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7AA03Z326)

作品数:5 被引量:21H指数:3
相关作者:徐刚徐雪青苗蕾甄恩明何云富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四川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广州市科技攻关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理学
  • 2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篇多孔
  • 1篇多孔薄膜
  • 1篇氧分压
  • 1篇氧化钨
  • 1篇智能玻璃
  • 1篇溶胶
  • 1篇溶胶-凝胶法
  • 1篇溶胶-凝胶法...
  • 1篇软化学
  • 1篇软化学法
  • 1篇凝胶法制备
  • 1篇气致变色
  • 1篇氢化物
  • 1篇热处理温度
  • 1篇热致变色
  • 1篇纳米
  • 1篇节能
  • 1篇金属
  • 1篇金属材料
  • 1篇金属氢化物

机构

  • 5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四川大学

作者

  • 5篇徐刚
  • 3篇徐雪青
  • 2篇甄恩明
  • 2篇苗蕾
  • 1篇王春平
  • 1篇朱俊
  • 1篇黄志峰
  • 1篇陈德明
  • 1篇黄春明
  • 1篇何云富
  • 1篇石川

传媒

  • 2篇微纳电子技术
  • 1篇有色金属
  • 1篇材料科学与工...
  • 1篇材料研究与应...

年份

  • 2篇2009
  • 3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金属氢化物变色薄膜材料被引量:3
2008年
金属氢化物变色薄膜材料具有良好的变色性能,在节能窗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综述金属氢化物变色薄膜材料(Hydrogen switchable materials)研究的最新动态,着重讲述第三代Mg-Ni合金薄膜变色材料的研究现状。
徐刚石川徐雪青
关键词:金属材料金属氢化物气致变色
VO2热色智能玻璃研究进展被引量:13
2008年
二氧化钒(VO2)是一种受人关注的热致变色材料,在68℃时发生从半导体相-金属相的转变,且相变可逆。在介绍智能玻璃在建筑节能中潜在应用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VO2纳米薄膜应用于智能型节能玻璃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较全面地论述了利用光学减反射技术提高VO2智能玻璃可见光透过率的技术现状。总结了VO2智能玻璃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技术难点:节能效率偏低、薄膜沉积温度高、外观颜色不美观、保温性能上的缺陷等。展望了VO2智能玻璃的研究与应用前景。
何云富徐刚朱俊陈德明王春平
关键词:二氧化钒热致变色智能玻璃节能
软化学法制备VO_2热色薄膜的研究进展
2008年
综述了采用软化学方法制备VO2薄膜的工艺技术特点,以前驱物的划分为主线,着重探讨了前驱物的选择、氧分压和热处理温度等工艺条件对其物相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对反应热力学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我们认为,热处理温度和气氛的调节控制是获得单一相热色VO2薄膜的技术关键.
甄恩明徐雪青徐刚
关键词:VO2薄膜软化学法热处理温度氧分压
溶胶-凝胶法制备高c轴取向纳米V_2O_5薄膜被引量:3
2009年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二乙酰丙酮氧钒(VO(C5H7O2)2)为前驱物,通过提拉方式,在预镀非晶SiO2薄膜的硼硅玻璃上制备多晶纳米五氧化二钒(V2O5)薄膜。通过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等表征手段对不同热处理条件下的样品进行了结构和光学性能分析。结果表明,热处理温度在350~550℃,无论是在空气中还是在氧分压为0.1Pa的氮气中,均能得到高c轴取向生长的纳米V2O5薄膜,结晶性能良好,晶粒尺寸分布在21~45nm,样品在810cm-1和1026cm-1附近存在对应于5价钒氧化物的红外吸收峰,在500nm出现强烈的带间吸收。与现有的溶胶-凝胶法相比,本实验选用的VO(C5H7O2)2是制备高c轴生长、结晶性好的纳米V2O5薄膜的理想前驱物。
甄恩明徐刚苗蕾徐雪青
关键词:溶胶-凝胶法
氧化钨多孔薄膜的制备及光学性质被引量:2
2009年
多孔结构可以使氧化钨薄膜的气敏、电致变色等性能得到增强,但目前多孔氧化钨薄膜的制备仍存在困难。本文采用W和Al双靶磁控溅射的方法得到了W-Al合金薄膜后,把合金薄膜浸入NaOH溶液中处理,其中的Al被腐蚀同时W被氧化,从而得到了多孔的氧化钨薄膜。利用SEM观察多孔氧化钨薄膜样品的表面形貌,用XPS分析样品中W的价态,用XRD分析样品的晶体结构,用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测量样品的光学性质。结果显示:制得的多孔氧化钨薄膜的平均孔径在100nm左右,呈海绵状疏松结构;薄膜中W的价态以+5价为主;薄膜属于非晶相;在可见光区域,多孔氧化钨薄膜具有较高的透过率,而在近红外区域则具有近似平直的透过率曲线。
黄志峰徐刚苗蕾黄春明
关键词:氧化钨多孔薄膜孔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