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09Y54)
- 作品数:3 被引量:45H指数:3
- 相关作者:刘芬华更多>>
- 相关机构:广东金融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农业微观功能转换与金融制度安排被引量:10
- 2010年
- 从微观功能来讲,中国农业已经开始从传统的生存农业向追逐利润的现代农业转变。传统农业的自足特征决定了与其相匹配的正规金融制度安排必然是政策性农贷;而现代农业的兴起,为商业金融制度嵌入农业经济部门准备了物质条件。为推动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演变,现行的政策性农贷制度应加速完成其市场化蝉变过程。农业产业化的速度和规模决定着即将嵌入农业经济部门的商业金融制度的特殊存在模式。
- 刘芬华
- 关键词:金融制度安排
- 是何因素阻碍了中国农地流转——基于调研结果及相关观点的解析被引量:32
- 2011年
- 农地流转系指农地使用权的"市场化"交易。中国农地流转速率不高,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自家庭承包制度实施以来,有关中国农地流转问题的研究与论争从未停止过。其研究越加深入,待挖掘的要素越多,其疑惑越重。本文基于课题组调研结果,述评理论文献,梳理个中观点,理顺问题逻辑,以与方家商榷。
- 刘芬华
- 关键词:农地流转地权稳定性社会保障功能区域经济差异研究方法论
- 农业“去过密化”态势中的中国农地制度变迁——一个制度解释被引量:3
- 2011年
- 中国农业过密化的人口压力已经解除,据以解决农地零碎化问题的条件已经成熟。但是,无论是诱致性的还是强制性的农地流转与集中,都没有伴随人口压力的减轻而大规模出现。课题组通过调研发现,可流转农地供给的不足是中国农地流转交易的现实制约,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特别是农民"退养"制度的缺位等,构成农户家庭参与农地流转的深层顾虑。国家政策应确立农民退养制度,以此消弭农户家庭流转农地的顾虑,同时统筹城乡户籍制度,以鼓励有条件的非城市户籍常住人口用农地置换城市户籍及依附之上的保障性福利。另外,配套的制度改革对于农地制度变迁具有辅助作用。
- 刘芬华
- 关键词:农地制度变革农地流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