用文献资料调研、专家访谈、田野调查等研究方法,在占有相对充裕的两岸宋江阵资料的基础上,从武术内容、阵式内容、道具、表演流程与仪轨、信仰神、地域分布、分类等宋江阵本体及相关方面对闽、台宋江阵进行了具体而微的比较分析,以期从文化根源上明辩闽、台地区宋江阵源与流的关系及其嬗变发展,进一步强化闽、台文化一体认同意识、密切两岸关系。
张银行郭志禹邱瑞瑯杜舒书
关键词:武术
公共服务视阈下的民国武术社团组织研究——以精武体育会为例被引量:13
2014年
"公共服务"并非现代专有,亦非西方专属。在民族危机深重、中西文化剧烈碰撞的中国近代社会变革中,武术公共服务已初露端倪。借鉴公共服务的视野与理论,试从公共服务的理念、供给主体与客体及其性质、供给服务的内容、形式及传递服务的组织实施等几个方面对民国时期著名的武术社团组织精武体育会的公共服务实践展开探讨。以期在抛砖引玉,希冀引起学界关注武术在公共服务领域的研究,以及对我国体育公共服务历史的掘探。
张银行郭志禹
关键词:公共服务精武体育会民国
存在与选择:对当前高校武术教育的若干思考被引量:3
2014年
普通高校武术教育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武术传衍的重要阵地。高校武术教育的成绩有目共睹,但伴随时代场域的变迁,仍有诸多方面需要继续关注。本文在总揽当下高校武术教育概况的基础上,从特色办学、教学内容、文化传扬、精神培育、教法与教材、教师与课程,以及国际化等维度探讨了当前高校武术发展的可能路向选择。
张银行张茂林刘轶
关键词:武术高校教育
“公共服务”视域下的近代武术社团组织研究——以南京中央国术馆为例被引量:4
2015年
在民族危机深重、中西文化剧烈碰撞的中国近代社会变革中,中国武术似已展开了公共服务实践,其中,尤以较大的武术社团组织的特征最为明显。借鉴公共服务的视野与理论,试从公共服务的供给主体与客体、公共服务的主旨、供给服务的内容、形式及传递服务的组织实施等几个方面对中央国术馆的公共服务实践展开探讨。研究显示:强国保种、传扬中华文化是时代赋予中央国术馆的服务宗旨,围绕这一宏大主旨而展开的武术活动已具有公共服务的属性。文章期在引起学界关注武术在公共服务领域的研究,以增广中国武术历史与文化研究视野。
张银行
关键词:武术公共服务中央国术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