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7XJY014)
- 作品数:26 被引量:581H指数:12
- 相关作者:骆东奇邱道持王平李广东石永明更多>>
- 相关机构:重庆工商大学西南大学广西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重庆市社科联青年基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农村土地集约利用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8
- 2011年
- 对农村土地集约利用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由于直接衡量农户集约利用意愿的行为指标难以确定与获取,以"是否愿意耕地集约利用"来反映农户集约利用耕地行为意愿;"是否愿意政府统一规划宅基地"来反映农户集约利用农村宅基地行为意愿。运用Logistic模型,从农民自身特征、农户家庭特征、农户现有居住特征、农户耕地特征和区域社会经济特征5个方面来进行实证分析。
- 王平邱道持李广东骆东奇
- 关键词:农户意愿集约利用
- 基于GIS的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实证分析——以重庆市为例被引量:6
- 2011年
- 2008年重庆市备受争议的"股田公司"试验被相关部门紧急叫停,对于"试验期"已经成立的"股田公司"重庆市计划对其进行专业合作社化整改。为此,在问卷调查、个案访谈的基础上,对整改后的重庆市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利用GIS技术建立相关的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研究表明,截至2009年底重庆市"以地入股"发展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共有2 532个,其中主要经营模式为生产要素合作模式、股权单一模式、股份混合模式、股权转租模式、股份参与模式。同时,针对调查中合作社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希望能够对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运行模式提供参考。
- 张怡然邱道持李艳骆东奇石永明
-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GIS技术
- 统筹城乡视角的重庆市农村环境污染成因及对策研究被引量:5
- 2009年
- 重庆市农村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而重庆作为西部唯一的直辖市,全国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农村环境已经成为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文章在阐述重庆农村环境污染现状、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对策建议:运用加减乘除法,发展现代农业,防治农村生产生活污染,加快农村生态环境建设,防止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四大重点工作;编制专项规划、相关宣传、基础调研、污染防治技术研发四项基础工作。
- 骆东奇白洁朱莉芬
- 关键词:农村环境
- 农村土地市场型流转模式设计与风险防范被引量:8
- 2009年
- 文章在分析土地流转发展状况和传统土地流转模式的基础上,从城乡统筹发展的视角,提出了农村土地市场型流转模式的内涵;分析了该模式的现实意义;设计了农村土地市场型流转模式的关键环节操作方法:成立土地流转中介机构、确定土地流转基准价、发布土地流转信息、签订土地流转合同、土地流转后使用与保持监管等。并结合现实,提出了强化科学引导、严格规范中介行为、注重土地承包信息管理、加强流转后土地质量和用途管理等四个方面风险防范策略。
- 骆东奇朱莉芬李颖慧
- 关键词:统筹城乡
- 农村居民点用地复垦时序研究——以重庆市潼南县双林村为例被引量:11
- 2013年
- 研究目的:以双林村为例,从村域尺度开展农村居民点用地复垦时序研究,为制定土地开发复垦等土地综合整治专项规划提供决策依据。研究方法:GIS技术,参与式农村评估方法、熵权法和综合指数法。研究结果:双林村农村居民点用地复垦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其中,近期居民点复垦面积88994.30 m2,占总复垦面积的32.48%,中期居民点复垦面积117161.03 m2,占复垦总面积的42.76%,剩下24.76%的复垦居民点为远期复垦对象,面积共67842.23 m2。同时,双林村各个合作社三个时段农村居民点复垦面积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论:以行政村为研究区域,以农村居民点图斑为评价单元,开展村域尺度的居民点用地复垦时序评价,其评价结果更具有操作性及指导作用。
- 尹娟邱道持潘娟
- 关键词:土地整理农村居民点GIS技术参与式农村评估
- 基于忠县农户调查的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需求分析被引量:22
- 2010年
- 研究目的:从意愿角度揭示农户对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需求的影响因素,为构建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提供建议。研究方法:农户调查法,多项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法。研究结果:农户经济补偿需求意愿存在较大差异;耕地利用比较效益、家庭人口数、家庭年人均纯收入、耕地保护意愿指数、经济补偿期望值、经济发展水平对农户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需求影响显著。研究结论:构建重在保障农户权益的经济补偿机制势在必行,必须从补偿区域、补偿对象、补偿运作、补偿来源等方面创新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
