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CEA110153)
- 作品数:6 被引量:18H指数:2
- 相关作者:刘裕张媛唐薇刘芳黄容更多>>
- 相关机构:电子科技大学匹兹堡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 媒介不良接触对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被引量:5
- 2014年
- 采用问卷调查法,以872名青少年为被试,探讨了媒介不良接触对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影响及其内在作用机制。结果显示:(1)媒介不良接触对青少年攻击行为具有正向累积影响,即攻击行为随媒介不良接触的增加而加速增加,呈二次曲线变化趋势;(2)道德推脱、道德认同和犬儒主义特征在媒介不良接触与青少年攻击行为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而道德推脱又在道德认同和犬儒主义特征与青少年攻击行为之间具有完全中介作用。
- 刘裕张媛唐薇
- 关键词:道德推脱道德认同
- “社交礼仪”四维立体教学创新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对高校学生开展的礼仪教育应该是立体的从内到外的完整塑造,这种教学方法好比一个三角锥体,由四个面构成,分别是基础素养、礼仪规范、模拟实践和经典阅读,谓之"四维立体教学法",如此才能塑造出具有健全人格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公民。
- 林丹彤刘迪中
- 关键词:礼仪教育课程设计立体教学
- 道德推脱对青少年外部问题行为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效应被引量:8
- 2015年
- 以1030名12~21岁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了青少年外部问题行为与媒介不良接触、道德推脱、移情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青少年外部问题行为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且在青春中期和晚期显著高于青春早期;男女生的外部问题行为在青春早期没有明显差异,但在青春中期和晚期,男生的外部问题行为明显高于女生。(2)道德推脱在媒介不良接触与青少年外部问题行为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这一中介作用过程又受到移情水平的负向调节,因此道德推脱对青少年外部问题行为的影响是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 刘裕唐薇张媛刘芳
- 关键词:青少年道德推脱移情
- 大众传媒对青少年道德观念影响的实证研究
- 2015年
- 以1 088名青少年作为被试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以传播学受众理论为基础并提出基本假设,运用因子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路径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大众传媒对青少年道德观念的影响。结果表明,青少年媒介接触与其道德观念显著相关,其中:媒介类型为书籍和报纸、媒介内容为社会生活类和科教纪实类、媒介系统组合为纸质媒介接触和科教纪实类内容对青少年道德观念有显著正向影响;媒介类型为游戏和网络、媒介内容为刺激性娱乐类、媒介系统组合为电子网络媒介接触和刺激性娱乐类内容对青少年道德观念有显著负向影响。
- 刘裕陈超
- 关键词:大众传媒青少年道德观念德育
- 媒介不良接触导致问题行为:心理控制源的作用被引量:1
- 2015年
- 对1116名初一至大三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了心理控制源在媒介不良接触与青少年问题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和调节作用。结果显示:(1)青少年媒介不良接触水平随年级增加而升高,男生的媒介不良接触水平明显高于女生;(2)媒介不良接触与青少年问题行为正相关;(3)心理控制源在媒介不良接触与青少年问题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4)心理控制源又调节了媒介不良接触对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影响:随着媒介不良接触的增加,外控者的问题行为比内控者有更大幅度的上升。
- 刘裕刘芳
- 关键词:心理控制源
- 大学生参与人大代表选举影响因素实证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大学生的政治参与呈现出一定的"政治冷漠"的现象。以2012年县乡人大代表选举为例,根据心理学和行为学相关理论,采用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大学生参与人大代表选举的影响因素及其对选举行为产生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选举认知水平和选举态度分别与选举动机呈显著正相关,且两者都需要通过选举动机才能对选举行为倾向产生正向影响;同时,选举动机越强烈,选举行为倾向越大。此外,大学生群体未受到重视以及对选举的相关信息不了解也是阻碍大学生参与选举的重要因素。
- 刘裕黄容
- 关键词:大学生人大代表选举结构方程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