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9732090)

作品数:13 被引量:363H指数:9
相关作者:丁国瑜申旭辉田勤俭陈杰汪素云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宁夏回族自治区地震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7篇地震
  • 4篇地震活动
  • 3篇新生代
  • 3篇盆地
  • 3篇晚新生代
  • 2篇地磁
  • 2篇塔里木盆地
  • 2篇古地磁
  • 1篇底界
  • 1篇地层
  • 1篇地层序列
  • 1篇地磁学
  • 1篇地壳
  • 1篇地学
  • 1篇地震危险
  • 1篇地震危险性
  • 1篇地震危险性评...
  • 1篇地震学
  • 1篇地震重新定位
  • 1篇地质

机构

  • 9篇中国地震局
  • 3篇中国地震局地...
  • 3篇宁夏回族自治...
  • 1篇新疆维吾尔自...

作者

  • 4篇丁国瑜
  • 4篇田勤俭
  • 4篇申旭辉
  • 3篇陈杰
  • 3篇韦开波
  • 3篇汪素云
  • 3篇陈正位
  • 3篇柴炽章
  • 2篇高阿甲
  • 2篇李万伦
  • 2篇卢演俦
  • 2篇许文俊
  • 2篇尹金辉
  • 2篇张文孝
  • 2篇许忠淮
  • 2篇廖玉华
  • 2篇曲国胜
  • 1篇张克旗
  • 1篇裴顺平
  • 1篇沈军

传媒

  • 3篇地震地质
  • 3篇地震学报
  • 3篇中国地震
  • 2篇第四纪研究
  • 1篇地震
  • 1篇Earthq...

