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05KJB170072)

作品数:7 被引量:68H指数:4
相关作者:郭品文罗勇陈潇潇曹艳艳李晓峰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中国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年代际
  • 3篇年代际变化
  • 2篇气候
  • 2篇环流
  • 2篇北半球
  • 2篇ENSO
  • 2篇大气环流
  • 1篇冬季大气环流
  • 1篇神经网
  • 1篇神经网络
  • 1篇偶极子
  • 1篇气候特征
  • 1篇气候学
  • 1篇气候学特征
  • 1篇青藏
  • 1篇青藏高原
  • 1篇青藏高原东部
  • 1篇热力
  • 1篇热力异常
  • 1篇纬向

机构

  • 7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中国气象局国...
  • 1篇中国气象局

作者

  • 7篇郭品文
  • 1篇董丽娜
  • 1篇陈潇潇
  • 1篇张福颖
  • 1篇李晓峰
  • 1篇于群
  • 1篇刘畅
  • 1篇王群
  • 1篇罗勇
  • 1篇曹艳艳

传媒

  • 6篇南京气象学院...
  • 1篇气候变化研究...

年份

  • 3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北半球大气环流的纬向对称模态
2008年
运用自然正交分解方法(EOF)提取了北半球冬季热带外地区标准化纬向平均纬向风场的前两个模态。第1模态(方差贡献为34%)表现为中高纬带的西风(东风)异常和中纬带的东风(西风)异常,与之相联系的海平面气压场的异常表现为极区与中高纬度地区海平面气压场的反位相变化,即北极涛动(AO);第2模态(方差贡献为21%)表现为中纬带的西风(东风)异常和中低纬带的东风(西风)异常,与之相联系的海平面气压场的异常表现为副极地地区与副热带地区海平面气压场的反位相变化,即副热带涛动STO(sub-tropical oscillation)。副热带涛动的水平结构表现出较强的纬向对称性,垂直方向上表现出相当正压性;与副热带涛动正位相相联系的纬向平均温度场表现为中高纬度地区负异常和副热带地区正异常,而且费雷尔环流加强南移。副热带涛动不仅在冬季有所表现,而且在整个冬半年(11月—翌年4月)都有所表现,但在夏半年则不存在。
郭品文刘畅
瞬变波活动与江淮地区夏季旱涝的关系被引量:13
2006年
利用1951—2000年中国160站逐月降水量资料划分了江淮地区夏季旱涝年。通过对旱涝年500 hPa高度距平场的合成分析发现:多雨年鄂霍茨克海阻塞高压稳定维持,少雨年鄂霍茨克海附近的高压脊减弱。为了了解江淮地区旱涝年500 hPa中高纬环流形势异常的原因,计算了E lias-sen-Palm通量,结果表明多雨年瞬变波对平均气流的强迫作用使经、纬向风异常分布有利于鄂霍茨克海阻塞形势的维持,冷空气向南输送增强,江淮地区降水偏多;少雨年瞬变波对平均气流的强迫作用使鄂霍茨克海高压脊减弱,冷空气向南输送减弱,江淮地区降水偏少。
董丽娜郭品文李晓峰
热带夏季风对ENSO的非线性响应被引量:3
2008年
采用1950—2002年NCEP/NCAR53 a夏季平均的850 hPa低空风场和GISST海温资料,通过非线性典型相关分析(Nonlinear Canonical Correlation Analysis;NLCCA),得到热带夏季风对ENSO的响应存在一定的非线性。强La Nina年与强El Nino年相比,环流中心明显偏西偏南,澳大利亚上空出现了一个异常的反气旋系统,风场强度也有很大的差异。当海温正异常或负异常变化时,非线性主要表现在强度上;当海温由正(负)异常变为负(正)异常时,非线性在强度和流型上都有很清楚的表现。热带夏季风对ENSO的响应可分为线性和非线性响应,这两部分分别解释方差的67.45%和32.55%,孟加拉湾—中南半岛西部和菲律宾群岛以西的异常环流主要是由非线性响应引起的。
郭品文姜玥宏王群
关键词:神经网络非线性
中国不同等级雾日的气候特征被引量:28
2008年
利用1961—2005年中国300个台站的逐日雾资料及能见度资料,分析了不同等级雾的时空分布及基本气候特征、雾生时间和持续时间的年代际变化。结果表明:雾的空间分布范围随着能见度的降低而减小;随时间的变化多呈减少趋势,但沿长江及东部沿海的重浓雾日在20世纪70年代发生突变,雾日增多;内陆、南部沿海雾生时间多在清晨06:00—08:00,东部及沿海多发生在夜间20:00—21:00;雾生频次经历少-多-少的年代际变化,90年代后频次减少,个别区域雾生时间随着年代的延伸而推后;大部分地区雾的持续时间在3h内,12h以上的雾区多集中在沿海、华北和陇东—山西地区,沿海、四川盆地、云贵地区90年代12h以上雾的发生频次最高。
陈潇潇郭品文罗勇
关键词:气候特征
ENSO与北半球冬季大气环流异常的年代际关系被引量:14
2007年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CPC(气候预测中心)Nino3-4区海表温度序列,研究了1950/1951—2002/2003年冬季ENSO事件与北半球大气环流的相互关系及其年代际变化。结果表明:北半球大气环流对ENSO事件的响应在1978/1979年有一个明显的跃变。跃变后,低纬中高层大气环流对ENSO事件的响应明显减弱,其中东南亚的减弱最为明显,而低层大气环流对ENSO事件的响应则有所增强;东半球中高纬大气环流异常与ENSO事件关系明显减弱;西半球中高纬大气环流与ENSO事件的关系加强。
曹艳艳郭品文王群
关键词:ENSO冬季大气环流年代际变化
全球夏、冬季加热场的气候学特征及其年代际变化被引量:3
2007年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计算了1948—2002年全球夏、冬季节大气热源的气候分布,并对其年代际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全球存在4个主要的大气热源中心,其位置随季节的改变而改变。夏季分别位于中非、孟加拉湾附近、热带西太平洋菲律宾群岛附近及加勒比海西南部;冬季则移至南非、海洋大陆至印度洋一带、澳大利亚西北部至南太平洋一带及南美洲北部。夏季中非、热带西太平洋菲律宾群岛附近及加勒比海西南部大气热源都表现出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中非热源在20世纪70年代存在减弱突变,而热带西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和加勒比海西南部热源存在增强突变,孟加拉湾热源强度存在减弱变化趋势。冬季南美洲北部热源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在70年代中期存在增强突变,南非和海洋大陆至印度洋一带热源强度存在增强变化趋势,而澳大利亚西北至南太平洋一带热源强度存在减弱变化趋势。
于群郭品文张福颖
关键词:大气热源气候学特征年代际变化
春季青藏高原东部热力异常与东亚夏季风关系的年代际变化被引量:9
2007年
利用1948—2002年NCEP/NCAR逐日再分析及月平均资料,分析了春季青藏高原地区大气热源的气候分布和高原东部大气热源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异常与东亚夏季大气环流关系的年代际变化。结果表明:春季青藏高原东部大气热源在1965年存在加强突变,且1970年以后热源加强趋势十分显著。此外,春季青藏高原东部大气热源异常与东亚夏季风强弱具有年代际关系,表现为1977/1978年前春季高原东部大气热源与东亚夏季风存在负相关关系,1977/1978年后两者的关系不明显。
王群郭品文曹艳艳
关键词:青藏高原年代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