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004074)

作品数:14 被引量:72H指数:5
相关作者:赵凤君舒立福陈鹏宇苗庆林田晓瑞更多>>
相关机构:学研究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湿地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农业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湿地
  • 3篇RS和GIS
  • 2篇植被
  • 2篇植被恢复
  • 2篇碳库
  • 2篇碳循环
  • 2篇土壤
  • 2篇驱动力
  • 2篇温带
  • 2篇林场
  • 2篇景观变化
  • 2篇寒温带
  • 2篇RS
  • 2篇GIS
  • 1篇动物群
  • 1篇动物群落
  • 1篇有机碳
  • 1篇有机碳库
  • 1篇植被指数
  • 1篇森林枯落物

机构

  • 12篇学研究院
  • 3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作者

  • 3篇赵凤君
  • 2篇舒立福
  • 1篇徐演鹏
  • 1篇林英华
  • 1篇陈立光
  • 1篇田晓瑞
  • 1篇陈鹏宇
  • 1篇苗庆林
  • 1篇贾旭东

传媒

  • 9篇防护林科技
  • 2篇林业科学
  • 1篇西北林学院学...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

  • 3篇2015
  • 8篇2014
  • 2篇2013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火烧对寒温带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被引量:13
2013年
寒温带湿地具有重要的水源涵养作用。火烧会导致寒温带湿地生态功能退化,甚至永远无法恢复。深入了解火烧对寒湿带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可为火烧迹地生态恢复模式的提出及生态工程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从植被、土壤、水环境和野生动物等角度综合分析了火烧对寒温带湿地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成果,以期深入了解国内外研究进展,明确今后的研究方向。
赵凤君王立中舒立福
关键词:寒温带湿地生态系统
大兴安岭土壤有机碳库分析
2014年
通过对大兴安岭5种土壤有机碳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沼泽土有机碳含量最高,为166t·hm-2;其次为河滩森林土、草甸土、暗棕壤,分别为145.3、101.9、100.3t·hm-2;棕针土最低,为43.6t·hm-2。土壤有机碳含量近似于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分布趋势,也和土层厚度有一定关系。
王立中李慧仁赵希宽刘学爽胡林林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库碳循环全球变化
南瓮河自然保护区森林枯落物含水率的变化规律被引量:1
2014年
通过对南瓮河自然保护区落叶松林、白桦林和草地内3种枯落物含水率的测定,确定其年变化规律,直观认识枯落物含水率变化原因。结果表明:5月和10—11月枯落物含水率较低,极为干燥;7—8月枯落物含水率较高,湿度较大;阔叶林枯落物含水率较高,针叶林地枯落物含水率次之,草地枯落物含水率较低。
刘三章王立中赵希宽
关键词:枯落物含水率
基于RS和GIS的2010年南瓮河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分析
2014年
利用2010年Landsat TM遥感影像作为基本信息源,在RS和GIS技术的支持下,建立空间数据库,制作出南瓮河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分布图。研究区内包括7种景观类型:草本沼泽、灌丛沼泽、森林沼泽、永久性河流、道路、森林、沼泽化草甸。结果表明:各景观类型所占比例差异较大,森林和草本沼泽两种景观类型占主导优势,占所有景观类型面积比例高达93.52%;景观的破碎化指数较高,影响景观格局的主要因素是火灾,道路的修建也影响了区域景观格局,加大了景观的破碎化程度。
王立中胡林林李慧仁
关键词:RSGIS湿地
黑龙江省南瓮河自然保护区碳储量估算
2014年
利用大量生物量实测数据及历年森林资源统计数据,对黑龙江省南瓮河自然保护区碳储量及各碳库分布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南瓮河自然保护区碳储量为1 567.1×104 t。其中植被碳储量为903.4×104 t,占总储量的58%;土壤碳储量为606.3×104 t,占总储量的41%;枯落物碳储量为17.4×104 t,占总储量的1%。各分碳库储量中,棕针土土壤碳库、乔木层碳库、草本层碳库为主要碳库,占总储量的89%。
