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11-0745)

作品数:2 被引量:51H指数:2
相关作者:戚建刚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政治法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行政
  • 2篇行政法
  • 2篇政法
  • 1篇信息系统
  • 1篇食品
  • 1篇食品安全
  • 1篇食品安全风险
  • 1篇群体性
  • 1篇群体性事件
  • 1篇回应
  • 1篇回应型
  • 1篇赤字

机构

  • 2篇中南财经政法...

作者

  • 2篇戚建刚

传媒

  • 1篇当代法学
  • 1篇法商研究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论群体性事件的行政法治理模式——从压制型到回应型的转变被引量:36
2013年
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频发,政府执政能力面临严峻考验,但相关部门仍然习惯运用"压制型"模式予以应付。"压制型"治理模式以行政法"管理论"作为理论基础,以追求社会的"刚性稳定"为目标,以行政单方"强制措施"为手段,在实践操作中已呈现诸多合法性危机。根据我国行政法治的发展状况,并反思地方政府治理群体性事件的经验和教训,建立一种新的群体性事件治理模式——"回应型"治理模式势在必行。"回应型"治理模式以相对人有序参与为手段,以"平衡论"作为理论基础,将维护社会"韧性稳定"作为终极目标。该模式的优点在于能够从根源上实施风险防范、危机处理和权益保障。为将"回应型"治理模式合法化,行政法需要在微观层面进行严谨缜密的制度设计,而关键是建构相对人有序参与群体性事件处理过程的程序制度。
戚建刚
关键词:群体性事件
我国食品安全风险监管工具之新探——以信息监管工具为分析视角被引量:15
2012年
食品安全风险最佳监管工具之选择需要以科学的监管目标——纠正食品安全风险的市场失灵、实现风险水平的社会最佳程度——的设计作为逻辑起点。目前,我国之所以频频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就在于通过市场来消解食品安全风险的机制处于失灵状态、食品安全风险制造者有效防御食品安全风险措施的信息系统赤字以及食品安全风险承受者对食品安全风险的信息系统赤字。在纠正上述两种信息系统赤字方面,温和自由式监管工具和温和家长制式监管工具更具优势。为实现食品安全风险最佳监管工具的法制化,应通过行政法制的创新,建立以核心制度为主体的信息监管工具法律制度框架。
戚建刚
关键词:食品安全风险行政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