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9YJC751021)
- 作品数:4 被引量:4H指数:1
- 相关作者:杨亮更多>>
- 相关机构:河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 古籍整理校勘中的俗体字问题——以元代典籍整理实践为中心
- 2013年
- 俗体字是古籍整理、校勘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元代典籍中的俗体字问题特别突出,这就对如何处理俗体字提出了严格而又规范的要求。既要对俗体字概念有一个准确把握,也要对俗体字在元代典籍中特别突出的原因有一个深刻认识。通过与异体字之辨别,详细论述俗体字判定及处理原则,以解决典籍整理过程中俗体字识别难、处理难的问题。
- 杨亮
- 关键词:俗体字
- 元代诗歌的创获与发展——袁桷诗歌创作论
- 2010年
- 袁桷作为元大德、延祐年间的文坛领袖,其诗歌对元代诗歌的确立与定型有着重要作用。他在诗歌理论和创作的实践上改变了宋末诗风,其古诗具有重视兴象、意象高古之特点,歌行体表现出清新绮丽的诗风。袁桷在诗歌渊源上以汉魏建安诗人和唐人李贺诗为取法对象,对元代诗风形成了很大的影响。
- 杨亮
- 关键词:袁桷
- 元初文坛格局的背景与成因——以元代南北文风的交融与转变为中心被引量:1
- 2010年
- 元初南北文士相互交融,对理学的接受与传播,元人的胜国和文化盛世心态促进了元代文坛格局的形成。同时西北民族作家群体的出现,为元代文坛增添了异质因素,使元代文坛出现了活跃的局面。从长远来看,这种交融带来了元代文坛的兴盛与繁荣,促进了元代诗文的转换与定型。
- 杨亮
- 关键词:元代
- 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发展——以元代翰林国史院文士的生活方式为中心被引量:3
- 2010年
- 翰林国史院是元代文人精英活动的中心,也是诗文创作、交流的中心。翰林国史院文士对当时文坛风气有导向作用,其活动方式对元代文坛有着支配作用。从清谈问学、唱酬聚会题咏、品题赏鉴几个方面可以看出,自宋代以来定型的士大夫的活动方式,并没有因为异族政权的建立而发生断裂,他们的生活方式不仅持续而且得到了发展。基于此,即可明了元人诗文风貌的形成与趋同的相关背景。
- 杨亮
- 关键词:元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