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71311)

作品数:6 被引量:32H指数:3
相关作者:卢晓霞侯珍张姝李秀利杨君君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纽约州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霍英东教育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篇毒理效应
  • 3篇生态毒理
  • 3篇生态毒理效应
  • 3篇土壤
  • 3篇纳米
  • 2篇地下水
  • 2篇多壁碳纳米管
  • 2篇碳纳米管
  • 2篇土壤微生物
  • 2篇微生物
  • 2篇污染
  • 2篇纳米管
  • 1篇多环芳烃
  • 1篇多环芳烃降解
  • 1篇多环芳烃降解...
  • 1篇氧化锌纳米
  • 1篇氧化锌纳米颗...
  • 1篇有机污染
  • 1篇有机污染物
  • 1篇政区

机构

  • 6篇北京大学
  • 1篇纽约州立大学

作者

  • 6篇卢晓霞
  • 4篇侯珍
  • 3篇张姝
  • 2篇杨君君
  • 2篇李秀利
  • 1篇吴蔚
  • 1篇吴淑可
  • 1篇张琪
  • 1篇陈超琪
  • 1篇贺涔霖
  • 1篇高飞

传媒

  • 2篇生态毒理学报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环境科学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 1篇Fronti...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焦化厂污染土壤中多环芳烃降解菌的分离及降解特性被引量:12
2011年
分别以芴(3环)、荧蒽(4环)和苯并[b]荧蒽(5环)为唯一碳源(1 mg/L),采用平板划线法对某焦化厂污染土壤中的多环芳烃降解菌进行分离.通过自制的呼吸器,研究所得多环芳烃降解菌对14C-菲(5μL/100 mL 40~60 mCi/mmol)的矿化情况;通过序批试验,以煤焦油为碳源(1μL/mL),研究这些菌对19种多环芳烃的降解情况.多次划分后,得到4种菌,经鉴定命名为博特氏菌L1、苍白杆菌L1、微杆菌L1和赤红球菌L1.经过3周的矿化实验,微杆菌L1可以将14C-菲全部矿化成14CO2,赤红球菌L1可将大约60%的14C-菲矿化成14CO2,而博德特氏菌L1和苍白杆菌L1对14C-菲无矿化作用.经过5周的降解实验,博德特氏菌L1对大多数多环芳烃表现了良好的降解作用,苍白杆菌L1和微杆菌L1对部分多环芳烃有降解作用,而赤红球菌L1培养系统中某些多环芳烃的浓度甚至有增大,这可能与其在代谢过程中产生表面活性物质有关.所得4种菌在焦化厂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中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卢晓霞吴淑可侯珍李秀利陈超琪吴蔚
关键词:多环芳烃多环芳烃降解菌矿化降解生物修复
Ecotoxicological effect of zinc oxide nanoparticles on soil microorganisms被引量:5
2015年
最近的年里的锌氧化物 nanoparticles (ZnO-NPs ) 的普遍生产和使用形成了潜在的威胁到生态系统。这研究试图用实验室缩影测试在土壤微生物上调查 ZnO-NPs 的 ecotoxicological 效果。呼吸,加氨,脱氢酶(DH ) 活动,并且荧光灯 diacetate hydrolase (FDAH ) 活动被用作 ecotoxicological 参数。结果在每 g 土壤与 1 mg ZnO-NPs 对待的中立土壤显示出那(新鲜,中立) ,加氨显著地在三的学习时期期间被禁止月,而是抑制率在增加时间上减少了。在呼吸的抑制在测试的第一个月内被观察。在各种各样的 ZnO-NPs 治疗(1 mg, 5 mg,和每 g 土壤的 10 mg ZnO-NPs ) , DH 活动和 FDAH 活动在一个月的学习经期期间被禁止。为两项酶活动,在 ZnO-NPs 和抑制率的集中之间有积极 doseresponse 关系,但是曲线由于 ZnO-NPs 毒性的变化随着时间的过去变化了。土壤类型在土壤影响了 ZnONPs 的毒性。毒性在酸土壤是最高的,由中立土壤列在后面。毒性在碱的土壤是相对低的。毒性没被说明因为由 Zn 2+ 免除了 ZnO-NPs。有生物学的目标的 ZnO-NPs 的直接相互作用可能是原因之一。在中立、酸的土壤的土壤微生物上的 ZnO-NPs 的不利效果值得注意。
Zhaoyi SHEN Zhuo CHEN Zhen HOU Tingting LI Xiaoxia LU
关键词:生态毒理效应氧化锌纳米颗粒ZNO纳米粒子生态毒理学活性抑制中性土壤
