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71642)

作品数:11 被引量:54H指数:4
相关作者:刘元元牛俊奇王峰马振华朴荣利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吉林大学太原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厅科研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肝炎
  • 7篇慢性
  • 6篇乙型
  • 6篇乙型肝炎
  • 5篇细胞
  • 5篇慢性乙型
  • 5篇慢性乙型肝炎
  • 5篇病毒
  • 4篇乙型肝炎患者
  • 4篇基因
  • 4篇肝炎患者
  • 3篇慢性乙型肝炎...
  • 3篇TH1/TH...
  • 2篇血清
  • 2篇乙型肝炎病毒
  • 2篇流式细胞
  • 2篇流式细胞术
  • 2篇慢性丙型
  • 2篇慢性丙型肝炎
  • 2篇聚乙二醇干扰...

机构

  • 10篇吉林大学第一...
  • 2篇吉林大学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太原市第三人...

作者

  • 8篇刘元元
  • 7篇牛俊奇
  • 4篇王峰
  • 4篇马振华
  • 3篇朴荣利
  • 1篇赵翀
  • 1篇郑艳军
  • 1篇姜艳芳
  • 1篇冯雁
  • 1篇刘晶晶
  • 1篇于永利
  • 1篇朱平
  • 1篇刘永华
  • 1篇张国利
  • 1篇汪杨
  • 1篇李媛媛
  • 1篇叶春艳
  • 1篇周莉
  • 1篇王喜红
  • 1篇王蕊

