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BSH025)

作品数:22 被引量:159H指数:8
相关作者:黄少华袁梦遥刘赛黄凌飞朱丹红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兰州大学爱丁堡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宁波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社会学
  • 17篇经济管理
  • 4篇文化科学
  • 3篇政治法律

主题

  • 7篇社会
  • 6篇政治
  • 5篇大学生
  • 5篇道德
  • 5篇网络
  • 5篇网络道德
  • 4篇大学生网民
  • 4篇游戏
  • 4篇网络游戏
  • 4篇网络政治
  • 4篇网民
  • 3篇政治参与
  • 3篇网络政治参与
  • 3篇量表
  • 3篇互动
  • 2篇信度
  • 2篇虚拟社区
  • 2篇游戏行为
  • 2篇政治参与行为
  • 2篇政治技能

机构

  • 15篇浙江大学
  • 7篇兰州大学
  • 2篇爱丁堡大学
  • 2篇华侨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兰州城市学院
  • 1篇中国共产党

作者

  • 21篇黄少华
  • 3篇袁梦遥
  • 2篇徐静
  • 2篇刘赛
  • 2篇黄凌飞
  • 2篇朱丹红
  • 1篇吴自强
  • 1篇沈洪成
  • 1篇姜波
  • 1篇郝强
  • 1篇谢榕