去除地下水中硝酸盐的渗透性反应墙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通过土柱试验模拟地下水环境,研究以发酵树皮和沙子混合物为反应介质的渗透性反应墙(生物墙)对地下水中硝酸盐的去除情况,探讨其作用机制与影响因素,为硝酸盐污染地下水的修复提供经济有效的方法.结果表明,从模拟生物墙运行的第3 d起,墙内为强还原环境(Eh在-100 mV之下),有利于硝酸盐的还原降解.在15 d的运行时间内,模拟生物墙对水中硝态氮(NO3--N)的去除率为80%~90%左右(NO3--N由进水的20 mg·L-1可降至出水的1.6 mg·L-1);出水中亚硝态氮(NO2--N)的浓度较低,一直小于2.5 mg·L-1;出水中铵态氮(NH4+-N)的浓度在前2 d较低,从第3 d起升至12 mg·L-1.模拟生物墙对NO3--N的去除机制主要为吸附和微生物降解.提高模拟生物墙内水流速度后,NO3--N的去除率有所下降,出水中NH4+-N的浓度明显降低.在模拟生物墙下游串联一个模拟沸石墙,可去除水中98%的NH4+-N.
李秀利杨君君卢晓霞张姝侯珍
关键词:硝酸盐污染地下水
生物墙对地下水中六价铬的去除效果模拟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通过土柱实验模拟地下水环境,研究以发酵树皮为主要反应介质的渗透性生物墙对地下水中六价铬的去除效果,为六价铬污染地下水的修复提供方法和依据。结果表明,模拟生物墙运行数天后,墙内形成弱碱性(pH 7~8)、强还原(Eh<-100 mV)环境,有利于六价铬转化为三价铬并生成沉淀。在进水六价铬浓度为20 mg/L、水流速度为3.7 cm/d的运行条件下,3周期间生物墙对六价铬的去除率稳定在98%左右,生物墙内沿水流方向三价铬的浓度先上升后下降(最高达6.6 mg/L),出水三价铬约为1.0 mg/L。吸附和微生物转化是生物墙对水中六价铬去除的主要反应。
杨君君卢晓霞张琪侯珍张姝
关键词:地下水六价铬三价铬
妇女乳腺癌医院出院率与在含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场地邮政区居住之间的关系被引量:1
2016年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utants,简称POPs)大多具有毒性,有的甚至致癌,但目前对POPs引起的健康风险仍知之甚少。本研究的假设是在含POPs场地邮政区居住妇女的乳腺癌风险增大。从纽约州计划与研究合作系统(SPARCS)等数据库中收集乳腺癌患者的信息及居住地危险废弃物暴露、经济收入和城市化等数据。以邮政区编码表征居住地,采用负二项回归方法,对纽约州30岁以上妇女乳腺癌医院出院率进行了模型分析,参数包括种族、年龄、污染暴露、经济收入和城市化率。结果显示,不同参数之间(如暴露与种族、暴露与收入、暴露与城市化)存在交互作用。对部分子群而言,与居住在不含危险废弃物场地邮政区的妇女相比,居住在含POPs场地邮政区的妇女乳腺癌出院率显著升高(率比(rate ratio,RR)1.10~1.34,P〈0.05)。这种关系在非裔妇女中强于白种妇女、在城市化高的地区强于农村地区。调整了混杂因素后,某些妇女人群乳腺癌出院率升高与在含POPs场地邮政区居住有显著的关系。
卢晓霞Lawrence LessnerDavid O.Carpenter
关键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乳腺癌妇女居住
多壁碳纳米管对土壤微生物的生态毒理效应被引量:8
2012年
以多壁碳纳米管为研究对象,从生化作用、酶活性、微生物数量和群落结构4个方面系统评估其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设置两组实验,分别为碳纳米管组和对照组。对于碳纳米管组,按1mg碳纳米管·g-1土的浓度将多壁碳纳米管与土样均匀混合,对照组中不加入多壁碳纳米管。定期(每28d)取样测定两组土壤中的各项生态毒理指标。近5个月的实验结果显示,不同指标对多壁碳纳米管的响应不同。土壤呼吸作用初期受抑制但后期恢复,氨化作用初期被促进但后期被抑制,脱氢酶活性发生增强和抑制两次波动,荧光素二乙酸酯酶活性在整个实验期间一直被抑制,微生物量出现先减少后增加再减少的规律,群落结构在实验初期和后期均有较大变化。总体上,多壁碳纳米管对土壤微生物表现了一定的生态毒性,但除荧光素二乙酸酯酶活性外,各毒理效应在统计意义上并不显著(0.05水平)。
贺涔霖高飞卢晓霞侯珍张姝
关键词:多壁碳纳米管土壤微生物生态毒理效应
多壁碳纳米管对土壤微生物的生态毒理效应
<正>碳纳米管因其具有独特的金属或半导体导电性、非常好的力学性能、极高的机械强度、吸附能力等特点,在信息技术、生命科学、环境科学、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它被越来越广泛的生产和使用,碳纳米管不可...
卢晓霞贺涔霖高飞侯珍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