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9YJC751014)

作品数:7 被引量:8H指数:2
相关作者:杨经华周裕锴付振华更多>>
相关机构:贵州财经大学四川大学牡丹江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文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篇杜甫
  • 1篇杜甫诗
  • 1篇演进
  • 1篇游戏
  • 1篇远游
  • 1篇诗体
  • 1篇宋代
  • 1篇文本
  • 1篇文本阐释
  • 1篇文化过滤
  • 1篇文学
  • 1篇文学变异
  • 1篇舞蹈
  • 1篇镣铐
  • 1篇明清
  • 1篇互文
  • 1篇互文性
  • 1篇寂寞
  • 1篇管窥

机构

  • 6篇贵州财经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作者

  • 6篇杨经华
  • 1篇周裕锴

传媒

  • 2篇西华大学学报...
  • 1篇中国文学研究
  • 1篇四川师范大学...
  • 1篇图书馆理论与...
  • 1篇杜甫研究学刊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杜诗“伪苏注”与宋文化关系管窥被引量:2
2010年
在杜诗伪注中,"伪苏注"的影响最为广泛、危害最为巨大。它的产生,不仅与当时"夺胎换骨"、"点铁成金"的诗学理论密切相关,还与当时宋学的时代精神有关。宋学强调"断以己意",高扬主体意识、淡化客观史实,造成了一种为证明"己意"而任意臆改史实、伪造典故之风。"伪苏注"在注杜过程中,托名东坡,杜撰历史,伪造出处,作为一种解释方式,不过是宋学精神的一种异化而已。
杨经华周裕锴
远游的寂寞——杜甫诗在西方世界的传播与变异被引量:3
2013年
作为"诗圣"的杜甫,在远游到西方之后,尽管受到一定的推崇,但这种推崇却是与贬斥同在的。杜诗在西方世界的传播变异,正是由于接受主体在不同的文化传统、社会历史背景、审美习惯等原因而造成接受者有意无意地对交流信息选择、变形、过滤等作用的结果。杜诗意义深深根植于整个中华文化之中。对杜诗理解的隔阂同时也是文化的隔阂。然而,从跨文化交流与对话的历史进程来看,文化的隔阂终究会随着人类的交往而打破,杜诗的传播也必然会在推动中西文化交流中占据重要地位,成为西方人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
杨经华
关键词:杜甫诗文学变异文化过滤
从互文到互文性——中国古代阐释观念之演进被引量:2
2014年
互文是古代汉语中一种参互见义的修辞手法,互文性是当代西方后现代主义文本理论的重要术语。二者虽然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范畴,但它们对于文本的阐释策略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中国古代阐释观念从"互文"到"互文性"的演进,反映了人们的阐释视野日渐开阔,并进一步认识到文本意义的本源不仅仅在于自身,还取决于他者对自身的映射。这种阐释观念的演进是历史文明发展的必然,也是人类在文本意义产生问题上对于自我中心的突破。
杨经华
关键词:互文互文性
戴着镣铐的舞蹈——宋代游戏诗体在明清的新发展
2010年
宋代是一个"以文字为诗"的全新时代。集句诗、八音歌等杂体诗以及次韵等诗学游戏在宋代达到了高潮。在宋人开拓的诗戏疆域之内,明清文人进一步拓展并超越了宋人的某些成就,尤其在集句与戏曲的融合、八音体的双重限定与次韵形式的发展方面,表现出明清文人对演绎汉字诗意组合极致的强烈兴趣和高超能力。
杨经华
杜诗“伪苏注”产生时间、地域新考
2010年
"伪苏注"在杜诗伪注中是影响最为广泛、危害最为巨大的一种。关于它的产生时间,学界认为当在绍兴十五年(1145年)左右。本文通过查考,认为"伪苏注"产生时间以建炎(1127年)至绍兴初(1134年)为宜,并很有可能为蜀人所为,率先流布于蜀中。
杨经华
诗集编年与文本阐释——以杜诗编年为考察中心被引量:1
2015年
诗歌编年是自宋人率先开创的一种文集编纂形式。它打破了以往按体裁、题材的划分形式,转而以诗歌之创作年代的先后为次序。对杜诗之编年而言,已经远远超出了简单的诗歌编排次序问题。诗文的编年就不仅仅是对于诗歌的阐释,而且更是对诗人一生经历的辨析与阐释。宋人将杜诗编年纳入文集整理笺注的内容,不仅是宋人在诗中发现"史"的因素,更是反映了宋人一种阔大的阐释视野,从而将孟子"知人论世"之阐释理论落实到每一首杜诗的具体实践之中,为理解之得以进行奠定条件。
杨经华
关键词:文本阐释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