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教育厅高校重点实验室项目(2008S164)
- 作品数:12 被引量:46H指数:5
- 相关作者:刘政军苏允海李乐成宗琳高海亮更多>>
- 相关机构:沈阳工业大学沈阳化工大学沈阳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校重点实验室项目沈阳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沈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Fe-Cr-Ti-C系药芯焊丝熔覆层中硬质相生长模式被引量:2
- 2015年
- 将Fe-Cr-Ti-C系耐磨药芯焊丝采用钨极氩弧焊堆焊到低碳钢表面,分析熔覆层中的物相组成,研究熔覆层中硬质相的形态分布和生长机理,探究熔覆层的耐磨性及表面硬度等力学性能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药芯堆焊焊丝中的合金元素的过渡系数很高,可原位合成(Fe,Cr)7C3和Ti C硬质相,Ti C优先依附外来界面行核、长大,共晶(Fe,Cr)7C3硬质相则依附于初生马氏体相和Ti C形核生长,点状Ti C硬质相(少数为条状和十字状)弥散分布于马氏体、残余奥氏体的基体中,与网状的(Fe,Cr)7C3耐磨框架组成复合硬质相,提高熔覆层的耐磨性.
- 孟凡玲张桂清苏允海
- 关键词:原位合成硬质相
- 氧化物活性剂增加镁合金熔深机理被引量:3
- 2015年
- 为了研究活性剂对TIG焊焊接电弧形态的影响,采用单组分氧化物活性剂(Cr2O3、TiO2)进行AZ91D镁合金直流TIG焊接,由关系曲线得出Cr2O3和TiO2活性剂的最佳涂覆量分别为2.52和2.65 mg/cm2.采用高速摄像技术对A-TIG焊焊接电弧形态进行拍摄和记录,得到了涂覆单一活性剂的焊接电弧形态,并分析了电弧形态的变化机理.对比电弧形态照片可以发现:当无活性剂作用时,焊接电弧呈现出锥形;当有活性剂作用时,电弧呈现出收缩状态,且TiO2使电弧收缩的效果最为明显,Cr2O3次之.通过理论分析认为,电弧收缩理论和阳极斑点理论是氧化物活性剂增加熔深的主要机理.
- 刘政军陆璐苏允海张书生
- 关键词:A-TIG焊电弧形态熔深镁合金
- 原位合成TiC和M_7C_3陶瓷硬质相的生长习性被引量:4
- 2012年
- 采用等离子弧堆焊设备在低碳钢表面堆焊一层Fe-Cr-Ti-C系陶瓷复合堆焊合金,原位合成TiC和M7C3陶瓷硬质相,分析熔池中TiC和M7C3陶瓷硬质相的形成机制.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仪(EDS)等设备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堆焊层中原位合成了"十字开花状"、"短杆状"、"颗粒状"的TiC陶瓷硬质相和不规则"六角杆状"的M7C3陶瓷硬质相;部分TiC和M7C3陶瓷硬质相紧密结合,提高了TiC陶瓷硬质相与基体组织的结合强度;M7C3可以附着在TiC颗粒上生长,TiC硬质相的形成提高了M7C3的形核率.
- 苏允海秦昊吴德广刘政军
- 关键词:原位合成堆焊层
- 硼对堆焊层显微组织及耐磨性的影响
- 2016年
- 采用自保护明弧堆焊法制备Fe-Cr-C-B系耐磨药芯焊丝,借助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等手段,研究了硼铁含量对其显微组织和耐磨性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外加硼铁含量增加,可显著提高堆焊层的硬度,宏观硬度从HRC60增加到HRC69。显微组织由M23C6-M23(C,B)_6向M23(C,B)6-B4C转变;过量的硼使堆焊层表面开裂,耐磨性下降。耐磨试验结果表明,基体与析出相良好的匹配有利于提高堆焊层的耐磨性。
- 刘政军勾健贾华苏允海
- 关键词:药芯焊丝显微组织耐磨性
- 含钛铁基耐磨复合材料的研制被引量:7
- 2012年
- 为了研制一种铁基耐磨复合材料,采用等离子熔覆技术,通过调节铬含量制备多组Fe-Cr-Ti-C合金系统.借助SEM和XRD等分析手段对熔覆层组织和碳化物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熔覆层中随着铬含量的提高,基体组织由A+F向F及M转变;碳化物M7C3及TiC等硬质相的数量逐渐增多.此外研究了铬含量对熔覆层耐磨粒磨损性能的影响规律,熔覆层的耐磨性随着铬含量的增加而提高,当铬含量达到20.1%时,大量高硬度六边形M7C3复合物结合一定量的呈开花状、球状或团聚状TiC颗粒均匀弥散分布在具有较高强韧性的板条马氏体基体中,使得熔覆层具有最佳的耐磨性.
