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300252)
- 作品数:2 被引量:1H指数:1
- 相关作者:刘强马秋枝王幸张利鑫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大豆凝集素对小肠上皮细胞和红细胞凝集能力的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本文旨在测定纯化的大豆凝集素对兔和鸡小肠上皮细胞和红细胞的凝集活性。测定大豆凝集素对红细胞的凝集能力时,采用2%兔红细胞悬液,测定了使兔红细胞50%凝集的蛋白质浓度。测定对兔小肠上皮细胞的凝集能力时,采用荧光标记SBA与新鲜小肠上皮细胞结合后,观察荧光显微镜下荧光结合细胞比例的方法定量。经血凝试验结果表明,使兔红细胞50%凝集的SBA蛋白质浓度为2.50~3.69μg/mL,而SBA对鸡的红细胞没有凝集作用。SBA对兔小肠上皮细胞有结合能力,结合率为30%左右。试验结果说明大豆凝集素的血凝活性具种属特异性,用SBA与小肠上皮细胞的结合率作为评价其抗营养活性的指标具一定可行性。
- 王幸马秋枝刘强
- 关键词:小肠上皮细胞红细胞凝集
- 添加N-乙酰-D-半乳糖胺消除大豆凝集素抗营养活性的可行性研究
- 2009年
- 在以玉米淀粉和生大豆为主的日粮中添加糖配体(N-乙酰-D-半乳糖胺),通过观察肉鸡生长性能和大豆凝集素与肠道细胞结合率的变化,研究添加糖配体消除大豆凝集素(SBA)抗营养活性的可行性,并进一步探讨该糖配体对抑制SBA引起的肉鸡生长性能下降的机理。试验选取40只健康的1日龄AA肉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个重复,两组动物分别饲喂半纯合对照日粮和添加了500 mg/kg N-乙酰-D-半乳糖胺的试验日粮,自由采食和饮水,试验期25 d。结果显示:试验组肉鸡的平均日增重提高了31.1%,料肉比降低了11.2%;十二指肠和空肠上皮细胞的SBA结合率分别降低了56.5%和51.9%,说明添加N-乙酰-D-半乳糖胺能降低SBA与小肠上皮细胞结合,减少肠道损伤,可起到消除其抗营养活性的作用。
- 张利鑫刘强
- 关键词:小肠上皮细胞肉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