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E03A04)
- 作品数:2 被引量:12H指数:2
- 相关作者:刘正东唐广波彭宁琦裴英豪吴秀月更多>>
- 相关机构:钢铁研究总院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冶金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热送热装微合金钢板坯轧制过程表面裂纹分析
- 针对微合金钢连铸坯热送热装生产实践中出现的粗轧后表面开裂问题,实验室模拟了不同热送温度的Ti微合金钢板坯热送热装和加热过程,并采用光学显微分析、扫描电镜分析、透射电镜分析等方法,观察了生产条件下连铸坯和粗轧中间坯试样以及...
- 唐广波赵军裴英豪刘正东
- 关键词:微合金钢板坯热送热装析出物
- 文献传递
- 热送热装Ti微合金化连铸钢坯粗轧表面裂纹成因分析被引量:8
- 2009年
- 实验室模拟了不同热送热装温度的Ti微合金化连铸坯热送热装和加热过程,并采用光学显微分析、扫描电镜分析和透射电镜分析等方法,观察了生产条件下连铸坯和粗轧中间坯试样的显微组织,以及实验室条件下不同热履历铸坯试样的显微组织,分析了热送热装连铸坯在粗轧过程中表面裂纹的生成原因。结果表明,经热送热装的连铸坯表面金属中奥氏体晶界处的先共析铁素体膜及沿奥氏体晶界的碳氮析出物可能是导致粗轧过程表面裂纹形成的主要原因。
- 吴秀月唐广波裴英豪彭宁琦刘正东
- 关键词:热送热装析出物
- 微合金化钢热送热装过程组织演变研究被引量:7
- 2010年
- 通过实验室模拟微合金化含Ti钢连铸坯热送热装过程,并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了室温条件下不同热履历试样的显微组织,分析了热送热装连铸坯组织演变的规律和特点。结果表明,700℃左右是不同热送温度的一个分界线,700℃以下热送试样均会发生奥氏体分解相变;700℃以上试样的高温组织为奥氏体,且奥氏体晶粒的大小基本相同;700℃以上热送热装试样的晶粒度较700℃以下粗大;不同的热送温度导致热处理室温显微组织有极大的差别,热送温度越高,二次奥氏体化过程越容易;热送温度越低,相变过程比较复杂;在700℃热送是较为合理的,可以尝试在750℃进行热送实践。
- 赵军唐广波刘正东项金钟
- 关键词:微合金化钢热送热装