- 宗琳刘政军李乐成
- 关键词:耐磨性
- 原位合成Fe基陶瓷硬质相的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通过调节Cr、V元素在Fe-Cr-V-C系合金成分中的组成,以及整个合金体系在焊条药皮中的比例,研究了一种通过手工电弧焊的焊条药皮过渡合金到堆焊层,在堆焊层中原位合成陶瓷硬质相的耐磨焊条。对所配焊条进行手工堆焊,通过硬度和磨损试验得到宏观性能的规律,并利用XRD、EDS和SEM分析了堆焊层的物相组成、组织形态及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堆焊层的力学性能随着铬、钒含量的增加而变化,当铬在焊条药皮中含量为17.4%、钒含量为11.6%时,堆焊层硬度和磨损性能达到最佳值,且有较好的抗裂性。堆焊层中碳化钒的形成数量随V含量的增大而增加,多数呈点状,少数呈十字状、棒状,弥散分布在马氏体+残余奥氏体基体中,与晶界分布的网状(Fe,Cr)7C3耐磨骨架构成复合相,显著提高了堆焊层的耐磨性能。
- 刘政军宿允庆苏允海
- 关键词:堆焊合金手工电弧焊耐磨性原位合成
- 纵向磁场对TIG焊电弧形态的影响被引量:8
- 2015年
- 为了研究外加纵向磁场对TIG焊焊接电弧形态的影响并分析电弧形态的变化机理,在常规的TIG焊焊接过程中施加纵向磁场,利用高速摄像机对焊接电弧形态进行拍摄和记录.实验结果表明,当无磁场作用时,弧柱呈锥形且未发生旋转运动.在外加磁场作用下,弧柱呈收缩状态且沿顺时针旋转.当焊接参数不变时,随着磁场强度的增加,弧柱的收缩程度随之增加.根据磁场的理论公式,可推导出在外加纵向磁场作用下,电弧的旋转半径与磁感应强度成反比.
- 刘政军陆璐苏允海雷康
- 关键词:纵向磁场TIG焊磁场强度电弧形态
- 磁场作用下Cr_7C_3硬质相生长机制被引量:2
- 2014年
- 将纵向磁场引入到Fe5铁基合金粉末的等离子弧堆焊过程中,通过磁场的作用影响堆焊层中硬质相的形态及分布.利用金相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研究堆焊层中硬质相Cr7C3的显微组织和取向行为.结果表明,具有顺磁性的硬质相Cr7C3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进行形核及长大的过程中有明显的取向现象,在磁场电流为3 A时,堆焊层中硬质相的分布形态最佳,以细小的"六边形"为主,可以显著提高堆焊层的影响和耐磨性;硬质相的取向机理主要是高温的旋转取向和低温的择优取向.
- 苏允海马大海秦昊刘政军
- 关键词:等离子弧堆焊纵向磁场碳化物晶体取向
- 等离子熔覆铁基堆焊合金显微组织与耐磨性被引量:8
- 2011年
- 为了提高在严峻工况条件下工作的机械零件的耐磨性,采用等离子熔覆技术,在20 g钢表面制备了一系列Fe-15Cr-xV-0.8C堆焊合金.借助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等分析手段研究了合金组织和碳化物形貌.结果表明:堆焊合金显微组织由马氏体、铁素体、少量奥氏体、M7C3和VC组成.合金中加入一定数量的V,可诱发基体的马氏体转变,改善合金的耐磨性.随着V的质量分数的增加,VC的数量增加,堆焊合金晶粒显著细化.此外,考察了V的质量分数对堆焊合金硬度及耐磨性的影响.耐磨粒磨损实验结果表明:堆焊合金耐磨性优良,当合金中存在较多数量的硬质相且硬质相分布均匀、晶粒大小适中时,能有效阻止磨粒的显微切削运动,显著提高材料的耐磨性.
- 宗琳刘政军高海亮李乐成
- 关键词:等离子弧堆焊耐磨性碳化物
- 高钒复合堆焊合金的耐磨性分析被引量:6
- 2011年
- 为了研制一种高钒耐磨复合材料,通过调节钒含量制备多组Fe-Cr-V-C合金,对其进行等离子弧堆焊,通过硬度和磨损试验得出合金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利用XRD,OM和SEM分析合金的物相组成、组织形态和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堆焊层的力学性能随着V元素含量的增加而提高,当V元素含量达到26.2%时,堆焊层的力学性能达到最佳值,其硬度为64.9 HRC,磨损量为0.078 4 g;堆焊层中碳化钒数量随V元素含量的增大而增多,并呈细小球状弥散分布在马氏体基体中,与晶界分布的断续网状的(Fe,Cr,V)7C3复合物构成耐磨骨架,从而大大提高堆焊层的耐磨性能.
- 宗琳刘政军高海亮李乐成
- 关键词:堆焊合金等离子弧堆焊耐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