年份

  • 1篇2003
  • 6篇2001
  • 6篇2000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灵武断裂晚第四纪古地震及其破裂特征被引量:24
2001年
在地质地貌调查基础上 ,对灵武断裂进行了古地震槽探揭露。结果显示 ,距今 2 8ka以来 ,灵武断裂上发生过 5期地表破裂型地震事件 ,时间大约分别在距今 ( 2 7 15± 0 778) ,2 0 0 ,( 13 0 7± 0 0 6) ,( 10 586± 0 0 5)和 6 0ka。根据 5期古地震事件的综合对比分析 ,发现断裂有分段组合破裂的特征 ,由此并结合槽探揭示的古地震同震位移等估计了古地震的震级。
柴炽章廖玉华张文孝许文俊申旭辉田勤俭
关键词:古地震银川盆地第四纪震级
宁夏贺家口子地区晚新生代地层序列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39
2001年
对宁夏贺家口子新生代剖面进行了详细的岩石地层和磁性地层研究 ,并重点标定了晚第三纪和早第四纪地层的年代。结合相应的地层接触关系和沉积相研究 ,获得了该剖面构造事件序列信息。认为 :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的海原 -同心弧形构造束地区强烈的新生代构造变形开始于 10MaBP左右 ,并经历了多个变形阶段。贺家口子剖面所揭示出来的这种构造变形特征 ,在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地区具有区域意义。
申旭辉田勤俭丁国瑜韦开波陈正位柴炽章
关键词:新生代磁性地层沉积相地层序列
危险率函数在地表破裂型地震危险性评估中的应用——以宁夏灵武断裂为例被引量:4
2001年
在对中国北部板内地区的古地震资料拟合、给出时间相依的统计模型基础上 ,利用近期获取的灵武断裂有关资料和危险率函数 ,对灵武断裂未来一定时段的发震潜势和当前地震危险性特征进行了分析 ,认为该断裂已进入发震时段 ,在未来 10~ 10 0年内有发生 7 0~ 7 5级左右地震的潜势。
柴炽章张文孝廖玉华许文俊申旭辉田勤俭韦开波陈正位
关键词:地震危险性评估统计模型
Present-day tectonic movement in the northeastern margin of the Qinghai-Xizang (Tibetan) plateau as revealed by earthquake activity被引量:1
2000年
Characteristics of present-day tectonic movement in the northeastern margin of Qinghai-Xizang plateau (Tibetan) are studied based on earthquake data. Evidence of earthquake activity shows that junctures between blocks in this area consist of complicated deformation zones. Between the Gansu-Qinghai block and Alxa block there is a broad compressive deformation zone, which turns essentially to be a network-like deformation region to the southeast. The Liupanshan region, where the Gansu-Qinghai block contacts the Ordos block, is suffering from NE-SW compressive deformation. Junction zone between the Ordos and Alxa block is a shear zone with sections of variable trend. The northwestern and southeastern marginal region of the Ordos is under NNW-SSE extension. The above characteristics of present-day tectonic deformation of the northeastern Qinghai-Xizang plateau may be attributed to the northeastward squeezing of the plateau and the resistance of the Ordos block, as well as the southeastward extrusion of the plateau materials.
许忠淮
关键词:NORTHEASTERNQINGHAI-XIZANGPLATEAUTECTONIC
塔里木西缘晚新生代造山过程的记录——磨拉石建造及生长地层和生长不整合被引量:96
2001年
塔里木西缘帕米尔 -西昆仑山北麓和西南天山南麓前陆盆地中巨厚的晚新生代磨拉石建造在岩石地层上包括阿图什组、西域组、乌苏组和戈壁组。通过对这套磨拉石建造及其中生长地层和生长不整合的野外观测 ,结合磁性地层年代学 ,初步研究了西域砾岩 (即西域组 )和西域运动的起始年代以及西域运动可能的演化阶段 ,得到如下初步认识 :1 )研究区西域砾岩开始沉积于 3 .5~ 4.6MaB .P .之前 ,其底界具有穿时性 ,其年代从山体向前陆盆地一般逐渐变新 ;2 )在上述前陆盆地分布着 4~ 6排由晚新生代磨拉石建造组成的逆断层 -褶皱带。各排褶皱带均发育有生长地层及生长不整合 ,生长地层的开始沉积指示了该排褶皱和相应生长不整合的开始形成。从最靠山体一排褶皱带生长地层开始沉积的年代 ,初步判定西域运动的起始年代在西昆仑山叶城附近约为 3 .6MaB .P .,在西南天山喀什附近显然早于 2 .4MaB .P .。此后该运动可能经历了 4~ 6个活动阶段 ,每一阶段又由若干个相对活跃期和相对稳定期组成。它们可通过各排褶皱带内生长地层的产状、组成和年代测定来确定。本文还探讨了生长地层和生长不整合形成过程中构造变形与侵蚀 -剥蚀和沉积作用间的相互关系。
