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79161)

作品数:14 被引量:230H指数:8
相关作者:李志李晨曦林雪青向伟林国伟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9篇土壤
  • 8篇土地利用
  • 8篇土壤水
  • 7篇黄土
  • 7篇黄土塬
  • 6篇水分
  • 6篇土壤水分
  • 5篇地下水
  • 5篇水化学
  • 5篇土地利用变化
  • 5篇黄土高原
  • 5篇黄土塬区
  • 3篇水化学特征
  • 3篇剖面
  • 3篇化学特征
  • 3篇黄土区
  • 2篇氮素
  • 2篇水分特征
  • 2篇同位素
  • 2篇土壤水分特征

机构

  • 14篇西北农林科技...
  • 3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太原理工大学
  • 1篇平顶山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南水北调中线...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11篇李志
  • 4篇林雪青
  • 4篇李晨曦
  • 3篇向伟
  • 3篇林国伟
  • 2篇刘文兆
  • 2篇程立平
  • 2篇李京京
  • 2篇黄亚楠
  • 1篇张志强
  • 1篇郑秀清
  • 1篇吕哲敏
  • 1篇王效琴
  • 1篇石小平
  • 1篇季翔
  • 1篇李志恒
  • 1篇韦祎
  • 1篇王志文

传媒

  • 2篇环境科学学报
  • 2篇环境科学
  • 2篇水土保持通报
  • 2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环境化学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人民黄河
  • 1篇Journa...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4
  • 2篇2012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黄土高原白草塬土地利用变化对地下水补给的影响被引量:4
2019年
为研究黄土高原土地利用变化对地下水补给的影响,在甘肃会宁县白草塬采集农地、杏林地、杏林‖柠条地和杏林‖苜蓿地4种土地利用方式0~10 m剖面土样,通过制定表征土壤水分亏缺的指标和氯离子质量平衡法,从土壤水分含量、储水量、干燥化和深层渗漏量等角度分析了土地利用变化对地下水补给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水分作用强度和深度不同。0~10 m剖面的平均土壤含水量表现为农地>杏林地>杏林‖柠条地>杏林‖苜蓿地。0~5 m包含杏树的两种间作地平均土壤含水量已达到或接近萎蔫湿度,土壤达到中度甚至重度干燥化;5~10 m各利用方式干燥化程度有所减轻。4种样地土壤水分深层渗漏量为8.8~13.6 mm·a ^-1,占多年平均降雨量的4.0%。由于土地利用类型转换时间不到10年,尽管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水分有较大影响,但对地下水补给的影响尚不显著。
黄亚楠林国伟李志
关键词:土壤水分土地利用变化深层渗漏黄土塬区
黄土高原白草塬土壤水分特征及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对黄土高原白草塬土壤水分特征及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进行分析,为该区水资源管理和生态建设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方法]测定并分析白草塬6种利用方式下0—10m的土壤水分,并基于土壤储水量、水分亏缺量及干燥化指数等指标评价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结果]6种土地利用方式0—10m平均含水量表现为:农地>荒草地>苜蓿地>杏林地>杏林柠条间作地>杏林苜蓿间作地。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水分的影响深度不同,苜蓿地与荒草地的影响集中在0—5m,而包含杏树的利用方式对土壤水分的影响向深层推进甚至可贯穿整个剖面。0—5m除农地外皆有重度土壤干燥化现象;5—10m包含杏树的利用方式干燥化程度较农地、荒草地和苜蓿地严重。[结论]农地转变为包含杏树的利用方式后对土壤深层水分有显著的影响,造成土壤水分储水量减少和干燥化现象严重。
林国伟李志李晨曦向伟林雪青
关键词:土壤水分土地利用变化黄土塬区
黄土塬区几种典型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水稳定同位素特征被引量:56
2012年
对陕西省长武县黄土塬区降水及主要土地利用方式下0~20 m剖面土壤水进行采样和稳定同位素测定,研究了该区深层土壤水稳定同位素特征及土壤水运动机制.结果表明:长武塬区大气降水线方程为δD=7.39δ18O+4.34(R2=0.94,n=71),其降水稳定同位素值具有明显的冬春高、夏秋低的季节变化特征.土壤水稳定同位素值落于当地大气降水线下侧,且高于7—10月降水稳定同位素值,该区土壤主要接受同位素值偏负的夏秋降水的补给.土壤剖面上,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之间土壤水同位素值随土壤深度增加而趋于一致;相同土地利用条件下,浅层土壤水同位素组成随时间推移而变化的程度剧烈,随土壤深度增加,土壤水同位素值的变化程度减弱,甚至无变化.对比降水和土壤水的稳定同位素值变化发现,在黄土塬区,活塞流和优先流并存于降水入渗过程中,但优先流入渗的发生与土地利用方式存在一定关系.通常情况下,高耗水型人工林草因水分负平衡形成的土壤干层将减小优先流发生的可能性,而农田、荒草地等土地利用方式均易发生优先流形式的降水入渗,从而对深层土壤水分或地下水形成补给.
程立平刘文兆
