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002007)

作品数:20 被引量:39H指数:4
相关作者:高文静李立明吕筠曹卫华余灿清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大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8篇双生
  • 18篇双生子
  • 15篇生子
  • 15篇双生子研究
  • 7篇遗传度
  • 4篇心病
  • 4篇冠心病
  • 4篇成年
  • 3篇糖尿
  • 3篇糖尿病
  • 3篇甲基化
  • 3篇DNA甲基化
  • 2篇队列研究
  • 2篇体质指数
  • 2篇肥胖
  • 2篇2型糖尿
  • 2篇2型糖尿病
  • 1篇队列
  • 1篇血红蛋白
  • 1篇血糖

机构

  • 20篇北京大学
  • 17篇浙江省疾病预...
  • 17篇青岛市疾病预...
  • 16篇四川省疾病预...
  • 15篇江苏省疾病预...
  • 14篇北京市疾病预...
  • 13篇天津市疾病预...
  • 13篇上海市疾病预...
  • 13篇青海省疾病预...
  • 11篇云南省疾病预...
  • 10篇邯郸市疾病预...
  • 9篇黑龙江省疾病...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黑龙江省农垦...
  • 1篇哈佛大学
  • 1篇北京市朝阳区...
  • 1篇卡罗林斯卡医...
  • 1篇苏州市疾病预...

作者

  • 20篇李立明
  • 20篇高文静
  • 19篇余灿清
  • 19篇曹卫华
  • 19篇吕筠
  • 16篇逄增昌
  • 16篇吴先萍
  • 14篇汪华
  • 14篇王胜锋
  • 13篇王晓节
  • 13篇董忠
  • 13篇吴凡
  • 12篇俞敏
  • 12篇江国虹
  • 11篇陆林
  • 10篇邓健
  • 8篇廖春晓
  • 7篇庞元捷
  • 5篇丛黎明
  • 3篇王碧琦