陈杰卢演俦丁国瑜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晚新生代磨拉石建造生长地层造山过程
鄂尔多斯及其邻近块体相对运动的黄土古地磁证据被引量:18
2001年
针对我国北方风积黄土广泛分布、不同地点黄土 -古土壤序列可准确对比和黄土沉积剩磁稳定等特征 ,通过对不同地壳块体上相同层位的黄土样品沉积剩磁方向的测定 ,进一步探讨了应用“虚磁极法”研究鄂尔多斯块体与相邻块体的相对运动的可能性。初步的研究结果显示 :该方法有可能应用于块体相对运动的定量研究 ,并初步得到 ,在第四纪时期鄂尔多斯块体相对于邻近块体作逆时针转动 ,自 2 .5MaB .P .以来相对秦岭块体的转动约为 3 1 .5°± 1 1 .4°,自 1 .1 7MaB .P .以来相对西宁块体的转动约为 2 9.8°± 1 4.7°,自 0 .46MaB .P .以来相对太行山块体的转动约为 8.2°± 5 .8°,相对于西宁块体的转动约为 1 0 .5°± 6 .4°。本文还根据这些块体间相对转动的角度初步估算了鄂尔多斯块体与相邻块体之间的活动断裂带不同时期的水平位移总量。
李万伦卢演俦丁国瑜
关键词:黄土鄂尔多斯块体古地磁
中国西南天山山前的晚新生代构造与地震活动被引量:64
2001年
天山是研究现今陆内造山作用及过程、陆内变形、陆内强震及其预测等大陆动力学问题的理想实验场。西南天山和塔里木之间的新生代褶皱 -逆断裂带基本上由一南冲弧形推覆构造系统和一向北反冲的构造系统组成 ,由北而南主要由以下 4个运动学单元组成 :(1)新生代复活的喀拉铁热克山 -天山南脉古生代造山带 ,其快速变形和抬升可能起始于 2 3~ 2 6Ma前 ,持续至 13~ 16Ma前。 (2 )向南逆冲的西南天山前陆薄皮主冲断带 ,包括木兹杜克弧形薄皮推覆体和依柯冲断带 ,前者代表了向南薄皮逆掩的天山型岩系 ,地表主要表现为一系列的飞来峰群 ,在 14Ma前曾有过大规模活动 ,最小缩短量约为 2 0~ 35km ,最小缩短速率约为 1.4~ 2 .7mm a ;后者代表了向南叠瓦状薄皮逆冲推覆的前陆古生代基底 (塔里木地台型沉积岩系 )卷入构造 ,其西段在距今 14Ma时曾有过强烈活动。两者共同组成了一复杂的双重构造 ;新生代地层也卷入变形。 (3)喀什 -阿图什弧形反冲褶皱 -逆断裂带 ,由 3排向北 (天山 )反冲的左阶雁列展布的第四纪地表滑脱褶皱组成 ,仅在大山口以西发育。该构造带形成于距今约 1.4Ma以后。依什拉克喀拉乌尔断裂以南 ,博古孜河剖面的最小缩短速率约为 5 .8mm a ,翁库尔剖面的最小缩短速率约为 8.6mm a。 (4 )塔里木克拉?
陈杰丁国瑜BurbankD.W.ScharerK.RubinC.SobelE.曲国胜沈军尹金辉赵瑞斌
关键词:西南天山晚新生代构造地震活动
中上地壳应变分配模型及其地震学研究意义被引量:4
2000年
应变分配 (Strain Partitioning)作为一种基本应变形式 ,即下地壳和岩石圈地幔内的斜向应变在中上地壳内解藕为相互独立的一个正应变分量和一个剪应变分量的现象。在平面上表现为平行排列、同时活动的走滑断裂系统和相应的正应变构造型式。应变分配是一种极为普遍的构造现象。应变分配的发生主要受主断面倾角、与主应力轴交角、区域应力场状态以及构造带结构和物质组成的影响。作为断层相互作用的一种主要模型 ,应变分配模型的最直接证据来源于地震学方面 ,包括震源机制、震源深度及其分区特征等的研究结果。反过来 ,应变分配模型的建立 ,将在确定震源体的独立性、判断震源发震能力、判断地震序列特征、确定地震发展趋势方面为地震科学研究尤其是地震中长期危险性预测研究提供进一步的理论依据。
申旭辉田勤俭韦开波陈正位
关键词:断层相互作用地震活动构造带
地震活动反映的青藏高原东北地区现代构造运动特征被引量:44
2000年
用地震活动资料研究了青藏高原东北地区的现代构造运动特征 .地震活动证据表明 ,青藏高原东北地区活动块体之间是以复杂的变形带接触的 .甘 -青地块与阿拉善地块之间有一个宽阔的挤压变形带 ,该挤压带东南端转变为以网络状水平剪切变形为主 .甘 -青地块与鄂尔多斯地块接触的六盘山地区处于 NE- SW向的挤压变形之中 .鄂尔多斯地块与阿拉善地块间有一个具有拐折结构的剪切变形带 ,鄂尔多斯地块的西北角和东南缘处于 NNW- SSE方向的受拉伸状态 .该区现代构造变形特征可能与青藏高原向东北的挤压作用。
许忠淮汪素云高阿甲
关键词:现代构造运动地震活动
塔里木盆地西缘西域组的底界、时代、成因与变形过程的初步研究被引量:57
2000年
通过对塔里木盆地西缘代表性剖面的岩石地层和磁性地层研究 ,以多重地层划分概念为指导 ,讨论了西域组地层的内涵、外延及变形过程。西域组为一套冲洪积扇相深灰色巨厚层块状砾岩堆积。与下伏阿图什组河流相苍棕色粉砂岩、泥岩层呈整合接触。西域组的顶、底界均具有穿时特征 ,其地质年龄在不同地点是不一致的。与阿图什组相比 ,西域组的古水流方向、沉积物源、沉积相和沉积速率均发生了明显变化 ,这一变化及大面积西域砾岩的出现 ,代表了后陆的强烈隆升和剥蚀 ,但此时前陆盆地则未发生明显构造变形 ,以强烈沉陷和沉积为主。阿图什组 -西域组的强烈褶皱变形即西域运动的起止时间及变形强度在塔里木盆地不同地点可能是不同的 ,在盆地西北缘的博古孜河约为 1 6~ 1 0MaB .P .,盆地北缘的库车河剖面约为 2 58~ 1 5MaB .P .,盆地西南缘的叶城剖面约为 3 6~ 1 3MaB .P .。这表明塔里木盆地南北缘的晚新生代构造变形在时空上可能存在不均一性。
陈杰尹金辉曲国胜张克旗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古水流砾岩隆升冲洪积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