传媒

  • 6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年份

  • 2篇2014
  • 5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7
  • 1篇2006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输血传播病毒样微小病毒基因检测
2006年
目的:测定慢性肝炎患者体内输血传播病毒(TTV)样微小病毒(TLMV)的全基因序列,并研究人群中TLMV感染状况。方法:采用日本学者Shunji Mishiro提供的序列选择TLMV-CBD279和CBD-231最保守区设计引物,用慢性乙型肝炎且TTV阳性患者血清制备DNA模板,进行PCR扩增;将阳性PCR产物连接至pGEMR-T质粒,碱裂解法提取质粒DNA并纯化。以T7引物为起始全自动荧光测序仪测序。结果:获得162bp基因序列,该序列与日本株CBD231、CBD279同源性为72%,丙型肝炎患者及健康献血员感染率最高。结论:在中国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体内存在TLMV感染。
刘元元马振华王峰牛俊奇于永利
关键词:输血传播病毒DNA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病毒唑治疗自身免疫抗体阳性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IFN)α-2a联合病毒唑治疗自身免疫抗体阳性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慢性丙型肝炎患者93例,筛查自身免疫抗体;然后分为试验组(自身免疫抗体阳性)和对照组(自身免疫抗体阴性),均给予聚乙二醇IFNα-2a联合病毒唑治疗。观察治疗前丙型肝炎病毒(HCV)RNA载量和肝功能、治疗过程中血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变化以及病毒学应答情况。结果93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共检出自身免疫抗体阳性28例,其中抗线粒体抗体阳性17例,抗平滑肌抗体阳性8例,1型抗肝肾微粒体抗体阳性3例。两组治疗前HCVRNA载量,以及治疗后快速和持续病毒学应答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及治疗中试验组患者血ALT和AS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但仅治疗第36,48周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乙二醇IFNα-2a联合病毒唑可有效治疗自身免疫抗体阳性和阴性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但自身免疫抗体阳性的患者肝功能恢复情况不如自身免疫抗体阴性患者效果好。
王喜红周莉
关键词: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病毒唑慢性丙型肝炎自身抗体
RNA干涉对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和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观察HBVS区和C区特异性的小发夹RNA(shRNA)表达载体对HepG2.2.15细胞中HBV复制和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含有polⅢ启动子的真核表达载体pSilenceCircle-U6构建针对HBVS区和C区的特异性shRNA表达质粒SC-S和SC-C。实验设立SC-S组、SC-C组、无关对照SC-N组和空白对照组,采用不同浓度的重组载体转染HepG2.2.15细胞,并作用不同时间。应用ELISA方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的HBeAg和HBsAg,用斑点杂交方法检测细胞上清中的HBV DNA。结果:成功构建了含目的序列的重组质粒SC-S和SC-C。SC-S对HBeAg和HBsAg表达的抑制率明显高于SC-C;随着给药浓度的增加,SC-S对HBeAg和HBsAg表达的抑制率逐渐增强;SC-S转染HepG2.2.15细胞后第3天产生明显抑制效应,对HBeAg及HBsAg表达的抑制率在第6天达高峰,第9天抑制率仍较高。斑点杂交结果显示,SC-S对HBV复制的抑制效应强于SC-C。结论:构建的HBVS区和C区特异性shRNA表达质粒有明显、高效抑制HBV复制和表达的作用。
汪杨牛俊奇王峰
关键词:RNA干涉乙型肝炎病毒小干涉RNA基因疗法HEPG2.2.15细胞
乙型肝炎患者治疗过程中宿主的免疫应答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抗病毒、胸腺肽免疫调节治疗过程中,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中IL-2、IFN-γ、TNF-α、IL-4、IL-6和IL-10的影响,探讨阿德福韦酯、胸腺肽抗乙肝病毒的宿主免疫应答。方法22例入组阿德福韦酯IV期和19例入组胸腺肽的CHB患者,用三色法流式细胞术检测,阿德福韦酯治疗前、治疗后12、24周末及胸腺肽治疗前、治疗后13、21周末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并同时检测相应时间点的血清HBV DNA载量、肝功能等指标。结果①CHB患者的细胞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应用阿德福韦酯、胸腺肽组治疗后各个时间点,Th1/Th2分泌的细胞因子水平逐渐上升,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②治疗的各个阶段细胞因子水平与ALT、HBV DNA均无相关性。③治疗前与AST无相关性,治疗后个别细胞因子与AST有相关性。④按临床应答情况分析:完全应答组细胞因子水平高于部分应答组。结论经过阿德福韦酯和胸腺肽的抗病毒治疗,明显调节Th1/Th2细胞的表达水平,打破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原有的免疫耐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了免疫功能的重建,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抗病毒治疗的效果。
马振华刘元元牛俊奇王峰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TH1/TH2流式细胞术
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刘元元朴荣利刘睿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拉米夫定乙肝病毒感染者抗乙型肝炎病毒抑制病毒复制肝功能衰竭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效果评价被引量:13
2010年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IFN)α-2a(PEG-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效果,阐明联合用药治疗丙型肝炎的可行性。方法:86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48例。治疗组给予PEG-IFNα-2a180μg,每周1次皮下注射,联合利巴韦林1000mg,每日1次口服,共治疗2周;对照组给予IFNα-1b50万U每日1次肌肉注射,联合利巴韦林1000mg,每日1次口服,共治疗24周。根据治疗前谷丙转氨酶(ALT)检测值将患者分为ALT低水平组(大于正常值但小于等于3倍正常值上限)及ALT高水平组(大于3倍正常值上限但小于等于10倍正常值上限),检测治疗前、用药12和24周及停药24周的病毒学、生化学、基因分型,比较两组间治疗结果以及ALT、HCVRNA定量及病毒学应答。结果:病毒学及生化学完全应答结果表明:在用药后24周及停药后24周时,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ALT高水平组病毒学完全应答率高于ALT低水平组(P<0.05);治疗组ALT水平对病毒学完全应答情况无显著性影响,HCVRNA定量的水平对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病毒学完全应答情况均无显著性影响(P>0.05)。基因分型对病毒学影响的研究表明:只有HCV-1a组与HCV-2a组在治疗结束时比较差异有显著性,HCV-2a组高于HCV-1a组(P<0.05),其他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相似,无明显差别。结论:长效PEG-IFNα-2a与利巴韦林联合应用是治疗慢性丙型肝炎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案,较普通干扰素能明显提高疗效。