关键词:黄土塬区降水土壤水稳定同位素土地利用
黄土区洛川塬地下水化学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0
2019年
地下水是黄土塬区的主要水源,探讨其水化学特征及控制因素对于地下水资源合理利用和有效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以洛川塬为研究区域,通过该区2015~2017年采集的地下水的阴阳离子测定,运用Piper图、Gibbs图、相关性分析和正演模型等方法,对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及其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地下水为弱碱性低矿化度水,水化学类型为CaMg-HCO3型;②地下水的离子浓度特别是Na+、Ca2+和HCO3离子有时空变异,可能受降水淋溶土壤、阳离子交换和地下水的水平流动等因素影响.③影响地下水离子浓度的主要因素为碳酸岩和硅酸岩风化作用,其中碳酸盐岩风化平均贡献率介于47%~85%,硅酸盐岩风化的贡献率介于6%~38%.蒸发岩溶解、人类活动及大气输入的贡献非常小,平均贡献率均小于5%.可见,深厚的黄土为优质地下水的储存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目前水质仍然受自然因素主导.
李洲李晨曦华琨李志
关键词:地下水水化学特征
陕北黄土区深剖面土壤水和氮素来源及其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
黄土高原不饱和区深厚,土地利用方式发生巨大变化,显著影响土壤水和氮素运移过程,进而导致土壤水和氮素来源存在差异。前期研究仅聚焦于水分亏缺和硝态氮(NO3--N)累积现象,深剖面土壤水和氮素来源示踪方面研究相对薄弱,难以满...
姬王佳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稳定同位素
文献传递
Long Term Effects of Farming System on Soil Water Content and Dry Soil Layer in Deep Loess Profile of Loess Tableland in China被引量:11
2014年
Soil water is strongly affected by land use/cover in the Loess Plateau in China. Water stored in thick loessal soils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resources regulating vegetation growth. However, soil water in the deep loess profile, which is critical for maintaining the function of the "soil water pool" is rarely studied because deep profile soil samples are difficult to collect. In this study, four experimental plots were established in 2005 to represent different farming systems on the Changwu Tableland: fallow land, fertilized cropland, unfertilized cropland, and continuous alfalfa. The soil water content in the 15-m-deep loess profiles was monitored continuously from 2007 to 2012 with the neutron probe techniqu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emporal variations in soil water profiles differed among the four farming systems. Under fallow land, the soil water content increased gradually over time, first in the surface layers and later in the deep soil layers. In contrast, the soil water content decreased gradually under continuous alfalfa. The distributions of soil water in deep soil layers under both fertilized and unfertilized cropland were relatively stable over time. Thus farming system significantly affected soil water content. Seven years after the start of the experiment, the soil water contents in the 15-m-deep profiles averaged 23.4% under fallow land, 20.3% under fertilized cropland, 21.6% under unfertilized cropland, and 16.0% under continuous alfalfa. Compared to measurements at the start of the experiment, both fallow land and unfertilized cropland increased soil water storage in the 15-m loess profiles. In contrast, continuous alfalfa reduced soil water storage. Fertilized cropland has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soil water storage.