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170861)

作品数:11 被引量:49H指数:5
相关作者:朱文元马慧军王大光张汝芝岳学状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杨森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8篇细胞
  • 7篇毛囊
  • 5篇黑素
  • 4篇外毛根鞘
  • 4篇无色素
  • 4篇黑素细胞
  • 2篇人毛囊
  • 2篇黑素瘤
  • 2篇黑素瘤细胞
  • 2篇表皮
  • 2篇表皮黑素
  • 2篇表皮黑素细胞
  • 1篇电镜
  • 1篇电镜观察
  • 1篇凋亡
  • 1篇胰酶消化
  • 1篇原子力显微镜
  • 1篇原子力显微镜...
  • 1篇圆形细胞
  • 1篇三氧

机构

  • 10篇江苏省人民医...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蚌埠医学院第...

作者

  • 10篇朱文元
  • 8篇王大光
  • 8篇马慧军
  • 5篇张汝芝
  • 4篇李诚让
  • 4篇岳学状
  • 2篇夏明玉
  • 1篇卢新政
  • 1篇鲁严
  • 1篇侯麦花
  • 1篇冯岩

传媒

  • 6篇临床皮肤科杂...
  • 2篇中华皮肤科杂...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Journa...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 3篇2004
  • 3篇200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毛囊无黑素性黑素细胞的分离和培养被引量:5
2003年
目的:分离和培养毛囊无黑素性黑素细胞,探讨其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胶原酶V游离毛囊,0.5%分离酶消化婴幼儿包皮。0.05%,胰酶和0.53 mmol/L乙二胺四乙酸(EDTA)消化游离的毛囊和来自包皮的表皮,分别制备单细胞悬液进行培养。传至第3代,待细胞爬上盖玻片后,分别以NKI/beteb和HMB-45单抗染色。结果:毛囊的培养细胞,绝大多数为双极细胞,增殖较快,被NKI/beteb单抗识别,而HMB-45染色阴性。包皮的黑素细胞染色结果则与之相反。结论:毛囊的外根鞘中存在功能和形态上不成熟的无黑素性黑素细胞(AMMC)。AMMC长期培养的成功,有利于研究AMMC在毛囊生物学中所起的作用。
张汝芝朱文元王大光马慧军
关键词:外毛根鞘
毛囊内无色素黑素细胞的超微结构特点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探讨来自人毛发的毛囊内无色素黑素细胞的超微结构特点。方法胶原酶V消化正常人头皮,获取毛囊。游离毛囊用0.1 mol/L PBS冲洗,胰酶消化,得细胞悬液。将细胞悬液接种到适合黑素细胞生长的培养基。细胞传第3代后,收集细胞,电镜观察摄片。结果透射电镜下可见此细胞为单核圆形或椭圆形细胞,核大,核膜双层,核内常染色体丰富,而异染色质很少。胞质中充满黑素体,多为Ⅱ和Ⅲ期,极少为Ⅰ、Ⅳ期。黑素体内的电子密度颗粒多排列成同心圆形,少数排列呈线状。胞质内高尔基复合体不明显。结论毛囊内无色素黑素细胞超微结构不同于表皮黑素细胞,这种结构变化导致功能上的不成熟,无色素黑素细胞是成熟黑素细胞的贮库。
张汝芝朱文元夏明玉王大光马慧军
关键词:黑素细胞细胞超微结构囊内圆形细胞高尔基复合体表皮黑素细胞
倍他米松对毛囊外毛根鞘无色素黑素细胞激活的试验研究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研究倍他米松(betamethasone,BT)对毛囊无色素黑素细胞(amelanotic melanocytes,AMMC)的激活作用。方法:以高、中、低3种不同浓度的BT作用于培养的人毛囊外毛根鞘AMMC,测定药物作用前后酪氨酸酶(tyrosinase,TYR)活性和黑素生成的变化。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法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半定量分析药物作用前、后AMMC TYR、酪氨酸酶相关蛋白(ty-rosinase related protein,TRP)-1和TRP-2表达的变化,透射电镜分析黑素小体在药物作用前后的变化。结果:BT促进了AMMC表达TYR和TRP-1,并且以剂量依赖方式促进TYR活性,诱导黑素生成。AMMC主要含有Ⅰ、Ⅱ和Ⅲ期黑素小体,但是BT作用后AMMC含有大量Ⅲ或Ⅳ期黑素小体,并且以Ⅳ期黑素小体为主。结论:BT能够激活AMMC,这可能部分解释了糖皮质激素治疗白癜风的机制。
王大光朱文元马慧军岳学状李诚让
关键词:毛囊倍他米松
