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I3-007)
- 作品数:7 被引量:29H指数:4
- 相关作者:胡阿祥刘新光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 陈朝疆域变迁与政区建置考论
- 南朝至陈,已是一个完全南方色彩的朝代。陈朝疆域变迁颇为复杂,太建七、八年时疆域最盛,太建十一年后划江为界。陈朝政区建置多有变更,以最后之祯明二年底为断,可考者凡43州,145郡,579县。又目前讨论陈朝的疆域与政区,较原...
- 胡阿祥
- 关键词:疆域变迁政区建置
- 文献传递
- 《宋书》卷三十七《州郡三》献疑被引量:3
- 2004年
- 本文列举并辨正了《宋书》卷三十七《州郡三》
- 胡阿祥
- 关键词:《宋书》校勘历史真实
- 东晋南朝侨州郡县释例被引量:5
- 2003年
- 东晋南朝时代 ,侨州郡县广泛设立乃至成为制度。侨州郡县是相对于原州郡县而言的 ,然而侨州郡县系统与原州郡县系统并不能够完全对应起来 ,原州郡县一经侨置 ,即发生这样那样的变化。侨州、侨郡、侨县设立后 ,也并不稳定。至于当地州郡县 ,由于侨郡县的插入、迭置以至混合编制 ,形成了新的地方行政辖属系统 ,也就是以《宋书·州郡志》与《南齐书·州郡志》
- 胡阿祥
- 关键词:东晋南朝
- 《宋书・州郡志》献疑
- 2003年
- 沈约奉敕撰写《宋书》,始于齐永明五年(487年)春。由于有前人所修国史为基础,故次年三月即完成本纪十卷,列传六十卷;后十有余年,又续成八志凡三十卷①。其《州郡志》四卷,惟详建置、户口、水陆道里,而不及山川、古迹、城防等。
- 胡阿祥
- 关键词:《宋书》
- 东晋南朝人口迁移及其影响述论被引量:6
- 2003年
- 东晋南朝时期 ,人口迁移的规模之大、范围之广、历时之久 ,超过以前任何一个历史时期。大量人口迁入东晋南朝境内 ,产生了多方面的重要影响 :首先 ,从实质上讲 ,东晋南朝特别是其中的东晋、宋、齐、梁 ,是移民政权 ;其次 ,丰富了南方文化的内涵 ,提升了南方文化的层次 ;再次 。
- 胡阿祥
- 关键词:东晋南朝人口迁移
- 东晋陈郡谢氏江左地域选择述论被引量:3
- 2004年
- 陈郡谢氏本非高门 ,过江后数十年却迅速攀升为东晋一流大族 ,这与陈郡谢氏在江左的地域选择有密切关系。陈郡谢氏家族的地域选择 ,无论是家居地抑或仕宦地 ,都对陈郡谢氏的崛起提供了有力的地域支持。而当这种有力的地域支持不复存在时 ,陈郡谢氏便很快衰落了下去。
- 刘新光
- 关键词:东晋陈郡谢氏
- 六朝疆域与政区述论被引量:8
- 2003年
- 六朝疆域太多伸缩不定,六朝政区太多离析变迁。六朝疆域的政治中心是其首都,六朝绝大部分时间以建业、建康为首都。六朝之疆域范围,吴、陈两朝最小,晋末宋初最大。为了疆域的维持与国祚的延续,六朝在军事上,自北而南,自东徂西,或守河以保河淮之间,或守淮、守汉、守秦岭、守大巴、守米仓,以保河淮之间、江汉之间及汉中、巴蜀,或守江以保江南根本。六朝为了治理疆域而建置的政区,因受具体时代背景与特殊国情的影响,表现出几个主要特点,如政区层次增多,政区制度过分不整齐划一,政区建置混乱以至过滥,地方政权多实行双轨制等等,这又引发出了诸多弊端,如外重内轻从而导致割据与动乱,军政合治从而导致民刑诸政不修,机构重叠、官吏冗滥从而导致地方吏治败坏,其结果,便是隋朝灭陈后的重新规划政区建置与改革政区制度。
- 胡阿祥
- 关键词:六朝疆域政区
- 陈朝疆域变迁与政区建置考论被引量:5
- 2004年
- 南朝至陈 ,已是一个完全南方色彩的朝代。陈朝疆域变迁颇为复杂 ,太建七、八年时疆域最盛 ,太建十一年后划江为界。陈朝政区建置多有变更 ,以最后之祯明二年底为断 ,可考者凡 43州 ,1 45郡 ,5 79县。又目前讨论陈朝的疆域与政区 ,较原始的资料首推《隋书·地理志》 ;可参考的后人补志及研究成果虽有多种 ,但却存在着不少问题。
- 胡阿祥
- 关键词:疆域变迁政区建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