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deep soil water can be replenished under the fallow and unfertilized farming systems. Dry soil layers(i.e., those which have soil water content less than the stable field water capacity) in the subsoil of the Changwu Tableland region can be classifie
CHENG Li-pingLIU Wen-zhao
关键词:土壤干层耕作制度黄土塬土壤水分含量农田施肥
基于地形梯度的汾河流域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分析被引量:51
2016年
地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分析土地利用类型与地形因子的动态关系可以反映土地利用变化的合理性,对后续的土地利用管理和水土保持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汾河流域1986年、1995年、2005年和2010年土地利用矢量图,构建土地利用变化图谱和地形位指数,系统分析了土地利用在地形梯度上的分布特征和变化历程。结果表明:1986-2010年,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林地和草地为主,其中耕地减少和建设用地增加是主要变化类型。各地类在地形梯度上呈明显的层级分布,耕地、建设用地和水域主要分布在低地形梯度,草地分布在中区段,而林地集中分布在中高区段。土地利用变化以稳定型和反复变化型为主,两者占研究区总面积的98.4%,其中,稳定型以低地形梯度的耕地和中高地形梯度的林地为主,反复变化型以低中地形梯度的草地与耕地间的反复转化为主;其余图谱类型的比例均在1%以下,主要变化类型均为中低地形梯度下耕地向建设用地的转化。在自然因素、人类活动和政策的共同作用下,汾河流域的土地利用结构和空间格局发生了改变,整体趋于合理,但仍存在部分不合理利用现象,需要加强规划管理。
李京京吕哲敏石小平李志
关键词:土地利用地形汾河流域黄土高原
黄土高塬沟壑区不同坡位和植被下的土壤硝态氮特征研究被引量:8
2017年
地形和植被会改变水分在土壤中的运移,进而影响土壤中硝态氮(NO_3^--N)的分布,并可能导致对水体污染的差异.在黄土高塬沟壑区黑河流域选取3个样点,采集刺槐林和草地在不同坡位(上、中和下坡位)的6 m深土样,分析了坡位和植被对NO_3^--N迁移的影响,并初步评估了其对地表水及地下水污染的潜在风险.不同坡位及植被条件下,土壤中硝态氮均没有出现累积,在表层土壤达到最大值后逐渐减小.2种植被下NO_3^--N达到稳定时的深度约为200 cm,稳定浓度均为下坡位>上坡位>中坡位,但在同一坡位的稳定浓度均有草地高于刺槐林的特点,说明坡位及植被覆盖类型均会影响NO_3^--N在土壤中的分布.整个流域地表水NO-3含量枯水期及汛期分别为(6.90±2.10)mg·L^(-1)和(5.84±2.86)mg·L^(-1),而坡地表层土壤(0~20 cm)中可移动态NO_3^-为(29.55±6.59)mg·L^(-1),明显大于地表水中的浓度,很有可能随径流流失造成地表水氮素污染.地下水枯水期和汛期的NO_3^-含量分别为(24.61±23.72)mg·L^(-1)和(15.70±10.78)mg·L^(-1),而坡地深层土壤(>200 cm)中NO-3为(0.78±0.16)mg·L^(-1),由于浓度较低,对地下水造成污染的可能性较小.
林雪青李志向伟李晨曦李京京
关键词:植被类型黄土坡地硝态氮
黄土塬区土地利用变化对深剖面土壤水分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在长武塬区的6个地点分别采集农地、10年果园和20年果园10 m深剖面的土样,通过测定和分析不同样地的土壤水分,定量揭示其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农地和10年果园土壤水分具有相似的垂向分布,随深度增加土壤水分含量增大,而20年果园随深度增加呈减小趋势,但6 m以下3种样地土壤水分随深度增加基本不发生变化;农地、10年和20年果园在0-6 m、6-10 m和0-10 m土层平均土壤水分含量分别为17.8%、17.5%和15.8%,20.4%、20.6%和14.8%,18.8%、18.7%和15.4%,与农地相比,20年果园0-6m、6-10m和0-10 m土层减少的土壤水分分别占农地的11%、27%和18%;农地6-10 m土壤储水量为1 063 mm,而转化为果园后随果龄增大而减小,其中10年果园无明显差异,但20年果园减少了291 mm,在该土层形成稳定的低湿层。20年果园6 m以下稳定的低湿层可能减少水分的深层渗漏进而降低地下水补给量,伴随着大面积的农地转化为人工林草,可能会对区域水循环造成影响。
向伟林雪青张志强李志
关键词:土壤水分土地利用变化黄土高原
城区河道蓄水对地下水影响的数值模拟被引量:3
2012年
采用MODFLOW软件模拟了汾河太原段河道蓄水工程对地下水的影响,预测了蓄水池四周无防渗处理,防渗墙渗透系数为10-5、10-6cm/s的封闭式防渗处理,悬挂式防渗处理4种工况条件下的年渗漏量、最大水位壅高值、回水影响宽度。结果表明:不做防渗处理时,年渗漏量很大,水位壅高值也很大,汾河河道蓄水将引起汾河东岸3 km范围内地下水位抬升,会使蓄水池附近大部分地区受浸没影响;封闭式防渗墙可以有效降低水位壅高值,减小城区受浸没影响的范围,而悬挂式防渗处理的效果远低于封闭式防渗处理。
王效琴郑秀清王志文张玉宏
关键词:地下水防渗墙浸没蓄水池汾河太原段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