1,25二羟基维生素D3对毛囊外毛根鞘无色素黑素细胞激活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研究1,25二羟基维生素D3(1,25-Dihydroxyvitamin D3,VID)对毛囊外毛根鞘无色素黑素细胞(amelanotic melanocytes,AMMC)的激活作用。方法以高、中、低3种不同浓度的1,25(OH)2D3作用于培养的人毛囊外毛根鞘AMMC,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然后收集细胞,测定细胞酪氨酸酶活性和黑素含量,透射电镜观察药物作用前后AMMC内黑素小体的变化,最后通过Western blot方法半定量分析药物作用前后AMMC内酪氨酸酶(tyrosinase,TYR)、酪氨酸酶相关蛋白1(tyrosinase related protein-1,TRP-1)和酪氨酸酶相关蛋白2(tyrosinase relatedprotein-2,TRP-2)表达的变化。结果 VID能增加AMMC内酪氨酸酶活性,促进AMMC生成黑素,电镜结果显示药物作用后的AMMC内出现大量Ⅲ、Ⅳ期黑素小体。Western blot结果显示VID可以促进AMMC中TYR和TRP-1的表达,但对TRP-2的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 VID通过促进黑素生成相关酶TYR和TRP-1的表达激活了AMMC。
王大光朱文元鲁严马慧军岳学状李诚让
关键词:毛囊
毛囊外根鞘NKI/beteb和HMB-45免疫组化及胰酶消化后细胞的电镜观察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研究头皮毛囊外根鞘中无活性黑素细胞的存在部位以及毛囊经胰酶消化的细胞组成。方法:拔取正常头发,琼脂预先包埋后,切片行NKI/beteb和HMB-45单抗染色。另取毛囊用胰酶消化,收集细胞,在透射镜下进行观察。结果:拔取的正常毛囊外根鞘中存在NKI/beteb阳性细胞,而HMB-45染色阴性。在毛母质中有大量的HMB-45阳性细胞。毛囊经胰酶消化的细胞为有活性的黑素细胞(MC)、无色素性黑素细胞(AMMC)、毛皮质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结论:毛囊外根鞘中存在功能和形态不成熟的AMMC。
张汝芝朱文元马慧军王大光
关键词:毛囊外根鞘免疫组化法透射电镜
人表皮黑素细胞、毛囊无色素黑素细胞和鼠黑素瘤细胞的原子力显微镜观察被引量:7
2003年
目的:观察培养的人表皮黑素细胞、毛囊无色素黑素细胞和S91鼠黑素瘤细胞的形态结构。方法:培养并纯化来自正常人包皮的黑素细胞以及来自毛囊的无色素黑素细胞,同时复苏S91细胞株,传代后接种到内置云母片的培养板中,细胞贴附到云母片上后固定,用原子力显微镜扫描观察。结果:正常人表皮黑素细胞有3级分支,在主干及分支的顶端和侧缘可见膨出的球形结构。鼠黑素瘤细胞仅有很短的2级分支,在2级树突近端可见黑素小体。毛囊无色素黑素细胞只有1级树突,并只在树突近端有少数黑素小体。结论:表皮黑素细胞在形态上比黑素瘤细胞、毛囊无色素黑素细胞更成熟,有更多的黑素颗粒从树突的顶端和侧缘以胞吐的形式被输出。
张汝芝朱文元夏明玉冯岩
关键词:表皮黑素细胞鼠黑素瘤细胞原子力显微镜
维A酸促毛囊外毛根鞘无色素黑素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9
2004年
目的:研究维A酸(all-transretinoic acid,ATA)对毛囊无色素黑素细胞(amelanotic melanocytes,AMMC)的激活作用。方法:以高、中、低3种不同浓度的ATA作用于培养的人毛囊外毛根鞘AMMC,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细胞计数法测定ATA对AMMC增殖率的影响,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法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半定量分析药物作用前后AMMC酪氨酸酶(tyrosinase,TYR)、酪氨酸酶相关蛋白-1(tyrosinase related protein-1,TRP-1)和酪氨酸酶相关蛋白-2(TRP-2)表达的变化。结果:ATA能抑制AMMC的增殖,并能促进AMMC表达TYR和TRP-1,但对TRP-2的表达没有影响。结论:ATA能够促进AMMC的分化,同时抑制增殖,其抑制机制可能与凋亡有关。
王大光朱文元马慧军李诚让岳学状
关键词:毛囊维A酸细胞分化
三氧化二砷对小鼠恶性黑素瘤细胞Cloudman S91的作用被引量:3
2004年
