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671147)

作品数:28 被引量:185H指数:8
相关作者:盛业华温永宁陈旻张卡闾国年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石家庄铁道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天文地球
  • 1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经济管理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4篇信息系统
  • 4篇三角网
  • 4篇拓扑
  • 4篇物流
  • 3篇拓扑关系
  • 2篇等高线
  • 2篇等高线树
  • 2篇地层
  • 2篇地理
  • 2篇地理信息
  • 2篇地理信息系统
  • 2篇对象管理
  • 2篇对象管理器
  • 2篇三维表面模型
  • 2篇摄影测量
  • 2篇面模型
  • 2篇模型构建
  • 2篇公路
  • 2篇管理器
  • 2篇管理信息

机构

  • 28篇南京师范大学
  • 2篇石家庄铁道学...
  • 2篇中国矿业大学
  • 2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江苏大学
  • 1篇南通大学
  • 1篇武汉第二船舶...
  • 1篇江苏省基础地...
  • 1篇青海油田

作者

  • 26篇盛业华
  • 7篇温永宁
  • 6篇陈旻
  • 5篇闾国年
  • 5篇张卡
  • 4篇王永波
  • 4篇杨林
  • 4篇张桂英
  • 3篇路明月
  • 3篇李永强
  • 3篇王靖
  • 3篇杨慧
  • 2篇韩冰
  • 2篇潘雨青
  • 2篇戴华阳
  • 2篇苏红军
  • 2篇黄云
  • 2篇刘会云
  • 2篇刘立嘉
  • 2篇赵东保

