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202056)

作品数:2 被引量:1H指数:1
相关作者:张颖彭浩任彦亮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安徽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理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新型抑制剂
  • 2篇药物
  • 2篇药物设计
  • 2篇抑制剂
  • 2篇果糖-1,6...
  • 2篇合理药物设计
  • 1篇氢键
  • 1篇醛缩酶
  • 1篇脲类
  • 1篇脲类化合物
  • 1篇腙类
  • 1篇羰基
  • 1篇酰基
  • 1篇酰基硫脲
  • 1篇烷氧羰基
  • 1篇量子化学
  • 1篇量子化学计算
  • 1篇硫脲
  • 1篇硫脲类
  • 1篇硫脲类化合物

机构

  • 3篇华中师范大学
  • 2篇安徽工业大学
  • 1篇湖北省生态环...

作者

  • 1篇彭浩
  • 1篇任彦亮
  • 1篇张颖

传媒

  • 2篇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基于C.albicans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结构的新型抑制剂合理设计
II型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fructose-1,6-bisphosphate aldolases,简称FBA-II)由于不存在于动物与高等植物中的特点,逐渐成为开发系统性真菌感染药物备受关注的新型靶标。现阶段尽管...
韩新亚; 朱秀云; 洪宗琴; 魏林; 万芬; 任彦亮; 万坚;
关键词:合理药物设计
文献传递
N'-芳基-N-烷氧羰基硫脲类化合物活性构象的理论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以N'-(4,6-二甲氧基嘧啶-2-基)-N-甲氧羰基硫脲和N'-3-吡啶基-N-乙氧羰基硫脲的晶体结构为模板分子,运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对设计的N’-芳基-N-烷氧羰基硫脲类化合物可能构象进行了系统地研究.通过对分子内氢键的形成方式和分子总能量的比较分析,得到了优势构象,并根据分子的电荷分布、前线分子轨道等信息,进一步对其活性差异给予了的评价.
郭丽张颖彭浩
关键词:酰基硫脲分子内氢键密度泛函理论量子化学计算
苯腙类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新型抑制剂的合成及其抗真菌活性研究(英文)
2020年
白色念珠菌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CaFBA-Ⅱ)被认为是开发新型抗真菌药物的一个潜在新靶标.本课题组前期的研究中报道了β-酰腙-α,γ-二羰基化合物对CaFBA-Ⅱ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在本研究中,几类苯腙类化合物被发现可以高效抑制CaFBA-Ⅱ.实验结果显示,R2位上引入NO2有利于提高化合物的酶体活性,尤其是同时在R3位置引入磺酸基后,化合物2g的CaFBA-Ⅱ抑制活性达到了亚纳摩尔级别(IC50=200nmol·L-1).以化合物2g为代表,运用分子动力学模拟(MD)和DOX方法,对化合物2g与CaFBA-Ⅱ的结合模式也进行了系统研究.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中设计的大多数苯腙类化合物都对白色念珠菌具有一定的抗真菌活性(MIC80=16~64μg·mL-1).因而表明以苯腙类化合物为药物先导结构进行优化改造是设计开发新型抗真菌药物的一条可行途径.
郭丽郭彦荣任彦亮韩新亚
关键词:新型抑制剂合理药物设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