传媒

  • 16篇中华流行病学...
  • 2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年份

  • 2篇2023
  • 5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2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双生子队列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17年
我国大型人群队列研究方兴未艾,双生子作为一种特殊人群,由于其同时出生、共享母体的宫内环境和早期家庭环境的天然对照优势,可以进行匹配的队列研究,从而很好地控制年龄、性别(同性别双生子)、遗传(同卵双生子)或早期环境(共同抚养的双生子)所带来的混杂,为慢性复杂性疾病病因研究提供不可多得的良好资源。本文将就中国双生子队列的目标、现状、挑战与机遇进行简要介绍,着重呈现双生子不同于一般人群队列的特征。
高文静李立明
关键词:队列研究双生子研究
中国成年双生子饮茶行为分布特征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描述中国双生子登记系统(CNTR)成年双生子饮茶行为的分布特征,探索饮茶行为在双生子人群中的分布规律,为探究遗传和环境因素对饮茶行为的影响提供线索。方法样本选自2010-2018年在CNTR进行登记的双生子,纳入≥18岁且具有饮茶信息的双生子共25264对进行分析,描述双生子中饮茶行为的人群、地区分布特征,以及不同卵型双生子饮茶行为一致率和对内饮茶量差异分布情况。结果研究对象年龄(35.38±12.45)岁,每周饮茶者占比17.0%,饮茶量(3.36±2.44)杯/d。男性、50~59岁、南方、城镇、文化程度高、双生子中先出生的个体中每周饮茶者比例较高(P<0.05),未婚者中比例较低(P<0.001)。双生子对内分析发现同卵饮茶行为一致率均大于异卵,饮茶遗传度为13.45%(11.38%~15.51%),除女性亚组外,不同性别、年龄、地区间饮茶一致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根据性别、年龄、地区分层后仅男性同卵一致率始终呈大于异卵趋势。同性别双生子对内饮茶量差异在男性中呈现同卵小于异卵的特征(P<0.05),而女性中差异不明显。结论本研究双生子人群饮茶行为的分布存在人群和地区差异,饮茶行为主要受环境因素影响,遗传因素影响较弱,且遗传效应大小在不同性别、年龄、地区间不尽相同,性别可修饰这一遗传作用。
毋之钰高文静曹卫华吕筠余灿清王胜锋黄涛孙点剑一廖春晓庞元捷逄增昌俞敏汪华吴先萍董忠吴凡江国虹王晓节刘彧邓健陆林李立明
关键词:饮茶双生子
DNA甲基化与肥胖相关性的孟德尔随机化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利用孟德尔随机化方法,探索DNA甲基化位点与肥胖的相关性。方法2013年以中国双生子登记系统中山东、江苏、浙江和四川招募的双生子人群中≥18岁的肥胖状况不一致的双生子作为本次调查对象,共469名。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血样采集,收集双生子的一般信息、行为信息及体格信息,并提取外周血DNA进行相关基因型测定及全基因组甲基化检测。并分析了全基因组DNA甲基化与BMI的关联以及CpGs与邻近SNP的关联。利用孟德尔随机化方法,以SNP位点r8748212作为工具,分析肥胖指标BMI与cg15053022甲基化的关系。结果研究共纳人469名调查对象,年龄为(44.8±13.2)岁,BMI为(25.0±3.8)kg/m^2。全基因组DNA甲基化与BMI的关联分析发现,有9个CpG位点甲基化水平与BMI存在关联。在进行CpGs甲基化与邻近SNP的关联分析发现,ATP4A基因的cg15053022与rs748212呈负相关(β=-0.020),rs748212AA、AC、CC基因型的cg15053022甲基化水平分别为0.212±0.025、0.242±0.024、0.264±0.028。孟德尔随机化分析发现,rs748212与BMI存在关联(β=0.04,P=0.007),且与ATP4A基因的cg15053022关联强度较高(F=237.66,P=0.143)。孟德尔随机化结果显示,cg15053022甲基化水平每降低10%,BMI增加0.197kg/m^2(8—1.97,P〈0.001)。结论本研究利用孟德尔随机化的方法发现观察性研究中ATP4A基因上的甲基化位点cg15053022甲基化能够影响BMI,为肥胖甲基化孟德尔随机化相关研究的方法学提供了参考依据。
高莹王碧琦高文静曹卫华余灿清吕筠王胜锋逄增昌丛黎明汪华吴先萍梁黎明李立明
关键词:肥胖症人体质量指数DNA甲基化
中国成年双生子人群的糖尿病遗传度研究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分析中国成年双生子人群的糖尿病遗传度。方法利用中国双生子登记系统9省市的10253对同性别双生子进行面访式问卷调查的相关信息,通过结构方程模型计算糖尿病的遗传度。结果调整年龄和性别后,糖尿病的遗传度为0.41(0.15~0.75);进一步亚组分析显示,<45和≥45岁组的遗传度分别为0.83(0.72~0.91)和0.34(0.04~0.73),男、女性的遗传度分别为0.37(0.05~0.78)和0.88(0.79~0.94)。结论糖尿病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女性双生子糖尿病的遗传效应高于男性,年龄越大,遗传效应越小。
甘凤夏高文静吕筠余灿清王胜锋逄增昌丛黎明董忠吴凡汪华吴先萍江国虹王晓节王滨有畅征Ralf Kuja-Halkola曹卫华李立明
关键词:糖尿病双生子研究遗传度
出生队列效应对体质指数遗传度的影响
2017年