传媒

  • 7篇地球信息科学
  • 5篇测绘科学
  • 3篇武汉大学学报...
  • 2篇中国矿业大学...
  • 2篇中国图象图形...
  • 1篇地理研究
  • 1篇测绘通报
  • 1篇数据采集与处...
  • 1篇计算机工程
  • 1篇小型微型计算...
  • 1篇系统仿真学报
  • 1篇南京师大学报...
  • 1篇微计算机信息
  • 1篇应用基础与工...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 7篇2009
  • 9篇2008
  • 9篇2007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Delaunay规则的无组织采样点集表面重建方法被引量:7
2007年
表面重建在3维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计算机造型、逆向工程、虚拟仿真等应用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Delaunay规则的3维表面重建方法,通过将局部采样顶点投影到局部切平面上,利用Delaunay规则对投影点进行约束三角剖分,并将剖分得到的顶点连接关系映射到3维空间中,即可得到采样点之间的相互连接关系,实现采样曲面S的表面重建。实验结果表明,算法在表面重建过程中可以有效检测不充分采样区域以及表面边界部分,适用于开、闭两种类型曲面的表面重建。此外,算法还具有实现简单、运行高效等优点。
王永波盛业华闾国年田鹏张凯
关键词:拓扑重建不规则三角网
基于车载激光扫描的公路三维信息提取被引量:35
2008年
针对公路信息系统建设中数据生产成本、数据精度和生产效率间存在重要矛盾的问题,作者采用车载激光扫描方式快速获取公路及其两侧地物高精度三维表面信息,根据公路自身形态结构特征及其在车载激光扫描数据表达中的特点,实现了公路边界信息的自动提取、路面上车辆信息的自动探测与去除以及空洞的自动填补,并实现路面信息和公路边坡信息的快速获取。试验证明作者提出的方法具有较高精度和较强适应性,为解决数据生产中的矛盾指出一个新途径。
李永强盛业华刘会云张卡戴华阳
关键词:三维信息提取
基于车载激光扫描的带状地物表面快速重建被引量:10
2007年
根据带状地物空间形态特征以及车载激光扫描系统对带状地物数据采集的特点,提出对相邻两条扫描线数据构建三角网进而完成整个带状地物表面快速重建方法。该方法充分利用了每条扫描线获取带状地物横截面的特点,相邻两条扫描线构建的三角网能准确地反映其所覆盖的狭长条带区域的形态结构,把所有狭长条带连接起来便能准确地描述整个带状地物的形态结构。在网格构建过程中自动建立点、线、面间的拓扑关系或隐含拓扑关系,查询和动态更新操作都限制在非常狭小的范围内,便于快速重建。
江水盛业华李永强刘会云戴华阳
关键词:三角网拓扑关系
高速公路沿线设施管理信息系统被引量:8
2007年
针对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发展迅速而信息化管理相对薄弱的现实,论述了车载三维数据采集系统对高速公路沿线设施的空间坐标采集和相关地理信息系统建立的实现过程,即所有设备在工控机控制下,利用GPS授时进行同步工作,采集汽车平台运移过程中道路及两侧地物目标的立体图像、视频图像、三维点云以及瞬时坐标和姿态参数。通过后处理软件,获得道路及其沿线设施的空间坐标,并基于目标的几何特征和相关属性信息,建立高速公路沿线设施空间数据库,最终建立管理信息系统。实验表明,经过原始采集和处理后的空间数据能保证一定的精度,系统的开发基本满足相关部门的需求,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杨林沙薇盛业华谯世均
关键词:高速公路GIS
基于相似距离和等高线树的等高线聚类及其应用被引量:2
2009年
通过形状匹配技术以获取等高线之间的相似程度,通过构建等高线树以获得等高线之间的邻近程度,然后将邻近的且形态相似的等高线实施聚类,实验结果表明聚类结果正确可靠。在获得聚类结果的基础上,还对等高线图进行了地形特征提取和数据压缩。
赵东保盛业华
关键词:等高线聚类
双向半序网在两点间最优路径算法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08年
最优路径搜索是地理信息系统重要的网络分析功能,也是其他网络分析功能的基础。该文在分析最优路径算法的基础上,针对特定两点间的最优路径问题,提出一种双向最优半序网结构,通过双向搜索构建该种双向最优半序网,可快速解得指定两点间所有满足最优条件的路径,并给出相应算法。结合计算实例分析并评价了该算法的运行效率。
刘立嘉盛业华路明月陈旻黄云
关键词:网络分析最短路径
自适应视相关LOD模型的动态构建及其更新被引量:5
2008年
在三维表面模型的渐进格网表示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具有拓扑保持特性的自适应视相关LOD模型的实时动态构建及其更新方法.算法利用渐进格网对原始高分辨率模型进行表示,并根据边折叠的先后顺序构建相应的层次二叉树,在视相关LOD模型的实时动态构建及其更新过程中,顾及包括视点、视方向、视场角、表面法向以及顶点影响范围等几乎所有与视觉效果相关的参数对结果模型的影响,进而构建相应的视相关LOD模型.与传统的静态LOD表示法相比,本文算法可以根据需要有选择地对局部格网进行简化或加密,结果LOD模型中允许多种不同的分辨率共存,在保证渲染效果的同时,有效地减小了模型表达的数据量、加快了模型的渲染速度.通过实例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王永波盛业华闾国年
关键词:三维表面模型层次细节模型多分辨率表示
面向虚拟地理环境的空间信息共享研究
2007年
虚拟地理环境作为一种基于地理研究并提供地学分析的三维可视化的地理空间信息平台,需要解决物理存储分散、数据格式多样的空间信息资源的共享问题。本文研究了虚拟地理环境下的空间信息及其元数据的组织管理方式,定义面向对象思想定义简单的空间信息对象实体,通过对其进行迭代和组合来表达复杂空间信息对象,设计出具有元数据信息的空间信息对象XML描述方案。研究了如何构建集中式的空间信息对象管理与分布式的空间信息服务相结合的空间信息共享体系架构,通过提供对空间信息对象的浏览、分析、操作的Web服务,使得虚拟地理环境在网络中进行资源交换、信息共享、协同工作以及提供决策能得以实现。
杨慧温永宁闾国年韦程
关键词:空间信息元数据地理信息系统
基于多像对的近景摄影测量相机对标定被引量:5
2007年
本文利用共线方程进行线性变换与非线性变换的方法实现非量测型相机标定,分三步求解相机内方位元素、透镜畸变参数、外方位元素,再利用解析相对定向方法进行固定相机对的相对模型参数的标定。利用多像对相对定向得到与绝对模型大小一致的立体模型,在求解地物尺寸大小这类不需要坐标数据的应用上非常有效。
韩冰盛业华张卡
关键词:近景摄影测量内定向
田野考古地层空间数据模型构建被引量:4
2011年
以田野考古发掘中的空间地层为研究对象,从田野考古地层的特性描述分析入手,分析其模型构建的需求.在对多层DEM和似三棱柱体进行阐述分析的基础上,基于面向对象的思想,提出基于多层DEM与QTPV的地层建模方法,并结合考古地层数据源类型,阐述了具体的地层建模过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地层逻辑模型和数据结构,并以具体的钻孔数据进行了地层三维可视化验证.设计的模型顾及了空间对象之间的拓扑关系,方便空间对象的可视化与空间分析,为田野考古GIS的开发提供了模型支持和基础.
杨林裴安平
关键词:田野考古地层数据模型面向对象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