刘元元朴荣利叶春艳牛俊奇
关键词: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利巴韦林慢性丙型肝炎
上消化道出血病因构成、出血量估计、病因趋势及相关因素被引量:22
2014年
目的探讨中年人上消化道出血(UGH)病因构成、出血量估计、病因发病趋势及其与性别、相关伴随病等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对2008年1月1日至2013年1月1日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以呕血和(或)黑便为主诉,入院诊断为UGH、年龄30~60岁、入院后均行胃镜检查的138例中年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中年人UGH首要原因为消化性溃疡,其次依次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糜烂性出血性胃炎、反流性因素、门脉高压性胃病、肿瘤性因素、杜氏病、食管异物等。按出血量排序依次为杜氏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消化性溃疡、门脉高压性胃病、肿瘤性因素、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糜烂出血性胃炎、反流性因素。(2)随着年代变化,2010年后消化性溃疡、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发病呈上升趋势,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肿瘤性因素、杜氏病等呈明显下降趋势,其他发病因素变化不明显。(3)中年人UGH男性发病率均明显高于女性。(4)本组资料约半数患者存在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同时不同比例的伴有肝病、胃病、高血压、糖尿病史、冠心病等疾病。结论中年人UGH因较为复杂,首要病因为消化性溃疡;杜氏病、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所致出血量最大。UGH病因与年代变化、性别、不良嗜好、既往身体状况等因素相关。
窦裁凤刘元元赵翀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胃镜出血原因出血量发病趋势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胸腺肽治疗前后血清Th1/Th2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胸腺肽治疗前后血清中Thl/Th2型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阐明其与病情、疗效及病毒学的关系。方法:慢性活动性乙肝患者(治疗组)19例,正常对照组10例,治疗组每周2和5注射胸腺肽α1mL,于治疗前、治疗13周、21周应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细胞因子水平、HBV DNA、肝功生化指标,正常对照者随机检测1次,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清IL-2、IFN、TNF、IL-4、IL-6及IL-10的变化,并分析细胞因子含量与生化应答及病毒学应答的关系。结果:应用胸腺肽治疗后,患者Th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IL-2、IFN、TNF、IL-4、IL-6、IL-10)较治疗前增多(P<0.05),应答组Th1细胞因子(IL-2、IFN、TNF)的水平高于无应答组,无应答组Th2细胞因子(IL-4、IL-6、IL-10)的水平高于应答组(P<0.05)。按生化学应答分析,细胞因子水平能反应患者治疗效果,病毒载量应答组细胞因子水平低于部分应答组,部分应答组低于无应答组,应答组细胞因子水平低于无应答组,细胞因子增长趋势与病毒学应答治疗效果呈反向趋势(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胸腺肽治疗后血清中Thl/Th2型细胞因子的变化有助于机体对HBV DNA的清除。
刘元元马振华朴荣利牛俊奇
关键词:胸腺肽
基因药物载体重组古菌组蛋白的免疫原性研究
2007年
目的观察基因药物载体重组古菌组蛋白(HphA)在鼠模型中的免疫原性,为开发安全有效的基因药物载体重组古菌组蛋白奠定基础。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重组古菌组蛋白实验组、重组古菌组蛋白佐剂实验组、牛血清白蛋白佐剂对照组,测定免疫小鼠中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水平。体液免疫应答水平通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考察测定血清中的抗体水平;细胞免疫应答水平通过测定脾淋巴细胞的增殖指数和其分泌的IFN-γ浓度进行评价。结果ELISA法未检测出重组古菌组蛋白免疫小鼠血清中产生特异性抗体,淋巴细胞的刺激指数及其分泌IFN-γ浓度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古菌组蛋白免疫在鼠模型中没有免疫原性,不能诱导免疫小鼠产生特异性体液应答和细胞免疫应答。
李媛媛王蕊郑艳军张国利朱平牛俊奇冯雁
关键词:抗体T淋巴细胞免疫原性
阿德福韦酯治疗前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Th1/2型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治疗前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Th1/2型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探讨阿德福韦酯抗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免疫效应机制。方法:22例乙型肝炎患者每日服用阿德福韦酯10mg,于治疗前及治疗12、24周通过三色法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因子水平、HBVDNA和肝功生化指标。结果:应用阿德福韦酯治疗后,各时相点Th1分泌的细胞因子IL-2、IFN、TNF与Th2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IL-4、IL-6、IL-10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Th1分泌的细胞因子TNF水平明显高于Th2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IL-6及IL-10水平(P<0.05)。治疗后(12及24周末),Th1分泌的细胞因子水平仍高于Th2分泌的细胞因子水平,但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12周时与对照组比较,阿德福韦酯组患者Th1/Th2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水平无明显变化;24周时,与对照组比较,IFN、IL-4和IL-6水平明显增加(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在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过程中,可调动机体的免疫反应,打破机体的免疫耐受,恢复T细胞的功能。
刘元元马振华牛俊奇江艳芳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阿德福韦酯TH1/TH2流式细胞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