- 李广东邱道持王平骆东奇石永明
- 关键词:土地经济耕地保护机制经济补偿农户意愿
- 双溪模式:农民需要与改革措施——重庆江北区统筹城乡改革试验影响调查被引量:2
- 2009年
- 针对"双溪模式"的推广问题,对重庆市江北区双溪村周边13个村的调查表明,农民在生产性贷款、长期有保障的土地流转、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降低教育成本等方面的需要十分迫切。尽管双溪模式中农民转市民和集中居住等政策得到周边农民普遍认可,但政府直接介入农村生产要素流动和经营过多,变革体制机制和提供公共服务的力度不够,提高了农民对政府的依赖性,降低了农民变革自身生产生活模式的主动性,在改革试验推进中必须有所突破。
- 刘昌用高旻
-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村土地流转
- 基于农户调查的重庆市农村土地流转研究被引量:93
- 2009年
- 研究目的:探明农村土地流转形式、影响因素和流转后农民的生活保障,了解农民对土地流转的意愿。研究方法: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研究结果:户主的文化程度对土地流转的影响不大;家庭人均收入水平越高,发生土地流转的比例也越高;离城镇或交通线路近,发生土地流转的比例高;土地流转实现形式主要是自己联系、承租人联系和集体组织;土地转让后的生活保障主要靠外出务工。土地流转的期望收益平均在540元/亩,土地流转方式以免费送给亲戚和租给他人或企业为主,土地流转的时间以1—2年为主,土地流转的管理方式希望通过集体组织管理。研究结论:农村土地流转受农户家庭收入、农户所处的区位条件等影响;政府应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加快土地流转市场化;尽快健全与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发挥政府公共服务职能,规范土地流转管理,引导农民对土地流转的新认识。
- 骆东奇周于翔姜文
- 关键词:土地制度土地流转流转意愿农户调查
- 地方政府耕地保护激励契约设计研究被引量:14
- 2011年
- 研究目的:运用委托代理理论探索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耕地保护最优激励契约设计问题,为破解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两难困境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基于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对地方政府的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任务进行了分析,并对激励契约进行了设计。研究结果:现行激励机制存在诸多缺陷,迫切要求改进。多任务激励成本相互独立下地方政府激励是绝对风险规避度、边际激励成本变化率和可观测变量方差的递减函数;多任务激励成本相互替代时,增强耕地保护激励必须弱化经济发展的激励,而完全替代时不同委托任务的边际收益必须相等。研究结论:完善地方政府激励机制,要积极推进耕地保护绩效与政绩挂钩制,建立耕地保护动态督查制度,促进政绩考核体系"绿色化";完善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
- 李广东邱道持王平
- 关键词:耕地保护多任务委托代理激励契约地方政府
- 生计资产差异对农户耕地保护补偿模式选择的影响——渝西方山丘陵不同地带样点村的实证分析被引量:107
- 2012年
- 耕地比较效益低下引致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成为破解耕地保护问题的客观选择,而影响经济补偿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在于补偿模式设计是否符合农户诉求,因此定量刻画农户生计资产差异对其补偿模式选择的影响便是补偿模式设计的核心。运用参与式农村评价法(PRA)对渝西方山丘陵3个样点村392户农户进行了实地调查,构建了农户生计资产六边形计量分析框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和Probit回归分析法对农户生计资产差异与补偿模式选择意愿间耦合关系的存在性和影响度进行了分析,并设计了差别化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模式。研究结果表明:①农户生计资产存在属性差异和空间分异。农户生计总资产呈现由自给型纯农户到非农户递增的总体趋势,空间上存在海拔越高生计资产越低的趋势。②农户对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模式的选择意愿存在随农户生计资产差异由"成都模式"向"佛山模式"过渡的趋势,不同地带农户模式选择意愿存在空间分异。③农户生计资产差异与耕地保护补偿模式选择间存在耦合关系,自然资产与农户模式选择意愿呈负相关,社会资产对农户的模式选择影响最小,金融资产对农户模式选择的影响较弱,人力资产和物质资产对农户决策均产生较显著影响,心理资产对农户的决策影响最为显著。④根据农户生计资产缺乏情况为7种类型农户设计了概念性的补偿模式体系,并就补偿方法、补偿依据、补偿标准和补偿资金来源问题进行了探讨。
- 李广东邱道持王利平王平骆东奇
- 关键词:生计资产耕地保护农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