刘三章王立中李慧仁刘学爽赵希宽
关键词:碳储量碳库碳循环
RS和GIS支持的南瓮河自然保护区景观变化驱动力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利用2000年和2010年遥感影像作为基本信息源,在RS和GIS技术的支持下,并结合地面资料对南瓮河保护区景观空间格局的变化情况及其驱动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0年,南瓮河自然保护区景观类型没有明显变化,主要以森林和草本沼泽为主;森林沼泽和道路呈增加趋势,而沼泽化草甸、灌丛沼泽、永久性河流变化较小,呈现缓慢的减少趋势,森林群落呈现退化的趋势;景观异质性在增大,破碎化程度在提高;森林采伐和道路修建等人为干扰是景观格局时空演变的驱动力之一,火灾引发的森林及沼泽湿地大面积过火是湿地干扰的主要因素。
王立中胡林林李慧仁刘学爽韦昌雷
关键词:RSGIS景观变化驱动力
韩家园林场21 a土地利用变化
2015年
基于三期遥感数据,对韩家园林场1989—2010年的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韩家园林场原有11种景观类型,至2010年新增1种人工景观——人工湖。景观类型以森林和草本沼泽类型为主,这2种景观类型总面积均在86.98%以上,其他景观类型占比不足4%。12类景观中有6类是人工景观。21年间,森林和永久性河流面积减少,草本沼泽、森林沼泽、道路、采矿迹地、农田面积增加。森林基质功能弱化,沼泽化湿地面积增加。气候变化、火灾、砂金开采以及道路修建是影响景观格局的驱动因子。
胡林林王立中李慧仁刘学爽韦昌雷赵希宽
关键词:景观变化驱动力
黑龙江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林土壤热通量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利用气象梯度观测塔安装的土壤热通量板和净辐射传感器等设备对大兴安岭的兴安落叶松林土壤热通量的特征及与净辐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5cm土壤热通量的日变化和年变化均呈现出"S"形,土壤热通量在年度6月达到最大值747.35W·m-2,12月达到最小值-394.55 W·m-2,全年总土壤热通量为738.89 W·m-2,全年土壤总的热通量为正值,土壤为热汇。对5cm土壤热通量和冠层净辐射相关性进行了回归分析,无论在日尺度还是在年尺度上均达到显著相关性。
韦昌雷王立中刘学爽赵希宽刘三章
关键词:土壤热通量净辐射
南瓮河湿地生态健康探讨
2014年
南瓮河湿地生态健康良好、水源充分,水资源调节能力强;湿地类型保持原有状况,景观完整,物种丰富,是野生动植物的繁殖和栖息地;湿地功能完整健全,具有重要科研与教学价值。
刘三章王立中赵希宽
关键词:湿地生态健康
大兴安岭不同植被火后NDVI恢复过程被引量:21
2015年
【目的】利用卫星遥感技术研究火后植被恢复过程及影响因子,分析不同火烧强度、不同植被类型的火后归一化植被指数( NDVI)变化特征,研究大兴安岭东南部火后不同植被恢复过程,为在长时间尺度上进行北方林火后植被恢复过程研究与监测提供参考。【方法】基于火烧前后一系列的 MODIS 数据,利用 NDVI 和地面调查数据,以2006年大兴安岭松岭特大森林火灾为例,研究不同植被类型在不同强度火烧后的植被恢复过程。根据火烧前后NDVI变化提取过火区;结合地面调查,利用监督分类方法划分火烧强度等级;根据火烧强度分级图和土地覆盖类型图,建立属性数据库,生成火烧强度等级-植被类型图。以2003—2005年同期 NDVI最大值为对照,在时间序列上分析植被类型和火烧强度对火后 NDVI 恢复的影响。根据邻近未过火区的 NDVI 变化,分析气象因子对NDVI的影响。【结果】轻度、中度和重度火烧区所占比例分别为29%,40%和31%。主要植被类型常绿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和灌丛的重度火烧部分分别占50%,52%和60%。重度火烧区域所占比例随着坡度增大而升高。在火后NDVI的变化过程中,各森林类型变化趋势相近,灌丛、草地和沼泽的变化趋势相近。【结论】火后 NDVI总体呈上升趋势,并呈现明显的年际波动。除草地外其余植被类型在重度火烧后的 NDVI值均明显低于中、轻度火烧,但中、轻度火烧的不同植被类型之间差异不明显。森林重度火烧区 NDVI在火后第2年达到最低,轻度火烧区火后6年NDVI基本恢复到火前水平。针阔混交林火后盖度的恢复速度较其他森林类型快。火烧强度对森林群落垂直结构的影响显著,森林火烧后灌木层盖度高于未火烧区,且火烧强度越高,这种现象越显著。双因素方差分析显示植被类型和火烧强度对火烧迹地 NDVI恢复特�
苗庆林田晓瑞赵凤君
关键词:火烧迹地归一化植被指数植被恢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