目 的 观 察 不 同 浓 度 三 氧 化 二 砷 (As2O3)对 体 外 培 养 小 鼠 黑 素 瘤 Cloudm an S91(S91)细 胞的 影 响 。 方 法 以 不 同 浓 度 As2O3 诱 导 体 外 培 养 小 鼠 S91 黑 素 瘤 细 胞 24、48、72、96、120 h, 用 四 氮 唑(M TT)还 原 法 检 测 细 胞 增 殖 ;观 察 细 胞 病 理 组 织 学 变 化 ;计 数 其 集 落 形 成 ;流 式 细 胞 仪 测 定 细 胞 周 期 及凋 亡 率 。结 果 0.031  ̄ 0.25 μm ol/L As2O3 促 进 小 鼠 黑 素 瘤 细 胞 增 殖 及 集 落 形 成 ,诱 导 14 d 后 大 多 数 细胞 处 于 G0-G1 期 ,胞 核 变 小 ,核 浆 比 例 增 大 ,核 仁 减 少 。 0.5  ̄ 8 μm ol/L A s2O 显 著 抑 制 小 鼠 S91 细 胞 增 3殖 ,2  ̄ 8 μm ol/L As2O3 明 显 促 进 细 胞 凋 亡 。 结 论 As2O3 明 显 影 响 小 鼠 S91 细 胞 增 殖 、分 化 及 生 长 周 期及 凋 亡 ,并 呈 浓 度 及 时 间 依 赖 性 。 低 浓 度 时 促 进 其 增 殖 ,并 有 一 定 诱 导 细 胞 分 化 作 用 ,高 浓 度 时 显 著 抑制 其 增 殖 ,并 促 进 部 分 细 胞 凋 亡 。
侯麦花朱文元卢新政
关键词:三氧化二砷小鼠恶性黑素瘤细胞细胞凋亡
人毛囊无色素黑素细胞培养的纯化和培养基成分对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7
2004年
目的研究geneticin在毛囊黑素细胞培养过程中对成纤维细胞的去除作用,研究12-O-十四烷佛波酯-13-醋酸酯TPA和含牛垂体提取物BPE角质形成细胞无血清培养基K-SFM对毛囊无色素黑素细胞AMMC形态和增殖的影响。方法通过胶原酶法培养毛囊黑素细胞,观察不同浓度geneticin对污染的成纤维细胞的去除。同时观察不同浓度TPA和含BPE的K-SFM对AMMC形态和促增殖的影响。结果采用100μg/mLgeneticin处理2d后,剩余细胞主要是黑素细胞,其中部分成纤维细胞呈死亡状态,继续培养至第7天后,黑素细胞的纯度达到90%以上。50ng/mLTPA可以促进细胞增殖,与100ng/mLTPA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对细胞形态影响不大;100ng/mLTPA明显促进黑素细胞的树突增加。含20%、40%和80%的K-SFM含BPE培养基中,浓度为80%时促增殖作用最明显。结论100μg/mLgeneticin作用2d去除黑素细胞培养中污染的成纤维细胞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并可重复使用。在毛囊黑素细胞培养中,TPA以50ng/mL的浓度即可明显促进增殖,而不影响细胞的形态。含BPE的K-SFM可以浓度依赖性地促进AMMC增殖。
王大光朱文元马慧军张汝芝
关键词:毛囊
人毛囊无色素黑素细胞培养方法的改良及色素生成相关酶表达的研究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进一步改良人毛囊无色素黑素细胞(amelanotic melanocytes,AMMC)培养的方法,并研究了AMMC内黑素生成相关酶的表达:酪氨酸酶(tyrosinase,TYR)、酪氨酸酶相关蛋白-1(tyrosinase related protein-1,TRP-1)和酪氨酸酶相关蛋白-2(tyrosinase related protein-1,TRP-2)。方法采用1%分离酶(dispase)消化分离毛囊,选用含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SCF)、内皮素-3(endothelin-3,ET-3)、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fibroblast grow factor,bFGF)和霍乱毒素(cholera toxin,CT)的成黑素细胞培养基培养AMMC,同时培养表皮黑素细胞(melanocytes,MC)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多巴染色和透射电镜对细胞进行鉴定,蛋白印记法分析TYR、TRP-1和TRP-2的表达。结果1%分离酶消化24h可以容易获得游离的毛囊,结合我们所用的培养基完全排除了成纤维细胞的污染。所用成黑素细胞培养基促AMMC增殖明显,细胞可传5代以上。免疫组化结果显示,AMMC表达gp100、酪氨酸酶(tyrosinase,TYR)、酪氨酸酶相关蛋白-1(tyrosinase related protein-1,TRP-1)和酪氨酸酶相关蛋白-2(tyrosinase related protein-1,TRP-2),证明培养的细胞为黑素细胞。AMMC的多巴染色呈阴性,并且透射电镜发现AMMC胞质中仅含大量的I期、II期黑素小体,未见III、IV期黑素小体,因此说明AMMC处于未分化状态。TYR和TRP-1在MC中的表达明显强于AMMC,TRP-2的表达在两种细胞间没有明显差别,进一步说明AMMC与MC具有异质性。结论我们成功培养了完全纯化、快速增殖的AMMC,并且培养的细胞不能生成黑素,生物学性状更接近活体中的状态,其与表皮黑素细胞具有异质性。
王大光朱文元马慧军岳学状李诚让
关键词:细胞培养毛囊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