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10JHQ044)
- 作品数:8 被引量:15H指数:3
- 相关作者:沈澍农钱婷婷陈陗朱若林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更多>>
- 俄法两个敦煌卷子缀合与相关研究被引量:5
- 2017年
- 原出敦煌藏经洞的俄藏卷子ДX00613后部和法藏卷子P.3287前部,内容都与传世本《素问》中的《三部九候论》相对应。ДX00613尾部和P.3287首部都有残缺,但可据《素问·三部九候论》相应条文拟补,而形成尾首相接。此外,两卷子行宽一致,缀接处残损的高度相似,接口曲线较为吻合,接纸长度一致,书式一致,字形笔迹相似,因而证明两个残卷原出一卷,是同一卷子断离的两截。
- 沈澍农
- 关键词:缀合素问出土文献
- 敦煌文献S.202疑难字考释
- 2014年
- 敦煌文献S.202写本残卷,现存103行,30条条文,自公布以来已有众多学者进行整理研究。虽然国内出版的敦煌医药文献校释类书籍对S.202研究颇多,但疏漏难免,试列举6条疑难字词进行考辨。
- 朱若林沈澍农
- 芍药在敦煌医药文献中应用情况考察被引量:4
- 2016年
- 在敦煌医药文献中,芍药出现的频率比较高。研究发现芍药在敦煌医药卷子中出现了六种不同写法:勺藥、夕藥、勺薬、勾藥、芍藥、白勺药。其中,以"勺藥"为主流写法,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唐代的书写习惯。法藏卷子P3287中的桂枝汤、葛根汤,与传世本《伤寒论》中药物组成大同小异,其中皆配伍白芍药,说明在唐高宗(公元650-683年)时代,已经存在"白芍药"入方的现象了,不过,在整个唐朝,芍药分化运用的情况很少见。
- 薛文轩沈澍农
- 关键词:唐代芍药伤寒论
- 时空中流动的车站——以东京品川地铁站东口商务中心为例
- 2012年
-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人们对城市的感受越来越取决于大量增加的人员、车辆及信息的循环而带来的流动和交替变换。忙碌的生活使人们对交通便捷的需求更加明显,这也对设计师们提出了重大的挑战,如何在城市中创造快捷交通,如何使人们在流动中感到舒适等等一系列问题都得到了很好的阐释。
- 钱婷婷沈澍农
- 关键词:商务中心人车分流亲和性
- 敦煌医药文献P.2882补校与平议
- 关于敦煌医药文献P.2882,前人学者已经做了较为全面的校勘,但仍有疏漏之处。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将进一步提出若干条校补意见。
- 陈陗沈澍农
- 关键词:医药文献校补
- 文献传递
- 敦煌医药文献P.2882补校与评议
- 2013年
- 敦煌医药文献P.2882为一篇医方杂抄,全卷文字正俗兼并,且有不少讹误混迹其中,给人们释读带来很大困难。前人学者针对这种情况,已经做了较为全面的校勘,但仍有疏漏之处,今就此卷进一步提出若干条校补意见。
- 陈陗沈澍农
- 关键词:P
- 法藏敦煌中医药卷子“斗”、“升”辨被引量:2
- 2012年
- "斗"和"升"作为计量单位,有着10倍的容量之差,本不该混乱,但在一些中医古籍中用错的例子比比皆是。今考查法藏敦煌中医药卷子,从文字的演变和产生混淆的原因两方面对"斗"、"升"二字作鉴别,并从3个方面阐述由此带来的影响。
- 钱婷婷沈澍农
- 中国藏吐鲁番中医药文书研究
- 2014年
- 中国藏吐鲁番中医药文书由于过于残破,使得以往研究难免有疏漏之处,今予再次录文,并结合相关语言文字及中医学知识进行校注,内容包括对以往录文中错误的纠正以及对于不能确定的文字、医学问题进行探讨,以期方便后来学者。
- 陈陗沈澍农
- 关键词:校录
- S.202:《金匮玉函经》的古传本被引量:5
- 2018年
- 与敦煌医药卷子S.202相对应的源文献,日本学者主张是《金匮玉函经》,中国学者多主张是《伤寒论》。从内容的有无、避讳的异同、文本的出入三方面作详细考察,可以确认S.202应属《金匮玉函经》古传本。并且,从避讳情况考察,首次确定了S.202应抄于南朝陈代。
- 沈澍农
- 关键词:金匮玉函经伤寒论避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