传媒

  • 10篇兰州大学学报...
  • 4篇淮阴师范学院...
  • 3篇中共杭州市委...
  • 1篇宁夏党校学报
  • 1篇甘肃行政学院...
  • 1篇社会学评论
  • 1篇河南科技学院...
  • 1篇科学与社会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6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网络道德同侪压力测量:量表编制与检验——以大学生网民为例
2012年
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导致了以匿名为特征的虚拟行为凸现,从而引发了新的道德风险。本研究以在校大学生网民为例,借助文献分析、深度访谈和开放式问卷调查方法,从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二个维度,编制了网络道德同侪压力量表,作为匿名情境下同侪道德压力的测量工具。基于1157名在校大学生网民的调查数据,本研究对所编制的网络道德同侪压力量表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到一个由4个因子构成的网络道德同侪压力测量量表。经检验,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黄少华
关键词:网络道德量表信度
网络空间的族群化被引量:17
2013年
全球化和集体认同是塑造当今世界面貌的两种基本力量,分析和梳理网络空间中的族群认同,对于我们理解今日世界的基本面貌,解决我们自己面临的诸多现实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对中穆BBS社区中族群认同实践的实证研究,从理论上探讨了网络空间崛起对族群认同表达和形塑的影响,以及中穆网友借助网络互动和集体记忆表达和建构族群认同的书写实践对网络空间社会面貌的形塑。
黄少华
关键词:网络空间族群认同BBS虚拟社区
社会信任对网络公民参与的影响——以大学生网民为例被引量:12
2016年
随着互联网力量的不断介入,公民参与的内涵和形式正在发生显著的变化。本文以大学生网民为例,从社会资本理论视角,定量分析了社会信任对网络公民参与的影响。研究发现,互联网为公民参与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有助于扩展大学生的公民参与。在网络空间,大学生的公民参与方式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其中参与程度最高的是网络信息获取行为,其次是网络信息表达与讨论行为,而网络行动的参与程度最低。研究还发现,社会信任对网络公民参与有显著影响,其中网络人际信任和政治信任对网络公民参与的影响是正向的,但现实人际信任对网络公民行动的影响则为负向。
黄少华郝强
关键词:社会信任人际信任政治信任
当电视遭遇网络:从东莞扫黄事件看网络时代的社会认同被引量:2
2014年
以卡斯特的网络社会认同理论为视角,对央视东莞扫黄报道及其所引发的网络反应进行了文化分析,剖析了网络时代社会认同的转变和实质。研究发现,与央视通过议程设置,推动合法性社会认同塑造不同,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网络中的草根网民群体,却致力于建构抗拒性社会认同,以打破主流媒体所塑造的合法性认同的支配性机制。这种合法性认同与抗拒性认同的对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主流媒体与民间社会之间的价值观冲突,从一个侧面折射了当前中国社会认同的基本脉络。
黄少华徐静
关键词:社会认同文化分析
网络公民参与:一个基于文献的概念梳理被引量:6
2015年
基于文献探讨,本文对公民参与和网络公民参与的概念进行了梳理和界定。研究发现,公民参与的内涵,经历了一个从政治参与扩展到行政参与和社区参与的发展过程。即,在早期人们对于公民参与的理解,侧重于民众通过投票选举、参加全民公投和民意调查等方式,参与政府的人事构成与决策;而在当前,公民参与主要指人们通过交往以及各种正式或非正式的团体和组织,在社区层面参与公共生活。互联网的崛起,引发了公民参与内涵的重要转变。对网络时代公民参与的这种转变的实质,学界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解读。一种解读强调网络公民参与是现实公民参与的在线副本;另一种解读则强调互联网拓展了公民参与的内涵,重塑了公民参与的实质。
黄少华袁梦遥
关键词:网络公民公民参与民主政治
国外网络道德行为研究述评被引量:4
2011年
以微电子技术革命为基础的计算、通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推动了以网络为主要特征的社会结构的崛起,和以匿名为主要特征的虚拟行为方式的凸显,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新的道德风险。从20世纪下半叶开始,国外学界对由网络引发的诸多新道德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在概要介绍国外网络伦理学的发展状况、理论视野和核心议题的基础上,对近年来有关网络道德行为的实证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分析。
黄少华刘赛袁梦遥
关键词:网络道德网络道德行为网络社会匿名性
文化资本对网络政治参与的影响——以城市居民为例被引量:4
2015年
本文基于文化资本视角,对我国城市居民的网络政治参与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城市居民的网络政治参与水平总体偏低,参与方式以网络政治意见表达和交流为主,网络政治行动的参与比例很低。研究还发现,人口特征变量和网络使用变量对网络政治参与没有显著影响,而作为具体化文化资本的政治知识、政治技能、政治观念,以及作为制度化文化资本的政治面貌,都对网络政治参与有显著的影响;与制度化文化资本相比,具体化文化资本对网络政治参与的影响作用更为显著。
黄少华黄凌飞
关键词:网络政治参与文化资本政治知识政治技能政治观念
风险社会视域中的网络社会问题被引量:23
2013年
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崛起,不仅引发了社会结构和行为方式的转变,而且导致了的各种社会问题的涌现。基于风险社会视域,把"网络风险社会"视为一个整合性的概念,有助于深化对网络社会问题的结构和机制的认识。面对网络社会的流动、去中心、去边界、时空拼贴、过度互联,以及网络行为的身体不在场、身份不确定特征,风险管理是控制和化解网络社会问题的基本策略选择。
黄少华
关键词:风险社会网络社会社会问题
加强网络社会管理 提升网络道德素养——大学生不道德网络行为的社会管理对策被引量:6
2011年
消除网络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关键在于加强网络社会管理,创新网络社会管理体制,着力网络道德制度建设,强化网络道德素养培育,改善网络道德培育的社会氛围,优化网络道德培育模式、措施和方法,以达到明确网络行为的道德边界,建构多元管理主体之间的网络联动机制,营造良好的道德行为环境,提升大学生网络道德素养,养成其遵守网络道德行为准则的良好习惯。网络的社会后果,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政府和社会能在多大程度上对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年青一代的网络行为进行有效的社会管理,并提升其网络道德素养,引导其积极、健康地参与网络生活。
黄少华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道德网络道德素养
青少年网络游戏行为的结构被引量:12
2013年
网络游戏建构了一个虚实交织的想象空间。在梳理学界有关网络游戏中的社会互动、团队合作、自我认同、暴力行为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网络游戏行为概念。基于深度访谈资料,运用类属分析方法,对青少年网络游戏行为的结构和维度,进行了探索性的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网络游戏行为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
黄少华刘赛
关键词:网络游戏网络游戏行为青少年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