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高校科技研究开发项目(20091179)
- 作品数:2 被引量:6H指数:1
- 相关作者:梁炳生常文凯陈治李刚张登峰更多>>
- 相关机构: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高校科技研究开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不同吻合面积影响神经端侧吻合法修复效果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比较神经端侧吻合处不同接触面积对周围神经端侧吻合后神经再生的影响,观察面积因素在神经端侧吻合法中的作用。方法选用50只健康SD大鼠,采用右侧腓总神经损伤修复模型。术中根据手术修复方法不同,分为A、B两组,每组25只。每组将右侧腓总神经在其坐骨神经分支后3mm处局部封闭,利刀切断,吻合于胫神经。A组神经远断端切成45°斜面,腓总神经与胫神经端侧吻合;B组神经远断端切成10°斜面,腓总神经与胫神经行端侧吻合。术后第8周分别对三组大鼠进行组织形态学、腓肠肌湿重检测、肌电图、有髓神经纤维计数和神经示踪法观察。结果 B组肌湿重检测、肌电图、有髓神经纤维计数检测指标在8周时与A组比较,各项检测指标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增大神经断端接触面积后行神经端侧吻合法修复神经,神经纤维再生良好;增大神经断端接触面积能获得更有效的神经再生;长入远端的神经纤维多少与受端吻合接触面积大小有关。
- 贾英伟段王平梁炳生张登峰常文凯乔虎云陈治李刚
- 关键词:端侧吻合周围神经损伤神经再生
- 螺旋式改良神经端侧缝合法修复周围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对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常规端侧缝合方法进行螺旋式改良端侧缝合实验研究,观察神经再生修复效果,为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提供效果更好的修复方法。方法选用60只健康SD大鼠,采用右侧腓总神经修复模型。术中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20只。每组将右侧腓总神经在其坐骨神经分出后3mm处局部封闭,利刀切断。A组神经远断端切成90°断面,行腓总神经端端缝合;B组神经远断端切成450斜面,同时供体神经干外束膜开窗行端侧缝合;C组神经远断端切成10°斜面,供体神经干外束膜开窗,以螺旋式改良端侧缝合法进行神经束膜及外膜缝合。术后第8周分别对各组大鼠进行组织学、肌湿重、神经电生理检测,有髓神经纤维计数及神经示踪法观察。结果螺旋式改良缝合组(C组)观察指标均优于常规端侧缝合组(B组)(P〈0.05),与端端缝合组(A组)比较差异元统计学意义(P〉0.05)。螺旋式改良端侧缝合法对促进神经纤维的再生明显优于常规端侧缝合法。结论神经断端采用螺旋式改良缝合后,神经再生良好;螺旋式改良缝合法较常规端侧缝合法能获得更有效的神经再生;长人远端的神经纤维多少与受端缝合接触面积大小有关。当临床遇动力神经缺乏时,采用神经螺旋式改良端侧缝合法可获得更好的修复效果。
- 贾英伟梁炳生张登峰常文凯乔虎云陈治李刚
- 关键词:端侧缝合周围神经损伤神经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