目的 探索不同出生队列BMI遗传度的变化情况。方法 基于中国双生子登记系统丽水和青岛两个时点的双生子,按照出生年份分为1958年及以前出生、1959-1961年出生、1962-1970年出生和1971年及以后出生的4个出生队列,在各个时点分别拟合结构方程,计算不同出生队列在不同年龄的遗传度。结果 每个出生队列中,2012年时的体重、BMI高于2001年;出生于1971年及以后的双生子无论体重和BMI均低于其余出生队列。遗传因素能解释BMI的表型变异为54%-76%;出生于1959-1961年的双生子,BMI的遗传度随年龄上升,其余出生队列遗传度较为稳定。结论 BMI受遗传因素影响较大,出生于1959-1961年的双生子,随着年龄增长,遗传因素对BMI的影响增加。
赵倩高文静余灿清吕筠逄增昌丛黎明曹卫华李立明
关键词:体质指数出生队列遗传度双生子研究
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计算双生子一侧优势功能特征的遗传度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分析遗传和环境因素分别对3项一侧优势功能特征的影响。方法对在青岛市和丽水市两地募集的511对双生子进行一侧优势功能(利手、扣手、交叉臂方式)的判定,计算3项左型性状的一致率、卵别比值比、四项相关系数,并用openMx软件进行遗传模型的拟合。结果左利手的最佳拟合为AE模型,遗传度为45.5%,左型扣手和左型交叉臂的最佳模型为DE模型,显性遗传效应分别是13.5%和6.1%。年龄和性别对遗传效应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左利手的遗传度为45.5%,扣手和交叉臂的遗传表现为显性遗传,但主要受环境影响。
张冉高文静李立明吕筠余灿清詹思延胡永华逢正昌曹卫华
关键词:双生子研究
中国双生子人群体重指数和冠心病遗传度和遗传相关性研究
2022年
目的评估体重指数(BMI)和冠心病的遗传度,并通过估算遗传相关性来探索二者相关的潜在机制。方法以2010—2018年中国双生子登记系统在全国11个省/直辖市调查的双生子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研究对象的相关信息。采用双变量结构方程模型分析BMI与冠心病的遗传度,并估算其遗传相关性。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0340对年龄≥25岁的同性别双生子。调整年龄和性别后,在双变量模型中发现BMI与冠心病患病的遗传度分别为0.52(95%CI:0.49~0.55)和0.76(95%CI:0.69~0.81),而且二者具有遗传相关性,遗传相关系数rA=0.10(95%CI:0.02~0.17)。结论在中国成年双生子人群中,BMI与冠心病患病均受遗传因素的影响,且二者的相关性可归因于具有共同的遗传基础。
奚玉娥高文静洪铉明吕筠余灿清王胜锋黄涛孙点剑一廖春晓庞元捷逄增昌俞敏汪华吴先萍董忠吴凡江国虹王晓节刘彧邓健陆林曹卫华李立明
关键词:冠心病体重指数遗传度双生子研究
中国成年双生子人群的冠心病遗传度估计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分析中国成年双生子人群的冠心病遗传度。方法利用中国双生子登记系统在11省、市募集的20477对≥25岁同性别双生子,构建结构方程模型计算遗传度。结果调整年龄、性别后,冠心病的遗传度为0.75(0.68~0.81)。亚组分析显示≥40岁组和女性人群中,冠心病患病主要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而25~39岁组和男性的患病主要受环境因素的影响。结论冠心病患病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且遗传度较高。
王冬萌高文静吕筠余灿清王胜锋逄增昌俞敏汪华吴先萍董忠吴凡江国虹王晓节刘彧邓健陆林曹卫华李立明
关键词:冠心病双生子研究遗传度
中国成年双生子体质指数的分布特征
2021年
目的描述中国双生子登记系统(CNTR)成年双生子BMI的分布特征,探索BMI在双生子人群中的特殊分布规律,为超重及肥胖高危因素分析和制定防制策略提供线索和基础资料。方法选自CNTR中2010-2018年完成问卷调查的双生子对,纳入≥18岁具有完整双生子对登记信息,且身高、体重等关键变量无缺失或异常者进行分析,共计32725对成年双生子。描述CNTR项目成年双生子BMI的人群、地区分布特征及双生子对内成员BMI差异的分布现况。结果研究对象年龄(34.6±12.4)岁,同性别双生子对79.7%。研究对象平均BMI为22.5 kg/m^(2),超重率为23.7%,肥胖率为4.9%。男性、50~59岁组、北方地区、低文化程度者、在婚者的双生子超重率和肥胖率相对更高(P<0.001)。同卵和异卵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先出生的双生子超重和肥胖率略高于后出生者(P<0.05)。同性别双生子对内分析发现,对内BMI差异与年龄呈正相关(趋势性检验P<0.001),异卵差异高于同卵,且卵型间差异随年龄增长发生变化。BMI一致率存在卵型差异(P<0.05),同卵高于异卵。结论本研究的双生子人群BMI的分布存在人群和地区差异;BMI为可遗传的性状,且遗传作用可能随年龄而变化。
彭和香高文静吕筠余灿清黄涛孙点剑一廖春晓逄增昌俞敏汪华吴先萍董忠吴凡江国虹王晓节刘彧邓健陆林曹卫华李立明
关键词:体质指数双生子
体力活动对2型糖尿病遗传效应的修饰作用——中国双生子队列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究体力活动对2型糖尿病遗传效应的修饰作用。方法利用中国双生子登记系统在11省/市募集的12107对≥30岁同性别双生子,拟合单变量交互作用模型计算体力活动对2型糖尿病遗传效应的修饰作用。结果调整年龄、性别后,2型糖尿病的遗传度为0.56(0.31~0.84)。体力活动达标可降低2型糖尿病的遗传效应。体力活动达标双生子2型糖尿病的遗传度为0.46(0.06~0.88),低于相同模型中体力活动未达标双生子2型糖尿病的遗传度[0.68(0.36~0.94)]。结论2型糖尿病属于中度遗传疾病,体力活动可修饰2型糖尿病的遗传效应。
陈松建高文静吕筠余灿清王胜锋黄涛孙点剑一廖春晓逄增昌俞敏汪华吴先萍董忠吴凡江国虹王晓节刘彧邓健陆林曹卫华李立明
关键词:双生子研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